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杯,敬一群叛徒:仙童半導體與矽谷創業精神的起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杯,敬一群叛徒

今天我們熟悉的科技產品,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甚至電動車和資料中心,幾乎無一不仰賴半導體晶片。而這個支撐全球現代科技與經濟的產業,其實有一段極不浪漫的起點。它並不是來自某個天才的創業夢,而是從一間失敗的實驗室、一位失控的領導者,以及八位年輕工程師的集體離職開始。


第一顆電晶體:來自實驗室的突破

布拉頓、蕭克利和巴丁的合影

布拉頓、蕭克利和巴丁的合影

1947 年,在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三位物理學家: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沃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與威廉·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共同發明了第一顆電晶體(transistor),開啟了電子元件的現代時代。這項發明不僅讓計算機得以縮小、運算速度得以提升,更奠定了現代電子產品與資訊產業的基礎。三人也因此在 1956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我被一股難以抗拒的誘惑驅使,想要在月光下、無繩地攀登 (I am overwhelmed by an irresistible temptation to do my climb by moonlight and unroped) - William Shockley

其中的蕭克利,是一位極具野心的物理學家。他不滿足於實驗室裡的學術成就,決定自行創業,並回到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創立「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希望能親自將電晶體商業化。為此,他招募了八位來自頂尖學府與研究機構的年輕工程師,組成美國當時最有潛力的半導體團隊。



八人叛變:仙童半導體的誕生

Traitorous Eight: 從左到右分別是Gordon Moore, C. Sheldon Roberts, Eugene Kleiner, Robert Noyce, Victor Grinich, Julius Blank, Jean Hoerni 和 Jay Last

Traitorous Eight: 從左到右分別是Gordon Moore, C. Sheldon Roberts, Eugene Kleiner, Robert Noyce, Victor Grinich, Julius Blank, Jean Hoerni 和 Jay Last

蕭克利雖然在科學上卓越,卻在管理上表現災難。他不信任自己的團隊,甚至要求成員接受測謊測試,懷疑他們在內部有「間諜」。他專斷、不透明、拒絕合作,導致實驗室氣氛壓抑緊張。最終,這八位工程師選擇集體離職,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叛徒八人幫(Traitorous Eight)」。他們在年輕的投資銀行家 Arthur Rock (美國風險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協助下,成功說服紐約的 Fairchild Camera & Instrument 投資新創公司,於是「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於 1957 年正式成立,矽谷的技術創業文化也從這裡萌芽。

  • Robert Noyce:發明積體電路、Intel 創辦人,被稱為「矽谷市長」
  • 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Intel 共同創辦人
  • Julius Blank:工程專才,擔任仙童初期的製造負責人
  • Victor Grinich:教授級工程師,後來也投身教學
  • Jean Hoerni:發明「平面製程」技術
  • Eugene Kleiner:創辦凱彭華盈 (Kleiner Perkins)創投公司
  • Jay Last:主導光電與製程,後來創立 Amelco
  • Sheldon Roberts:材料專家,加入 Amelco 與 Teledyne

仙童半導體成立後不久便展現出極強的技術爆發力。Jean Hoerni 發明了平面製程(Planar Process),相較於台面結構(Mesa Process)讓晶片製造變得穩定且可量產 。而 Robert Noyce 在此基礎上推動「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的開發,讓多個電晶體得以封裝於同一晶片之上,進一步縮小體積並提升效能。這兩項關鍵技術,讓晶片從實驗室概念走向商業化量產,推動了半導體產業的真正成形。

幾年之後,公司內部再度出現管理爭議與文化分歧,核心成員陸續離職,創辦了新的公司。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 Robert Noyce 與 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他們於 1968 年共同創立了 Intel,並在往後數十年間,帶領個人電腦、伺服器與現代運算架構進入主流。


從仙童出走:矽谷創業文化的原型

從仙童半導體分裂出去的工程師與技術團隊,陸續成立了超過 30 間公司,包括 AMD、National Semiconductor、LSI、Cypress、Atari、甚至後來的 NVIDIA。這些公司共同構成了所謂的「仙童幫(Fairchildren)」: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組織靈活、創新速度快的科技創業世代。


如果剛好手邊有一杯,無論是啤酒、咖啡,還是一口靜靜的氣泡水,就讓我們敬那群不願妥協的技術人一杯。


追蹤這個專欄「邊喝邊想」,我們會聊聊酒、聊聊神話,也聊聊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喝邊想
1會員
74內容數
有些問題,邊喝點東西,邊想,會比較有答案。這裡是我閱讀、觀察、懷疑,然後慢慢轉化的地方。寫的東西有科技、咖啡、酒,偶爾是神話。如果你也喜歡慢慢想事情,跟著我的節奏,這裡或許適合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上,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為演示他修建的交流電設備而創造哥倫布蛋,用來展示和解釋旋轉磁場模型和異步電動機的原理。
Thumbnail
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上,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為演示他修建的交流電設備而創造哥倫布蛋,用來展示和解釋旋轉磁場模型和異步電動機的原理。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矽谷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擁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裔、膚色、語言和文化的地方。本文介紹了矽谷的多元性,並探討了工作、生活和社交圈的影響。鑑於矽谷的特殊性,本文還提到了一些當地的社會問題和生活困境。作者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分享了他在矽谷生活的見聞,讓讀者能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地區。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矽谷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擁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裔、膚色、語言和文化的地方。本文介紹了矽谷的多元性,並探討了工作、生活和社交圈的影響。鑑於矽谷的特殊性,本文還提到了一些當地的社會問題和生活困境。作者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分享了他在矽谷生活的見聞,讓讀者能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地區。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一對夫妻從臺灣到沙烏地阿拉伯,再到美國,經歷從竹科工程師到MIT博士後研究員的轉變,最終成為矽谷雙工程師夫妻。這篇文章僅是前期提要,紀錄將持續發展。
Thumbnail
一對夫妻從臺灣到沙烏地阿拉伯,再到美國,經歷從竹科工程師到MIT博士後研究員的轉變,最終成為矽谷雙工程師夫妻。這篇文章僅是前期提要,紀錄將持續發展。
Thumbnail
故事背景:無性繁殖的賽博朋克世代中尾期,第六次工業革命初期;人類已普遍異物化成為可交換的資源工具。 年代:西元2190年 人種:克隆機械半人
Thumbnail
故事背景:無性繁殖的賽博朋克世代中尾期,第六次工業革命初期;人類已普遍異物化成為可交換的資源工具。 年代:西元2190年 人種:克隆機械半人
Thumbnail
數位戒嚴時期,將要進入大拆解時代。基於對產品的不信任,從浮空汽車、空調到枕邊的智能熱水壺都可能被人們拆解或丟棄。它可不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旦形成集會,它就犯法。它只是作為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而已。
Thumbnail
數位戒嚴時期,將要進入大拆解時代。基於對產品的不信任,從浮空汽車、空調到枕邊的智能熱水壺都可能被人們拆解或丟棄。它可不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旦形成集會,它就犯法。它只是作為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