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外乎四大歷程:生、老、病、死;這是最直觀形容人生的解釋,可,除生、老、病、死外,似乎少了些什麼?少去的那部分,可能會將純潔的白紙,變成無法漂白的黑紙,抑或是成為別人心中的那道陽光,自己吸收所有的黑暗。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Eric,目前已出社會一年,在人生閱歷上,單論年齡,可能會認為我會說不出什麼重點,也可能帶不了大家什麼重要的資訊。但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品。
故事就像茶一樣,第一泡倒掉,第二泡淺嚐、回味、感悟,故事是用品的,而非是用看的,願大家能夠透過我的故事,帶給正跟我有相同經歷的你/妳一個突破的機會。
我是一個情感依戀極重的人,我的家庭其實認真算起來並不和睦,自我有記憶以來,雙親就已經分居,我和哥哥分別被母親及父親分開扶養,而我和哥哥不同的是,我可以隨時兩邊都住,哥哥並沒有這樣的權利。
還記得我小時候,非常的頑皮,皮到家人隨時可以拿衣架、水管(更嚴重點甚至連菜刀都可以隨時拿出來),由此可知,我並不是很受到家人待見的,這是一件非常玄的事,我曾一度認為我根本不該出生在這個世上,如果用遊戲來形容,當別人拿到一張皮膚體驗卡,上面是有時間限制的,而我不是,我總感覺我的體驗卡將會隨時被終止收回的,那這樣,為何給我這樣的機會呢?
小時候在跟父親居住時,父親常常三經半夜跑出去賭博,同時也還會把我帶出去一起賭博,甚麼還不懂的我,就被傻傻地帶過去,在旁邊看著電視,當天他贏了多少、輸了多少,都不知道。那時候我只知道,我被他帶出去,就把我晾在一旁看電視。但也絲毫不影響我對父親的依戀,因此,只要他出去把我晾在家裡的時候,我就會在家外面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家裡的人勸我、甚至把我拖進去時,我都會跑回去原地等父親回來,而父親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問我發生什麼事,而是把我打了一頓,那時我想說:是我做錯了甚麼嗎?為甚麼要這樣?從那開始,我就越來越叛逆,他們說什麼我都不想聽,我只想做自己的事。
過後被母親帶去扶養過後,改不了叛逆的個性,我會認為母親應該要順我的意,只要不順我意,我就會跟她爭吵,後面冷戰,甚至是被轟回去父親這邊。我一直認為,我就像顆皮球一樣,被人家踢來踢去。
說來也是好笑,我們國小三年級時,每週都要寫一篇作文,基本上來講,這個作文我都會隨便交差了事,但唯一一次拿到最高分的,則是去寫出:我的父親。父親於現在的我而言,只不過是把我生下來,遭遇所有不公的罪魁禍首。但當時的我,還傻傻地去寫出我記憶中的父親,是多麼的偉大,多麼的英勇,那也只不過是對他極度依戀時,將他的形象美化罷了。
直到小學五年級,我和父親的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母親遭遇了車禍,頭部有輕微腦震盪,父親得知後,立刻從中部上來照顧母親,那時父親整夜沒睡的去照顧母親,聽起來感覺很愛母親對不對,對,他是很愛我的母親,但也謹此愛她而已,當天母親出院過後,父親吃完中飯就立刻回去中部工作,而我也是請了假,在家觀察母親的狀況,直到跟母親吵架過後,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回去中部居住一段時間,我和父親的關係,也是在那過後開始急轉直下,那時在氣頭上的我,曾提出說要把戶籍轉到中部,母親在那時也同意我的作法,可冷靜過後,她後悔了......對她而言,中部是她所有不好回憶的起源,但她願意為了找我回家,回到她痛苦的地方,苦口婆心的勸我回去,那時父親也跟我說,他養不起我,叫我回家,因此,我就又回到母親的家中居住,回首看,也慶幸當時的作法是正確的。
回來之後,我去清點我當時帶回去的衣服,發現有少,就立刻去打電話聯繫父親,父親矢口否認他有拿走我的衣服,可當時,我衣服都是洗完去晾的,不可能消失不見,當時已請父親將我的衣服找出來並寄給我,他就立刻翻臉,而爆脾氣的我,也就說出許多難聽的話,去回應父親,過後就並無聯繫,也因此,當後續認識新朋友,並問我雙親的狀況,我都會說:父親死了,但心裡其實知道,他只是我不願提及的一個人。
父母親的教養,會影響至人一生中的成長經歷,很多人認為,用打的教育,會造就有成就的人,可對小孩子來說,帶來的會是什麼?恐懼?害怕?擔憂?自卑?這樣的傷害,是會造成孩子需要花一生的心血去彌補的...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可以多多關心自己的小孩,去了解,去幫助他們所遭遇的難關,而不是用一些自認為愛的教育,去影響自己的孩子。
下一篇將會續寫一些歷史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