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九點,我終於踏上那張讓我猶豫多年、無數次在腦海裡推演的手術台,進行了植牙手術。
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就已經完成所有植牙的評估。每年複診、每次諮詢、每次「快要下定決心」,卻始終停在「等待勇氣」的那一步。對我來說,光是「手術」這兩個字就足以讓人畏懼──想到要在牙齒裡動刀、植入金屬支架、補骨粉,然後靜靜等待數月到半年癒合,那種焦慮與不安,讓我每次都退回原點。
但年歲漸長,我深知「再不做就來不及」的那種急迫。這次我不再逃避,預約、確認、踏進診所,一切在昨天晚間如期展開。打了麻藥後,口水不聽使喚,舌頭不習慣這異樣的空間,心跳加速、肌肉緊繃。那一刻,我知道,我得讓身體回到自己可以掌握的狀態。
我開始回到呼吸。
一吸一吐,緊縮的肩頸漸漸鬆弛;一吸一吐,焦躁的念頭慢慢平息。醫生和助手在我身邊自如地交談著,我聽見了,但我選擇不追隨他們的節奏,而是將注意力安住在自己的內在。
我進入一種近似冥想的狀態,彷彿站在旁觀者的位置,看著醫生們替我修復牙齒,看著身體正經歷療癒的過程。
瑜伽教會我一件事:身體與情緒是互為表裡的。我們的身體會記住恐懼、記住壓力,但同時,也能透過意識的介入,去轉化這些緊張成為鬆動、穩定與內在的力量。
這次手術讓我深刻體會:瑜伽並不只在墊子上,它更是一種活在生活中的能力。當我們學會用呼吸安住身心,不論是面對一場手術、一次演講、一段親密關係的緊張,我們都能回到自己的中心,不再被外境牽著走。
學會呼吸,是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學會瑜伽,是我對自己最大的寵愛。
因為從此以後,我知道:我不必等到沒有恐懼才出發,我可以帶著恐懼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