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震老師 | 北院勘驗柯文哲硬碟的過程 為何低級?

不政確的黑米BR-avatar-img
發佈於長篇不政確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廖震老師 YT 頻道

2025 年 6 月 5 日庭審的行動硬碟勘驗,我認為影片中約從 17 分鐘至影片結束是最重要的部分,有興趣更充分了解者,歡迎觀看實際影片。

重點節錄

  1. 我國的最佳證據法則 1:舉證方若能提供更佳的證據,也就是若北檢能提出其他比這個行動硬碟更有力的證據,那麼就不用再勘驗這個行動硬碟,也不用再作為證據。然而,北檢起訴書跟其他目前庭審提出的相關證人內容,沒有更強力的證據。
  2. 我國的最佳證據法則 2 :若某證據是舉證方所提供的最佳證據,就不能夠排除其證據資格(即「小沈 1500」工作表)。換言之,就只能將其「充次」(我無最佳證據者,則以次充之)。但即便充次,也須要確定這個證據本身沒有經過竄改或汙染,是真實的,不然連次都不行。
  3. 北院勘驗此柯文行動硬碟,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內容,是否有柯文哲確實收賄的證據,例如書面、錄音、錄影、影像、照片、帳簿等,或是匯款等金流記錄,以原始檔存於行動硬碟中。但勘驗結果就和當初媒體說的一樣,一個有 WEN 註記的工作表,因此就必須確定這個工作表一定是柯文哲製作的,而且這個 1500 就一定是 1500 萬的匯款。
  4. (引用影片原字幕)「你光看他們對數位證據的勘驗本身,這麼的奇妙,這麼的外行,你就知道說北檢提出這個東西,本來就有問題。」
  5. (引用影片原字幕)「再來我們來看 6 月 5 號北檢的勘驗方式,為什麼辯護律師反對?我覺得北檢跟北院騙我們一般民眾不懂,所以各位看我們這個頻道,一方面學習刑事訴訟法,一方面我也讓各位知道,說有關區塊鏈的這些東西,我們怎麼樣去驗證?詐團或者是其他相關的行為人,他怎麼去操作金流?為什麼在他們不斷否認,說這個金流不是我們操作的,我們自己也是被害人,我們投資有損失,為什麼檢方可以查得出來說,確實你就有操作記錄?」
  6. 法官當庭從證物袋取出上面貼著一張黃色手寫便條紙「2023-02-23 備份 2TB」的黑色行動硬碟,柯文哲也確認是從他家搜出來的硬碟,便條上面的字也是他寫的。意即,這顆硬碟原本是屬於柯文哲的
  7. (引用影片原字幕)「法官提示,這個黑色硬碟,這個物證還沒有做數位跡證的勘驗喔。數位跡證的勘驗,是看這個硬碟裡面儲存哪些數位資料,而轉成人可以接觸、理解跟體驗的這個部分喔。」
  8. 檢察官表示,這顆黑色行動硬碟中,包括柯文哲人才資料、雙城論壇講稿、柯文哲新冠確診的居家隔離通知書等,這些資料都有隱密性且都標示「WEN」,可見都是由柯文哲製作或備份。——(以下引用影片原字幕)「各位有沒有發現?遺漏了一個很奇妙的重點:就是這玩意兒是個行動硬碟啊,就它是屬於可攜性的儲存裝置,這一點各位知道我的意思。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要怎麼『可見』硬碟內資料都是柯文哲製作或備份?」
  9. (以下引用影片原字幕)「數位證據的勘驗重在原物,還是原始的數位資料本身?在載體之中,本身未經汙染而存在得勘驗的原始狀態?」(中略,包括廖震老師的課程宣傳部分)「所以在這種情形下,他(北檢)說你們確定要 image 嗎?不要到時候又說要原物勘驗喔?你(法院/北檢)不是已經弄玩了嗎?你們北院法官,不是就已經採取所謂的原物勘驗,直接勘驗原則嗎?你就這樣勘驗完了。沒有問題?好,你覺得沒有問題就沒有問題。至於法院直接審理原則,公開直接就硬碟內容進行勘驗,檢視原始證據,程序上沒有問題,而且開庭全程都有錄音、錄影。(這一整句是覆述法官說詞)。對,那你扣押之後到勘驗這中間裡面,證物本身,也就是這些數位資料本身有沒有受到汙染?這件事情,你用這個勘驗方法,難怪會啟人疑竇嘛。」
  10. (以下引用影片原字幕)「你不驗真?你自己最高法院自己講,你不用驗真?然後就直接給他看下去了?這樣,那我怎麼知道裡面東西有沒有被變動?
  11. (以下引用影片原字幕)「同時製作副本要經過計算雜湊值,以專業流程確保證據沒有受到任何汙染,但是法官公開的硬碟上面連封條都沒有,就像任何人抽屜裡面,任何一顆隨身硬碟。扣押證據到取出保存,都沒有經過標準程序,一個證物就這樣隨手拿出來,沒有封條包裝,誰打開過,重點:誰打開過,這件事情不是物理上的打開過,而是裡面的數位跡證有沒有經過,在扣押以後的任何時間裡面,經過任何調整。有沒有記錄?有沒有進行任何的複製行為?有,還是沒有?有人知道嗎?不知道?不知道就應該要送鑑定。」
  12. 尤伯祥大法官任律師時,就有辯護過數位證據的保存問題損害其作為證據的案件:「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1132 號刑事判決理由」。(影片 32:00 開始)
  13.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1132 號刑事判決理由」節錄:(以下引用影片原字幕)「原判決對前開極為重要的犯罪事實主張,未予調查,此部分的證據或科技事實,將檔案比對的科技跟調查的重點侷限在檔名比對現在不是一直在爭 WEN 就是柯文哲?是還是不是嘛?這重要嗎?你們這些媒體、你們這些名嘴、你們這些新聞台、你們這些人、北檢北院,你們真的都覺得我們不會去查真正最高法院判決?而且那時候還是你們尤伯祥大法官辯護的案件,裡面就有這個。你現在北院辦案這樣合法嗎?北檢這樣辦案合法嗎?


《台灣政治》黑米收藏的 YT 播放清單

《民進黨》黑米收藏的 YT 播放清單

《台灣法律》黑米收藏的 YT 播放清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米BR不政確︾
1會員
134內容數
民主的出發點是民眾的自私。 民主的最高點是民眾的無私。
2025/06/11
只有中國有法庭直播?南非有直播,印尼 19 年前就有,而且一大票民主國家的最高法院、高等法院,都會開庭,都開放公民自由進入觀審。其他新聞:民進黨酬庸再加 1,無相關經歷的史哲就任高鐵董事長;兵力連年下滑,國軍人才持續流失,但民進黨只想著大罷免。
Thumbnail
2025/06/11
只有中國有法庭直播?南非有直播,印尼 19 年前就有,而且一大票民主國家的最高法院、高等法院,都會開庭,都開放公民自由進入觀審。其他新聞:民進黨酬庸再加 1,無相關經歷的史哲就任高鐵董事長;兵力連年下滑,國軍人才持續流失,但民進黨只想著大罷免。
Thumbnail
2025/06/09
17 分鐘的影片內容拍案叫絕、醍醐灌頂,推薦一口氣看完:《從側翼到覺醒,我所知道的 民進黨自導自演手段......》
Thumbnail
2025/06/09
17 分鐘的影片內容拍案叫絕、醍醐灌頂,推薦一口氣看完:《從側翼到覺醒,我所知道的 民進黨自導自演手段......》
Thumbnail
2025/06/06
如果檔案有動過手腳,那麼,存取日期就會在柯文哲被羈押之後。但,2025-06-05 法官直接讀取硬碟後,存取日期就會被更新為開庭當日 = 就一定會在柯文哲被羈押後 = 就能「為假如檔案有動過手腳,動手腳的人解套」。
Thumbnail
2025/06/06
如果檔案有動過手腳,那麼,存取日期就會在柯文哲被羈押之後。但,2025-06-05 法官直接讀取硬碟後,存取日期就會被更新為開庭當日 = 就一定會在柯文哲被羈押後 = 就能「為假如檔案有動過手腳,動手腳的人解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從去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捲入京華城的案件,不僅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更如一面照妖鏡,映照出台灣司法體系深層的痼疾——程序不透明所滋生的信任危機。檢方提出指控卻被輿論質疑證據薄弱、邏輯跳躍,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辦案模式若屬實,無疑是對司法正義的莫大諷刺。
Thumbnail
從去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捲入京華城的案件,不僅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更如一面照妖鏡,映照出台灣司法體系深層的痼疾——程序不透明所滋生的信任危機。檢方提出指控卻被輿論質疑證據薄弱、邏輯跳躍,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辦案模式若屬實,無疑是對司法正義的莫大諷刺。
Thumbnail
作者是某起刑案的告訴人,手中握有完整直接證據:警詢筆錄、提款憑證、銀行紀錄,清楚證明被告確實取款、確實犯行。然而,在公開審理的名義下,我目睹的是一場權力封閉運作的「程序性審判」:法官忽視證據,判決中硬生生將關鍵事實略而不提;檢察官不爭不辯;律師甚至草草應付——而我,只能在旁聽席無助觀望,無從介入。
Thumbnail
作者是某起刑案的告訴人,手中握有完整直接證據:警詢筆錄、提款憑證、銀行紀錄,清楚證明被告確實取款、確實犯行。然而,在公開審理的名義下,我目睹的是一場權力封閉運作的「程序性審判」:法官忽視證據,判決中硬生生將關鍵事實略而不提;檢察官不爭不辯;律師甚至草草應付——而我,只能在旁聽席無助觀望,無從介入。
Thumbnail
繼續充滿臆測而無證據的法庭,繼續押人的政治司法,繼續的權力獨裁,繼續的南金北送。
Thumbnail
繼續充滿臆測而無證據的法庭,繼續押人的政治司法,繼續的權力獨裁,繼續的南金北送。
Thumbnail
廖震老師透過北院以臆測羈押柯文哲之事,講解相關的台灣法律,並感嘆台灣司法的敗壞。
Thumbnail
廖震老師透過北院以臆測羈押柯文哲之事,講解相關的台灣法律,並感嘆台灣司法的敗壞。
Thumbnail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憲法法庭舉辦說明會。大法官尤伯祥提問時指出,本案癥結點在,聲請人是否在立法程序表決反對?「無異議通過」慣例是否牴觸立職法第11條第3項「第三讀會,應將議案全案付表決」,憲判第9號判決提出「公開透明原則」與「討論原則」,無異議通過法案,如何可能踐行此2項原則?
Thumbnail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憲法法庭舉辦說明會。大法官尤伯祥提問時指出,本案癥結點在,聲請人是否在立法程序表決反對?「無異議通過」慣例是否牴觸立職法第11條第3項「第三讀會,應將議案全案付表決」,憲判第9號判決提出「公開透明原則」與「討論原則」,無異議通過法案,如何可能踐行此2項原則?
Thumbnail
柯文哲京華城貪汙圖利!?關鍵人「橘子」檢方早知道了!金流物證到底在哪?
Thumbnail
柯文哲京華城貪汙圖利!?關鍵人「橘子」檢方早知道了!金流物證到底在哪?
Thumbnail
本篇文章報導一起因檢察官拒絕鑑定印章真偽而引發爭議的遺產分割案件。檢察官憑藉「肉眼辨真偽」的荒謬邏輯,忽視關鍵證據,並選擇性相信被告,導致案件陷入僵局,引發社會大眾對司法公正性的質疑。文中詳述案件經過、爭議點及專家評論,凸顯司法程序的缺失,並呼籲司法應回歸嚴格證明法則。
Thumbnail
本篇文章報導一起因檢察官拒絕鑑定印章真偽而引發爭議的遺產分割案件。檢察官憑藉「肉眼辨真偽」的荒謬邏輯,忽視關鍵證據,並選擇性相信被告,導致案件陷入僵局,引發社會大眾對司法公正性的質疑。文中詳述案件經過、爭議點及專家評論,凸顯司法程序的缺失,並呼籲司法應回歸嚴格證明法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