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母語的國家,想要找人練習外語,其實方法並不少。
找家教或補習班也是練習,語言交換也是練習,但對我來說語言交換的難度實在太高了,要找到頻率適合且時間能配合的人,需要花時間尋找,而且要找到話題也挺難的。
家教則是非常地花錢,補習班比家教便宜點但也要花不少錢。我去日本打工度假花掉太多錢,暫時沒錢請家教,加上我想把一部分的錢用在英文上,所以家教和補習班我暫時封印了。可是如果一直不輸出,外語能力是肯定會下降的,而台灣就有一種活動,專門用來給想講外語或是想和外國人交流的人去,而且參加一次才150元(這是台中的價格),非常便宜——那就是「多語咖啡」。
這活動我最早是在一本名叫《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何一門外語》的書上得知的。我只參加過兩週一次的台中場,每週都有的台北場我沒機會參加,至少我參加的台中場來說,分成英文、日文和手語三桌,會有來自英文母語國家或是日文母語國家的人,以及台灣等中文母語國家的人參加,我第一次去就是參加了6/22那一場。
我知道有人非常社恐,不喜歡這種人多的場合,那這種場合很可能不適合,建議找家教或語言交換。雖然我不到社恐的程度,但絕對可以稱得上不擅長交際,不過還是鼓起勇氣去了一次,發現意外地有趣。我記得我去的那一次,我主要是跟一名比自己年紀小八歲左右的日本女生,還有一名不太會講日語,自稱程度N5左右的台灣人講話居多。
主要內容是外國人之間和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國際交流,例如交流去過日本的哪裡,還有聽他們分享在台灣語言學校的生活,看他們學校的課本。我一直都很好奇外國人到底是用什麼方式來理解中文,看他們的課程內容,害我想起以前在語言學校時期,好像也是老實拿課本練習,但是我用的課本卻不是那種有會話內容的……
總之可以說是非常有意思和熱鬧的活動,但建議至少要到N3以上,能開口說出完整的句子後再去,才比較有練習的機會,這種活動中想要開口練習,就必須先有足夠的輸入,否則根本開不了口,無法跟外國人對話。這個活動的重點在於無視完美與否,總之開口說外語,所以對錯並不重要,只要能溝通就好。
在這活動裡可以見到來自各個國家的人,也可以跟本國有在學習外語的人交流。我那時主要交流的對象是一位日本人和台灣人,但也不是沒跟加拿大人講話,只可惜,我的英文實在太差(加上我的目的是日文),實在很難跟他講話。
程度大約N5那位有問我到底是怎麼學的,其實方法也無他,就是練習而已。我把日劇當成教材,進行跟讀練習,每次只進行一部作品只練一集,想辦法練到跟得上為止。跟讀之前我還會寫一份台詞分析筆記,那份筆記裡面會記錄戲劇裡面我聽不懂看不懂的台詞,要是忘記意思,就會拿出來對照。
英文我也是做類似的事情,只是教材換了一個而已,一開始就用戲劇實在太難,我降低條件使用VoiceTube的短影片練習,壓力比較小。
為何我會採取這種練習方式?是因為我們學母語都是先大量輸入後,才慢慢能開口說,而多語咖啡就是用來開口講外語的。當然也有人選擇不開口,只是聽別人講話,並沒有什麼不行,尤其是還不太會講的情況下,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練習,所以即使不太會講,也是可以參加的喔,這活動本來就沒有語言能力的限制。
《我在100天內自學英文翻轉人生》一書中有說,透過戲劇大量練習之後,最好要參加這種活動來輸出自己的練習,這句話我是贊成的,如果不在國外工作的話,就盡量找這種場合練習,或是真的不喜歡這種聚會,也可以考慮去找所謂的語言交換,只是在找到適合的人之前,需要花不少時間去找和磨合,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練習方式和時間,我個人相當不喜歡做這件事情,但語言交換基本上是免費的。多語咖啡是花錢省時間,語言交換是花時間省錢,其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但基於我個人十分不喜歡打電話,才沒選擇語言交換。
如果參加一次之後,真的不喜歡,可以再找其他途徑,看是要砸錢去外國留學、打工度假(留學有財力限制,打工度假有年齡限制),還是要成家教或是語言交換,但多語咖啡確實提供了一個開口說外語的場合,而且不貴,也沒有身分和語言能力的限制,只要有心參加就夠了。
第一次去當然會緊張,我第一次去也是想著我大概很難好好講話,或是可能跟人沒話題聊,結果並沒有,但我也說了我就算不到社恐的程度,也絕對可以稱得上不擅長社交,所以要不要跨出那一步鼓起勇氣參加,取決於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