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的身體發出警訊,那是一種無聲的求救,也是一種提醒:你是否忘了照顧真正的自己?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長生學,是在一次頭痛欲裂的日子裡。藥物止不了痛,醫生也查不出原因,直到有人為我現場開穴,調整能量的流動,那種即時的放鬆與舒緩,像是久旱逢甘霖。那一刻,我不再只是「相信」,而是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能量療癒。長生學講究的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原則。透過開穴,將我們的身體頻道對準宇宙能量,再藉由靜坐與導引,讓能量回歸流暢,就如同讓一條被堵住的溪流再次流動起來。
有次調整時,我問導師:「哪裡最重要?」
他說:「從最不舒服的地方開始。你頭痛,就先調頭;再來是脖子,再深入些,往下是腎。」我才知道,原來許多看似頭部的症狀,其實根源深埋在脊椎,像是頸椎痛,都是壓力的沉澱點。
我們的身體是一座精密的能量場,連飲食習慣也能影響健康的走向。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我會有膽結石?我明明吃得很清淡啊!」
我笑了笑說:「吃太清淡,加上餐與餐之間間隔太長,反而讓膽汁濃縮,形成結石。」
原來,健康不是「清淡」這麼簡單,而是「平衡」。飲食順序也有訣竅:先吃青菜,再來是蛋白質,最後才是澱粉,這樣才不會讓血糖猛衝,也能維持代謝的穩定。
人生難免會有症狀,但別被它們嚇壞。有人問:「我身體不舒服,能不能出國玩三個月?」我說:「當然可以!只要你不過度擔心,心放鬆了,身體也會跟著放鬆。」我們太常讓恐懼成為身體的敵人,其實,快樂與健康從來不是對立的。
還有,千萬別失眠。睡不好,百病生。
而快樂的身體,也來自營養的支撐。多補充蛋白質,不只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還能讓心情更愉悅。開心一點,不僅精神好,還會不知不覺瘦下來,這不是節食的瘦,而是身心平衡的輕盈。
長生學不只是療癒的技術,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一種與自己和解、與宇宙同步的方式。當我們願意靜下來、聆聽身體的聲音,才能真正走向內在的平靜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