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新思維 深度分享
「為什麼90%的企業轉型都卡關?錢花了、人累了,卻原地打轉。問題可能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卡在這些關卡!」
#產業轉型 #數位轉型 #企業痛點您的公司是否也面臨轉型困境?明明很努力,卻總在原地打轉?根據調查,有超過72%的中小企業表示,他們在數位轉型的初期,因未能清楚盤點現況而導致進程停滯。多數企業卡關,不是不夠努力,而是陷入了這些集體困境。看看您中了幾個?
如果看不下去,那至少學會花100%的時間盤點,因為可能連中階主管都不一定理解公司真正凋零的原因,又或者真正往前走的理由,我遇過更扯的是連老闆都無法盤點自己團隊的現況。
-
-腦袋的坎 (Mindset & Culture)-
-
#第一關:老闆的「我當年勇」心態
根據報告,約65%的傳統企業主對新科技、新模式抱持懷疑態度,認為「以前這樣也能賺錢,為什麼要改?」。他們習慣看立即的、有形的回報。老闆的成功慣性難以挑戰!
-
#第二關:數位投資視為「成本」而非「資產」
有數據顯示,大部分近70%的企業導入一套CRM、投資數位廣告、委外或內聘數位人才,在財報上被視為「費用支出」,而不是能長期增值的「品牌資產」或「數據資產」。在組織內沒有一個獨排眾議的先見者,是無法落實。
-
#第三關:部門的牆太厚
部門本位主義是自然形成,研究指出,有超過68%的跨部門專案因部門目標不一致而失敗,導致企業主不得不親自介入協調。一但分工越清楚,所需要的成本就會越高,羊毛也出在羊身上。
通常會發生數據和目標互不相通,立場很難一致,或許某種程度建立了制度,也失去了品牌的價值與文化。行銷部門想做OMO,但門市人員不配合;IT部門想導入新系統,但業務單位、門市人員覺得難用。使得任何需要跨部門協作的專案都舉步維艱,全部又回到企業主身上。
-
#第四關:害怕失敗的文化
轉型必然伴隨著試錯。但許多企業文化不容許失敗,導致員工不敢嘗試新方法,寧可「不做不錯」,專案最終流於形式,雖然,打雞血可以短暫激勵,但長期以來可能換變成「#情緒麻痺」畢竟,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生理需求是第一位,而自我實現才是最後一環。
-
-再者是 團隊的坎 (Talent & Skills)-
-
#第五關:找不到對的人
企業內部缺乏缺懂數據、懂AI的數位人才,好人才又被大公司搶走,中小企業在薪資和舞台上缺乏吸引力,也就只能委外,然後在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況持續匍匐前進,然後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
#第六關:老員工的學習焦慮
要求資深員工或不同於數位範圍部門的員工學習新工具、新流程,常會遇到極大的阻力。他們擔心自己被取代,或認為學習曲線太陡峭,乾脆消極抵抗,進而還形成反抗團體,可能形成劣幣除良幣的情況。
-
#第七關:高層數位素養不足
研究指出,約有48%的企業高層無法正確評估數位工具的價值,導致錯誤決策頻繁發生。 他們無法提出正確的需求,也無法評估顧問或廠商的提案優劣,容易被話術欺騙或做出錯誤決策。
-
-接著,錢包的坎 (Resources & Budget)-
-
#第八關:預算有限且追求短期ROI
調查顯示,超過75%的中小企業在數位轉型上追求三到六個月內的回報,難以進行長期佈局。對於需要長期佈局的MarTech建置、品牌社群經營,很難下定決心投資。
-
#第九關:抗拒訂閱制
多數企業習慣「一次性買斷」的思維,對於SaaS(軟體即服務)的月費、年費模式感到不踏實,覺得「錢一直流出去」。甚至會問委外或顧問團隊說,可不可以把相關的軟體工具服務免費分享給他們使用。
-
#第十關:技術債務太高
不少企業仍在使用十幾年前的ERP或POS系統,這些老舊系統像個黑盒子,難以與新的MarTech工具對接,要更換的成本和陣痛期又極高,成為轉型的巨大包袱,雖然我認為這個問題相對單純,畢竟這是技術面的問題,只有選擇,沒有努力。
-
-最後,戰術執行的坎 (Strategy & Execution)-
-
就算上述的十關都通過後,戰略+戰術+作戰變成另外一個新的戰場。
-
#第十一關:沒有地圖就出發
很多時候是「為了轉型而轉型」,看到別人做AI就想做AI,聽到元宇宙就想做元宇宙,卻沒有想清楚企業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轉型的目標是什麼?要為顧客創造什麼新價值?
這一點為了賺你錢的乙方提不出來,為了保住飯碗的員工提不出來,為了不想被罵的主管提不出來。
-
#第十二關:數據拼圖湊不起來
我從幾年前開始就協助企業透過「#網路策略流量地圖」(又稱顧客圖)來協助解決「數據孤島 (Data Silos)」的問題,為的是讓所有的投入都能相對有效地被看見。例如: 官網、App、門市、社群媒體、電商平台的數據各自獨立,無法整合。沒有統一的顧客視圖(Single Customer View),就談不上真正的個人化行銷或AI應用。
-
#第十三關:專案五花八門虎頭蛇尾
在顧問或廠商的協助下,專案初期看似很有進展,但當顧問離場或專案結束後,內部無人能夠接手維運和優化,最終系統被閒置,一切又回到了第一關!!!!!
那麼,該如何破局?
-
與其追求一步到位的大計畫,不如從3個務實的心法開始:
-
核心心法:
心法1:從「解決痛點」出發,而非「兜售技術」
先問老闆:「現在生意上最大的困擾是什麼?」是獲客成本太高?還是熟客一直流失?
心法2:從「夥伴立場」出發,而非「專家姿態」
真正好的顧問,是能陪著客戶一起走過陣痛期的夥伴。
心法3:從「階段處理」出發,而非「大展鴻圖」
先打地基,再蓋樓。把轉型分成小步快跑的階段,每一步都要能看到具體成效。
-
不要一開始就談Web3多偉大、AI多厲害。先問老闆:「您現在生意上最大的困擾是什麼?」是獲客成本太高?是熟客一直流失?還是庫存管理混亂? 從痛點切入,再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
【總結與行動建議】
由於篇幅已經太長,能到這邊的已經數少數,有興趣再到留言區看看!!
-
-上述提到的困境,您的團隊正卡在哪一關?
A. 腦袋的坎 (文化/心態)
B. 團隊的坎 (人才/技能)
C. 錢包的坎 (預算/資源)
D. 執行的坎 (策略/流程)
可以留下你的答案,一起討論解方!
-
「這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但走對方向,每一步都算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