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帳愛好者的消費反思 (原發於 自由業女子理財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寫於 2024/04/18)

這是另一篇因為bilibili上的影片而有感而發的文章,看完之後我自己也做了不少反思。

作為愛寫手帳的人,每年到了9月就開始要不停思考該買那一本手帳。要多少本、手帳格式、自填與否、大小、設計風格等等,都是要考慮的東西。結果就是一種無盡的焦慮,有時候被商家燒到而入手的手帳也不一定合用,結果用了幾頁就放著,然後加深了後來的焦慮。

還有大大小小不同設計的筆記簿和手帳周邊,這些都是消費的一部分。零碎的素材對實行極簡主義的人來說可能更是一種煩惱。

手帳體系的改變

一年365天都會有手帳圈的人分享自己的手帳,我也不例外。也因此手帳體系在一整年中都在不停演變。手帳需要多少本,分工是怎樣都是一個寫手帳或手寫筆記的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有新的安排,會需要新筆記?這也是在手帳圈中提到消費主義時,頗多討論的一件事。有人認為新簿新開始,較不容易受舊方式影響。不過我個人偏向在現有本子上進行實驗。減少囤積只用了一點的筆記,同時也可以記錄看己的手帳實驗過程。尤其當前一個筆記發已經用了一段時間,我會一邊試用新的方法一邊想著怎樣可以融合兩個系統。

我在數碼花園中關於筆記和手帳系統的頁面。

上面提到的頁面中,也有相類近的記錄和反思。這樣我減少重覆試錯的機會。

追求品質成了消費藉口

除了手帳系統/格式的改變,想要更好的品質是令一個常見的消費原因。影片中以「高物慾極簡」來解釋,而我覺得也不無道理。極簡中有不少人就推崇找到合用又耐用的物件,就能一直使用。在《人生不能照單全收,買東西也是》中也有提及相近概念。

但在尋找的過程中也很容易造成上面提到過的囤積只用了一點的筆記,這就和極簡的態度有所抵觸,令影片的Up主開始深思追求品質成了消費藉口的問題。當然也有留言認為只要能為自己的愛好買單而愛好不犯法的情況下不成問題,這是一種生活中的體驗消費。也有人覺得適當消費可以排解工作壓力,減少壓力爆發下的過量購物,但兩件事本來就都不是健康的消費模式。

而我能夠理解Up主的想法,為甚麼會要專門拍片探討這個問題。因為看著囤積的物品,會對想減少消費以及雜物的自己帶來壓力。看著筆記會想不停找方法消耗掉,然反接著激起了想買素材的慾望,焦慮沒完沒了。有一個留言中有一句我覺得很有共鳴:

在你囤了很多本子,然後急於消耗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慢慢的一本一本的認真的去把它們用完,然後你會從中找到你的需求,甚至一種對你來說最合適的生活方式。之後你就會很明確的知道什麽適合什麽不適合,不再會盲目的購買,也不需要控製預算,會自然而然的從容克制了。

而我經過快10年的手帳及筆記之路後,終於接近這一種狀態了。

手帳作為慾望的出口

這個部分是源於一名叫用家的留言,我看完以後開始反思自己對每一個消費項的想法,令自己的妥善用錢路能更快樂。留言如下(我省略了一些關於拍片焦慮的部分):

不知道UP主能看到不,其實你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割舍了自己所有的欲望發泄出口(此處廣義),只留下手賬一個可以讓你肆意享受的東西。但是你與美食/服裝/社交這些東西分割開,並不代表你內心欲望就此消失。這麽長此以往手賬最開始帶給你的愉悅感是會減退的(可以去了解多巴胺的分泌機制),所以你會越來越感覺無聊,失去了最開始手賬帶給你的快樂。但是沒有別的新刺激可以滿足你(因為你主動舍棄了),對多巴胺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你就會對手賬的執念越強。(⋯⋯)為什麽你不願意買衣服/吃的/發朋友圈?因為你潛意識裏認為這些行為很Low很俗,寫手賬是很高尚的。你的痛苦根本就在於你發現你自認為高尚的行為並沒有帶給你真正的快樂,你越執著快樂好像離你越遠。(⋯⋯)如果你能做到承認自己就是一個想追求高尚/愛裝面子的人,但同時放任自己找到更多的快樂(看電影/逛街/吃飯),不把手賬當作自己唯一的欲望發泄口,你一定會比現在輕鬆得多。如果你能意識到你現在的痛苦其實完全是自己帶來的,那你真的會輕鬆很多。而不是給自己繼續施加壓力,連唯一的手賬欲望發泄口都強行壓製,到時候你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心理問題。這跟消費主義無關,這是你的本能在和理性進行最後的抗爭。

我曾經會去買不同的東西,買完又有點後悔。除了影響自己財運也影響自己的心情,直到我讀到《從負債2000萬到錢錢滾進每一天》和《對錢好一點》以後就慢慢改變態度,當然也減少無用的消費。而看到這段留言後,我也明白了為甚麼自己有一段時間會不想寫手帳,直到最近才重新投入。

因為我就是把手帳看成了最大快樂來源,結果成了壓力。

而現在重新整理快讓我快樂的事項,以及生活中的比例後,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更投入。而這樣還有一個附帶好處,因為每一次的投入度提升,多巴胺分泌也成正比提升。每一次的幸福感更棉長,需要進行消費的次數就會減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玥瑜的Chill Zone
19會員
113內容數
在這分享讀過的書、喜歡的電影和音樂。
玥瑜的Chill Zone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這一首是我從學生時代開始,每次在內心很大壓力,有點背上了太多期望時就會聽來發泄心情的歌。
Thumbnail
2025/05/21
這一首是我從學生時代開始,每次在內心很大壓力,有點背上了太多期望時就會聽來發泄心情的歌。
Thumbnail
2025/05/11
想成為怎樣的人? 想有怎樣的內心的房間? 想過怎樣的生活? 這些是不少生活學/個人成長書要大家思考的問題。但其實,有多少人是真的能想透能理解自己?
Thumbnail
2025/05/11
想成為怎樣的人? 想有怎樣的內心的房間? 想過怎樣的生活? 這些是不少生活學/個人成長書要大家思考的問題。但其實,有多少人是真的能想透能理解自己?
Thumbnail
2025/04/30
我有為自己建立歌單的習慣,而其中一張會是我的緊急歌單。這個概念我是在謮過米哈的一篇文章後了解到的。做法很簡單,但很有用。
Thumbnail
2025/04/30
我有為自己建立歌單的習慣,而其中一張會是我的緊急歌單。這個概念我是在謮過米哈的一篇文章後了解到的。做法很簡單,但很有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作為一個有收藏欲的人,偶像的戲劇光碟、雜誌、電影票,遊戲送的小飾品、小卡,小說送的明信片、小海報等等,都會是收藏的目標,有想過要在架子上,騰出一格專門用來放週邊,但展示方式和保存情況,實在是很需要深思熟慮的一件事,所以一直都只是粗略的,用A4文件盒分裝了一下 那天又一個心血來潮,總覺得這些週邊
Thumbnail
作為一個有收藏欲的人,偶像的戲劇光碟、雜誌、電影票,遊戲送的小飾品、小卡,小說送的明信片、小海報等等,都會是收藏的目標,有想過要在架子上,騰出一格專門用來放週邊,但展示方式和保存情況,實在是很需要深思熟慮的一件事,所以一直都只是粗略的,用A4文件盒分裝了一下 那天又一個心血來潮,總覺得這些週邊
Thumbnail
你會有寫筆記本的習慣嗎? 不管是保險服務人員送你的日誌,還是你會刻意去書店或網購買你最經典的小本本? 還是你是手帳控,買了成千上萬的文具小本本,有Hello Kitty,櫻桃小丸子,三眼怪還是.... 又或者...你只是去書局買個促銷的日誌小本本? 每個人掏出自己的小本本時,莫不是玲瑯滿目,
Thumbnail
你會有寫筆記本的習慣嗎? 不管是保險服務人員送你的日誌,還是你會刻意去書店或網購買你最經典的小本本? 還是你是手帳控,買了成千上萬的文具小本本,有Hello Kitty,櫻桃小丸子,三眼怪還是.... 又或者...你只是去書局買個促銷的日誌小本本? 每個人掏出自己的小本本時,莫不是玲瑯滿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對於如何進行斷捨離、整理收納的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分享了個人的經歷和體悟。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作者找到了新領悟。這篇文章是一篇感性的分享,能夠啟發讀者開始自己的整理收納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對於如何進行斷捨離、整理收納的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分享了個人的經歷和體悟。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作者找到了新領悟。這篇文章是一篇感性的分享,能夠啟發讀者開始自己的整理收納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開始執行不消費清單後的生活點滴,從物品的分類到經濟的規畫,透過設定目標和重新養信用,作者逐步培養對財務的信心和積極的消費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開始執行不消費清單後的生活點滴,從物品的分類到經濟的規畫,透過設定目標和重新養信用,作者逐步培養對財務的信心和積極的消費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