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為什麼喜歡寫小說的預告,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運用AI提升創作小說的樂趣與效率。
淺談個人對AI的看法
關於AI協助創作這件事,自然存在相當的爭議性。身為創作者,一定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堅持與愛護,但在時代的推移下,要怎樣不被多樣生成的洪流淹沒?如何在保有個人風格與不涉及抄襲的前提下提升作品水準與精度?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這邊我也與各位坦白,目前這個沙龍的圖片,多數都是AI生成後再用Canva上字。只要是AI出圖,我都會備註(如果有人有看到應該是AI但沒備註的,麻煩告訴我補上)。如果一筆一畫完全是出自於我本人之手,也會註記得非常清楚XD。有圖片的好處自然是更容易帶入情境。
說回小說創作,現在網路上應該有不少AI小說平台,也看過有標價收費的。雖說是大數據的集合體,要什麼靈感有什麼靈感,但目前內容看起來還是脫不了「AI的語調」,相信大家多少還是判斷得出來。
雖然不知道未來是否真的會無法區分,但我個人認為一定還是有方法可以辨識,這應該就屬於個人閱讀上的經驗以及對文字、語感的敏銳度了,這邊不細談。
當然,如果你真的是一個活著的小說家,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有你自己的人味。所以不要太在意他人的批評,更不用害怕AI超越你。請效仿海賊王湯姆先生的精神,堂堂正正、響噹噹地面對自己的作品。
人跟AI最大的差異,就是我們活著,而且能夠體驗,還會迎接死亡。生命有限,體驗無盡,那麼善用好用的工具,為自己帶來更多有趣的創作體驗,能不香嗎?
AI是協助,不是取代
在小說創作上,我自己一定都是先有想法,通常會是「想要傳達的想法、理念」,以此為主旨,再去延伸故事的架構。這之中一定會包含:
- 基礎世界觀
- 主要的角色
- 要角的目的
- 要角的關係
通常這些東西有一個梗概後,故事的雛型也會跟著出來。
我會把這些要素整理好,寫成一篇綱要,丟給AI詢問建議,再參考AI的回答,評估要怎麼調整與補足。切記過程一定要不斷回頭看你的主旨,避免偏移導致創作過程混亂。
打好故事的地基後,就可以安排章節。就跟寫作文類似,會有大架構的起承轉合,重要的故事節點大概落在哪個篇章,這些都可以事先評估。
通常一個有較多完結經驗的作者,可以粗估作品大概會落在多少字,或是你希望這部作品要有多少字的篇幅。
有了這些規劃,就可以將上面的章節梗概、篇幅評估整理好,詢問AI,估算每個章節大概會需要多少字,AI就能協助安排寫作進度。或是請AI協助檢查,章節內容的順序安排,是否會有邏輯衝突的地方。
常寫作的人多少會遇到一些詞彙想不起來的時候,或是你需要為故事想一些專有名詞,可能你想要參考其他語言的某些詞彙,這時AI也會是非常好用的字典。
總結上面提到的運用,不外乎就是:
- 內容微調與補充
- 協助進度的規劃
- 提供詞彙的靈感
只要整個故事都還是由你一字一句地撰寫,你只是單純將AI提供的資訊當作參考資料,或是正常引用AI提供的某些名人語句,那麼基本上就跟許多作家在還沒有AI時會做的事一樣,如:閱讀大量作品、查各國字典、安排進程,上網搜尋題材資料等。
讓AI提供正面價值
最後,我會在寫好一章時,丟給AI詢問看法與建議。除了上述提到的,可以協助檢查邏輯是否通順外,也會提供一些盲點或誤區的參考。這就像有些人會想將部分作品先給身邊的人讀過,聽聽他人的感想當作參考一樣。
當然我也會給我身邊的人先讀看看,不過我最近更喜歡丟給AI,因為除了建議真的很實用外,還可以提供非常正向的回饋!
那種正向不是胡亂誇你捧你一把,而是仔細分析作品的優缺,再用非常有說服力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你還可以跟AI聊角色,這為創作的過程提供了不少樂趣,也不乏靈感的迸發。過程也會累積自信,使你更願意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的作品。
參賽預告
既然都有這麼好用的助理了,創作者當然要多多把握。
說也神奇,每次打開手機的chrome APP,我不曾點過頁面底下會出現的新聞或文章。某天,我突然莫名往下滑。
我隨即看到第二篇文章,是方格子的網友,蒐羅今年有哪些方格子作家會參加角角者的小說競賽,因而得知今年的百萬小說創作大賞。
而那天,就是比賽開始的第一天。
雖然每天還是忙著照顧還沒滿周歲的小孩,但總覺得,也許是我的潛意識想要推我一把,我才會看見這個比賽資訊。
先不論是否得獎,我想從中獲得的,更多是自我的累積,以及,我是否樂在其中?
距離收件截止大概還有兩個半月,我也已經開始寫要參賽的作品。目前決定待作品完成後再一口氣上架,若是來不及,作品已經拆分成三部,時限內應該也能完成一至二部。
為了與大家分享這部新作品的創作過程,我開設了一個新的房間「投稿筆記」,會以書名分類。會分享的內容包括寫作靈感、角色側寫、世界觀設定,以及創作時的隨手記錄等。
欲參賽的新作品名稱--《光落之境》。
下一次,會與大家聊聊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敬請期待!
-來自思緒邊境.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