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說|第四章—在每道裂縫上,都貼上我的名字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那次求和之後,家裡迎來短暫的和平。

但和平只是表面,像是暴風眼的寧靜。


raw-image



爸爸對家庭主婦的根深蒂固的歧視從未改變,沒有反思、沒有教育,怎麼會有真正的改善?

-

我們很快,又迎來了一次全面失控。

————

凌晨四點多,天才微亮,爸爸被阿公阿嬤叫醒,趕著上山採收新鮮的竹筍,要搶早市販售的時段。

這是一個又忙又沒報酬的勞動,「孝順」是唯一的薪資。


爸爸回家後,草草吃了點早餐,又立刻趕往工地,檢查整個工程的配電系統。


原以為中午可以回家補眠,卻碰上阿公阿嬤在客廳抱怨—-


「今天的竹筍價格不好,浪費了一整個早上。」阿公語帶可惜,埋怨這一斤五元的價差。


「啊你兒子就愛偷懶,我就說上禮拜價格比較好,那時就約他去山上採,他卻推說隔天有重要工地要巡場,不願意跟我上山!」阿嬤似乎順從丈夫慣了,一切言行都順著風向走。


「你們什麼意思啊!家裡明明三個兄弟,為什麼每次最累的事情都找我?」一整天的疲累,讓原本在客廳用餐的爸爸忍不住大爆發。

「你們怎麼從來不找大哥二哥幫忙?每次最髒最重的事都是我來扛!」爸爸越想越氣。


爭吵就這樣,一觸即發。


我想,家庭的內耗就是這樣來的——

沒有尊重,沒有感恩,推卸責任是最快活的事,

而最後爭執,收尾在傳統的父權上。


raw-image



「叫你做就做!少囉嗦!」阿公一句話砸下,像是用權力的鎚子狠狠壓制。


毫不在意兒子的怒氣,也毫不在意這家庭早已累積的疲乏。

情緒像骨牌,堆得越久,倒下來就越爆裂。


等阿公阿嬤倒完怨氣,轉頭離去,大概是要去號召街坊鄰居來評論他們這個不肖子。

留下氣到發抖的爸爸,回到房裡怎麼也睡不著。

-

壞事,總是接著壞事來。一件件,一樁樁。

-

這時,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從外頭回家,手上還提著剛買的零食。我們一邊吃一邊聊著學校的趣事,一片輕快的氣氛。

我們和氣噗噗的阿公阿嬤擦身而過。

他們的低氣壓,沒有遮蔽掉我們的愉悅。

-

爸爸突然下樓,皺眉瞪過來:「又在吃這些沒營養的東西!」

一步一步重重的腳步聲,

他的怒氣沒地方發洩,我們剛好成了出氣口。

媽媽吃驚問:「你不是在睡午覺嗎?」

「早就被你們吵醒了!有什麼好睡的?!」

這句話就像是點燃炸藥的開關。我已經熟悉這前奏,瑟縮著身體等著風暴來臨。

媽媽還想講理:「什麼意思?我們才剛到家,講話那麼小聲也會吵到你?」

她的單純與直白,只讓一個滿腹怨氣的人更想抓住機會發難。

「你們每天就只會吃、只會花我的錢!還會幹嘛?」

「欸?什麼意思!你都兩個月沒給我家用了,這些東西是我自己存錢買的耶!」

爸爸冷笑:「笑死,晚上又不跟我睡,憑什麼要我出家用?」

對他來說,女人的肉體是婚姻裡應盡的義務;而金錢,是賞賜。


他從沒想過,孩子是兩個人的責任,不是拿來勒索的工具。

raw-image


「你自己跟外面不乾不淨,我沒辦法。」媽媽低著頭,語氣裡是無奈與羞辱交織的痛苦。

「又來講這個!」爸爸暴怒,一把揪住媽媽的領子,把她推到牆邊,用身體壓制。下一秒,他試圖扯開她的衣領,臉上的笑容陰險卑劣。


「你在幹什麼!小孩在這裡!」媽媽奮力抵擋,她最後的防線,是我們——她的兩個孩子。

爸爸看了我們一眼,遲疑了兩秒。但那股從早上累積到現在的怨氣,讓他急於找個出口。

眼看媽媽的上衣就要被扯掉,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媽媽現在很不開心,很不對勁。我得救她。


我瘋狂地抓起桌上的東西往爸爸身上砸——書本、墨台、塑膠袋裡不明的東西,全都朝他丟過去。

raw-image




某一記重拳,讓爸爸轉頭看我。那一刻,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他頓住——是被砸醒的理智?還是我雙眼裡那份狂烈的恨意讓他感到害怕?


raw-image



他鬆手,甩開媽媽。然後暴怒地掀翻客廳的桌子,踢倒椅子,甩上大門,上車、發動、駛離。


那幾個聲音我永遠記得——桌子倒地的重擊、混亂的腳步、鑰匙旋轉、門被推開又重重關上、引擎的咆哮。


raw-image



過了一分鐘,我才終於哭出聲來——媽媽安全了。


「靖萃⋯我⋯能離開嗎?」筋疲力竭的媽媽問。

「嗯⋯」我想說—不能,但我可以說不能嗎?

「媽媽真的沒辦法待下去了,妳可以嗎?妳很棒、很厲害,應該可以吧?我想⋯妳可以照顧好自己和妹妹的。」媽媽自問自答,自我催眠一個十歲大的女兒,可以照顧另一個八歲智能障礙的妹妹。

raw-image


「嗯⋯想走就走吧⋯反正我不要你再挨打⋯」這是真心話,也是我用來掩蓋對於母愛離開的害怕。心在顫抖,但嘴卻不敢放軟。


那一天之後,媽媽,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raw-image


留下十歲的我,

八歲智能障礙的妹妹,

時常情緒失控的父親,

不時製造爭端的祖父母,

和一個極度詭異的童年。


將「長姊如母」的匾額扛起,

是我唯一的生存策略。


家裡的每一道裂縫,最後都貼上我的名字。

因為沒人負責,就輪到孩子扛起大人的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庭界線研究所
4會員
14內容數
別人家是親情充電站, 我家是情緒提款機。 這裡不寫溫馨小品,專剝家庭瘡疤。 歡迎光臨《家庭界線研究所》, 這裡不一定療癒,但一定誠實。
家庭界線研究所的其他內容
2025/06/14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感覺? 很想哭,卻立刻在心裡說「不要太情緒化」 想拒絕,卻說不出口,怕被討厭 明明是對方傷害你,最後卻是你覺得愧疚 你以為那只是你「玻璃心」,其實可能是你從小就沒有被好好接住。 像曲靖萃一樣, 那些沒能逃脫的記憶,常常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當時沒有人拉
Thumbnail
2025/06/14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感覺? 很想哭,卻立刻在心裡說「不要太情緒化」 想拒絕,卻說不出口,怕被討厭 明明是對方傷害你,最後卻是你覺得愧疚 你以為那只是你「玻璃心」,其實可能是你從小就沒有被好好接住。 像曲靖萃一樣, 那些沒能逃脫的記憶,常常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當時沒有人拉
Thumbnail
2025/06/13
殯儀館的大廳,冷氣吹得毫無人情味。冷白的燈管閃了幾下,像是也覺得這裡的空氣太過沉重,不願好好亮著。 我坐在塑膠排椅上,懷裡摺著屍體相驗證明和身份資料影本。還沒輪到我辦理認領流程,只能等。空氣中混著消毒水與淡淡的焚香,聞久了像在聞一種無聲的恐慌。 「我錯了……真的錯了……你們把女兒交給我,是我
Thumbnail
2025/06/13
殯儀館的大廳,冷氣吹得毫無人情味。冷白的燈管閃了幾下,像是也覺得這裡的空氣太過沉重,不願好好亮著。 我坐在塑膠排椅上,懷裡摺著屍體相驗證明和身份資料影本。還沒輪到我辦理認領流程,只能等。空氣中混著消毒水與淡淡的焚香,聞久了像在聞一種無聲的恐慌。 「我錯了……真的錯了……你們把女兒交給我,是我
Thumbnail
2025/06/11
在家庭暴力中,孩子不是目擊者,而是倖存者。 〈開往心碎的列車〉以火車為意象,穿梭於主角曲靖萃的移動軌跡與童年創傷之間。水梨的氣味引爆記憶,一場旅途中父親對母親的暴力,成了她記憶裡無法拆解的核心場景。 從 創傷心理學(Trauma Psychology) 的觀點來看,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
Thumbnail
2025/06/11
在家庭暴力中,孩子不是目擊者,而是倖存者。 〈開往心碎的列車〉以火車為意象,穿梭於主角曲靖萃的移動軌跡與童年創傷之間。水梨的氣味引爆記憶,一場旅途中父親對母親的暴力,成了她記憶裡無法拆解的核心場景。 從 創傷心理學(Trauma Psychology) 的觀點來看,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高二的暑假,看著在客廳吵個不可開交的父母親,我對他們說,你們要不要離一離? 還是學生的身份的我,不懂得成年人為經濟問題煩惱的苦悶情緒,而經濟問題來自不穩定的建築工地工作,和食指繁浩的一家六口。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家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及叔叔的資助。
Thumbnail
高二的暑假,看著在客廳吵個不可開交的父母親,我對他們說,你們要不要離一離? 還是學生的身份的我,不懂得成年人為經濟問題煩惱的苦悶情緒,而經濟問題來自不穩定的建築工地工作,和食指繁浩的一家六口。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家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及叔叔的資助。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就在又過了一陣子的十一月某個星期六,我和風風來到了大安區的一處豪宅。
Thumbnail
就在又過了一陣子的十一月某個星期六,我和風風來到了大安區的一處豪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