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阿信」的賣菜小哥,他原本在我們店旁邊擺攤,後來因為人緣好、菜新鮮,已經搬去附近騎樓經營,算是口碑很不錯的年輕攤販。
我爸說:「他很會叫賣、很親切,是那種歐巴桑會跟他聊天的類型。」 這樣的人,在直銷邏輯裡被視為**「天然人脈型資產」**——熟客多、好感度高、耐聊、習慣與人接觸。非常適合發展「暖線」。 於是,我爸傳了一封所謂的「粉紅派對邀請函」給他,說要一起看看未來的機會。 過沒多久,就開始進入腳本: 分享震撼大會的影片(不講產品,只講夢想) 說這是一種「講故事就能賺錢」的新模式 還談人生轉折、財富機會、鼓勵投資自己 他說得非常投入,語氣像在救一個快被生活壓垮的人: > 「現在這樣太辛苦了,一早去市場批貨、賣不完又要冰,這樣日復一日,你有沒有想過可以不用這麼累?」 > 「現在的你,是不是也值得一次機會?」 我聽著,突然想起一句話: > 「不是你賺得少,而是你還沒看見平台的價值。」 這種句子,是這群人最愛講的。 --- 他們不會跟你談風險、不講產品本身的成本與效果,甚至不會談這個「平台」的實際模式有多複雜。 他們談的是一種感覺:「你現在過得不好,應該有機會更好,而我有門路。」 可惜這門路不是工作機會,也不是實質協助,而是一張入場券,一堂永遠上不完的課,一次又一次「先買產品」的自費投資。 --- 而「阿信」會加入嗎? 說不定他會,因為每天凌晨四點出門、傍晚才收攤的他,也許真的累了。 但他會賺到百萬嗎?還是只是下一位「熱情開局、虧損結尾」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