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這麼怕希望? ——那些誇不得、說了會破的渴望,藏著我們對幸福的深層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是因為我們渺小才不敢希望,
是因為不敢希望,才活得越來越渺小。

童年的「噓」,是一種微妙的警告

長輩總說「不能說太好」,到底是在怕什麼?

小時候,我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每當媽媽或阿姨們聚在一起,話題轉到家裡的小孩,只要有人不小心誇了一句——

「這孩子好乖喔!很懂事耶。」

或者,「他最近功課好棒喔,都自己念書。」

旁邊的媽媽或阿姨就會立刻變得緊張,擺擺手說:「噓噓!不能講啦,講了就沒了。」

說這話時,她們臉上的表情不是喜悅,而是警戒,好像稱讚本身是一種冒犯,好運會因此被收回。

我那時並不明白,只覺得有些困惑:如果我真的很好,為什麼不能說?

誇獎不是會讓人開心嗎?為什麼一說出來,大人們反而像踩到地雷一樣?

這個謎題,在我心裡留了很多年。

長大後,我一度以為這是「中國人的迷信」,就像不能在生日許願時說出願望一樣。

敲三下木頭,也敲不掉我們的恐懼

東方的「噓」與西方的「敲」,其實都是一樣的心情

但有一次和幾個歐洲朋友聊天,話題聊到孩子,他們說,在德國、英國、甚至美國,有個習慣叫「knock on wood」。當你說出某件好事、好運、或某個希望時,立刻要敲三下桌子。

「這是用來嚇走魔鬼的。」一位德國朋友解釋道,「因為我們相信,好運太張揚,會被什麼東西盯上。」

我一瞬間愣住,心裡竟有種荒謬的安慰感。

原來,不只是我們。原來,世界上許多文化都一樣——對希望,抱有戒心。

從文化符號的角度來看,這種「誇不得」、「說了就破」的行為,背後藏著一種對命運的畏懼。

我們把命運看成某種喜怒無常的存在,對它太有信心,太張狂,彷彿會激怒它,導致好事反轉。

我們怕的,不是希望,而是希望破廟後的自己

渴望得太真,就怕摔得太痛

從心理角度來看,更深的原因是——我們害怕失望。

如果我說出口「我很希望這件事成功」,萬一失敗了,那種「打臉」的羞辱與痛楚,就不只是結果的失敗,更像是一場情感上的跌跤。

於是,為了保護自己,我們先不說、不希望、不承認期待,彷彿這樣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有時候我會想,這樣的自我保護機制,或許和童年的經驗有關。

那年,我的第一次「好希望」,然後學會了不再希望

「不期待」這種事,其實是很早就學會的自保機制

我記得有一次,國小的我很努力地準備一場演講比賽。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我想贏」的強烈渴望。

我每天練習、背稿、練聲音、對鏡子練表情,甚至夢裡都在講稿。

那時媽媽看見我這麼努力,終於在某天忍不住說了一句:「你這次應該可以得第一名吧!」

她說這話時,我整個人像被灌進陽光——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原來連媽媽也相信我能做到。

比賽結果出來,我只拿了第三名。

當天回到家,我沒有哭。

但媽媽那句「你應該可以得第一名吧」,在我心裡變得異常刺耳。

我不只輸了比賽,好像還辜負了她的希望,也打碎了我自己的期待。

那天晚上,我不再練演講。甚至有點故意地,在下一場朗讀比賽前隨便準備,結果沒得名我也一點都不意外,還跟朋友說:「我本來就沒想要贏啦。」

現在想想,那是一種小小年紀就學會的逃避——

只要我不希望,就不會受傷;只要我沒在意,就沒什麼好失落。

我們以為,關上心門,就不會有風雨。但其實風雨還是會來,唯一的差別是——我們不再擁有「被陽光照到的可能性」。

希望不是問題,真正困難的是怎麼承擔希望落空後的自己。

而最讓人沮喪的,往往不是事情失敗了,而是那句自己對自己說的話:

「你幹嘛那麼天真,早就跟你說了吧?別抱希望。」

這種內部的責備,比外界的失敗更殘忍。

很多年後,我才學著練習一件事:希望,不代表保證結果;它只是代表我還願意活著、投入、相信。

麻木,不是希望的對面,而是靈魂的收縮

我們不是比較堅強了,而是習慣了不抱希望

我們總以為,希望與失望是對立的:希望多了,失望就重;希望少了,就比較安全。

但後來我開始懷疑,也許希望的對面不是失望,而是麻木、自我限制,甚至是一種不敢活得太大聲的習慣。

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我到現在都記得:

「我不是怕失望,我是怕希望會讓我變得太像我自己。」

我問她什麼意思,她說:

「當你真的希望什麼的時候,你會變得很真實,很投入,很認真。那種樣子,很赤裸,也很脆弱。萬一失敗了,就好像全世界都看見你丟臉。但不希望,就不用變成這麼真實的人。」

我當下聽完,只能沉默。因為我太懂那種怕真實、怕赤裸、怕自己太渴望、太用力的感覺。

希望,是我還願意活著的證明

不是因為有把握,而是因為還想張開手接住什麼

如果說這個世界真的有魔鬼,那我覺得魔鬼不是來破壞希望的。

魔鬼是那個讓你連希望都不敢抱的聲音。

是那個說:「不要高興得太早。」、「別太誇口,小心反噬。」、「小聲一點,不然幸福會跑掉。」

但希望不該被收進抽屜,也不該只是敲三下桌子就草草交代的東西。

它應該是一種我們與生命之間的連結,是我們還願意愛、願意選擇相信、願意說出:「我想要」的勇氣。

我開始練習在心裡小聲地說出希望:

我希望那篇稿子會被選上。

我希望這段關係能變得更好。

我希望我能成為那個我想成為的人。

說出這些,不是要挑釁命運,也不是保證結果,而是想對自己說:

「我願意,為這些東西努力、等待、承擔。」

希望,是一種承擔自己生命能量的方式。

我們都值得希望,不管世界多現實

噓掉的,不該是你對未來的光亮感

每一個誇不出口的讚美,每一個說了就被阻止的願望,每一個小時候「噓」掉的期待……

也許都在教會我們一件事:

希望,不該是被壓抑的事。

而是一種值得守護的、活著的姿態。

你可以害怕,但不要關掉那個願意希望的自己。

因為只有那個還敢希望的你,才能把自己活成你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希望的對面,不是失望。

是那個連希望都不敢抱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妃妃之想
15會員
49內容數
嗨,我是妃妃,半生遊走新聞界、電視圈與國際企業,見過大千世界的鎂光燈,卻在內心的小劇場找到最動人的劇本。在「妃妃之想」,我用快樂的書寫捕捉生活的微光,隨心靈小旅行潛入夢境與星空,透過澄心聚焦喚醒身心的智慧。文字是我的畫筆,療癒是我的魔法,歡迎來我的三間小屋,與我一起嬉笑、探索,點亮內在宇宙的星辰!
妃妃之想的其他內容
2025/06/05
小學會接台詞、中學預測劇情、婚後搶答老公的話……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會「預判」,人心、反應、動機,一眼就能看透。 但在一場讀書會中,我驚覺:原來不是我通透,而是我太急。 我們常以為理解,是快、是準。 但真正的理解,也許是放下「我懂了」的驕傲,願意讓對話慢慢展開。 人心不是劇本,而是正在寫的詩。
Thumbnail
2025/06/05
小學會接台詞、中學預測劇情、婚後搶答老公的話……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會「預判」,人心、反應、動機,一眼就能看透。 但在一場讀書會中,我驚覺:原來不是我通透,而是我太急。 我們常以為理解,是快、是準。 但真正的理解,也許是放下「我懂了」的驕傲,願意讓對話慢慢展開。 人心不是劇本,而是正在寫的詩。
Thumbnail
2025/05/19
我家有個地下室,住了些不太熟的「家人」。他們像一群未經邀請的房客,帶著各自的行李,時不時闖進我的生活,掀起一陣風浪。我曾天真地以為,只要把門鎖緊,就能把他們隔絕在幽暗的角落,換來片刻安寧。可這鎖頭,顯然比我家的Wi-Fi訊號還不可靠,他們總能找到縫隙,溜上來搗亂,讓我背上「情緒化」的罪名。
2025/05/19
我家有個地下室,住了些不太熟的「家人」。他們像一群未經邀請的房客,帶著各自的行李,時不時闖進我的生活,掀起一陣風浪。我曾天真地以為,只要把門鎖緊,就能把他們隔絕在幽暗的角落,換來片刻安寧。可這鎖頭,顯然比我家的Wi-Fi訊號還不可靠,他們總能找到縫隙,溜上來搗亂,讓我背上「情緒化」的罪名。
2025/05/15
小腦袋被植入「長姐如母」的劇本,只要我更懂事、就能平息家裡的火山。被誇懂事,那是因為我「表現好」。在父親的情緒暴風中,母親的眼神說:「你再好一點,就不會這樣...」信念像頑強的種子,進我的無意識:愛是有條件的,只有當我「夠好」,才配被愛。這顆種子,日後長成了陰影中母親原型的基石,影響了我每一段關係
2025/05/15
小腦袋被植入「長姐如母」的劇本,只要我更懂事、就能平息家裡的火山。被誇懂事,那是因為我「表現好」。在父親的情緒暴風中,母親的眼神說:「你再好一點,就不會這樣...」信念像頑強的種子,進我的無意識:愛是有條件的,只有當我「夠好」,才配被愛。這顆種子,日後長成了陰影中母親原型的基石,影響了我每一段關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對於恐懼的感受以及如何克服恐懼的三個方法。分享對於與恐懼抗爭的心路歷程,並鼓勵讀者們一起面對與克服恐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對於恐懼的感受以及如何克服恐懼的三個方法。分享對於與恐懼抗爭的心路歷程,並鼓勵讀者們一起面對與克服恐懼。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我怕我讓你失望,我怕我在意的人讓我失望。
Thumbnail
我怕我讓你失望,我怕我在意的人讓我失望。
Thumbnail
此文章描繪作者對於成長的矛盾心境。 作者坦言自己抗拒長大,渴望一直被保護,希望有人在遇到困難時能給予安慰和支持。然而,內心的倔強卻驅使著他成為更堅強的人。 最終,作者發現自己變得不懂得照顧自己,陷入了混亂之中,感到非常遺憾。
Thumbnail
此文章描繪作者對於成長的矛盾心境。 作者坦言自己抗拒長大,渴望一直被保護,希望有人在遇到困難時能給予安慰和支持。然而,內心的倔強卻驅使著他成為更堅強的人。 最終,作者發現自己變得不懂得照顧自己,陷入了混亂之中,感到非常遺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