上次上班不知為何腦袋破洞,忘記帶手機出門。
到了上班地點,發現手機不在口袋裡,第一反應是擔心會不會因為今天騎UBike,手機從褲子口袋掉出來在路邊?趕緊用公務平板定位了手機位置,確認真的在家裡後就放心了。
想了一下沒手機會不會影響到工作?工作上的事統一用Google Chat,以公務平板回覆即可,所以手機不在不影響公務,決定不需要特地回家拿。到下午同事才知道我今天沒帶手機,用非常不可思議的表情說:「那妳今天怎麼過的!?」
「啊?沒手機還是可以工作啊?不影響。」我直白地表示。
同事說他無法想像手機不在自己身邊。
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極低。
Line我設定不顯示通知,通常是想到時才點開來看一下,主要是每天會跟家人簡單閒聊,讓家人知道我還活著(?)。如果其他訊息不小心沉下去,我可能兩三天才會回,朋友也都滿習慣的,畢竟也沒有甚麼要緊事非得立刻回。
生活極簡風,社群軟體也走一個極簡風。
關於FB,在很多年前意識到過度在乎讚數後,就放棄了該帳戶,自己開了一個小帳,只追蹤自己有興趣的議題粉專,有點像是客制化自己的新聞平台,以避免自己跟社會太脫節,所以偶爾會點開來看最近在討論什麼話題。
IG則是建立之後就沒加朋友,專門是(給自己看的)紀錄生活點滴的平台。追蹤其他帳號數量控制在100內,如果超過,我就會去檢視哪些帳號我其實很少關注便會退追。
就這樣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專注在自己想追求的事物上,便對外在的這些紛紛擾擾不太感興趣,也不愛花時間看手機,默默地養成了手機超不依賴症(?)

比起看手機,喜歡看天空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