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by特教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讀者分享真實故事—

我是一名特教老師。

多年前班上有個孩子因為家庭因素而被社會局強制安置在寄養家庭中。

原生家庭有些複雜,哥哥時常帶刀械回家,媽媽身邊總是跟著不同的男人,而且所生的小孩有八個之多。

這位孩子只是其中一位,然後有些身心障礙。

總之,在因緣際會之下,這位孩子成了我的學生,而我也特別關照他。


某天學校舉辦校外教學而在外面住宿。

當天晚上有安排營火晚會的活動,主辦單位很用心,發給每位學生一個小燈,讓每位學生可以述說著想要感謝的人、或是一些心裡話。

也許是現場氣氛太溫馨了,這名孩子突然哭了,我很著急,連忙上前關心。


「你怎麼了?」

「老師,我想媽媽。」他這麼說。


由於深深知道這孩子的家庭狀況,知道他與親生母親已經很久沒見面,於是我安慰幾句,沒想到他越哭越大聲,引來其他老師的關注。

有一名比我還要資深的老師當場指責我,為什麼要讓這孩子參加校外教學?

「你怎麼可以讓這孩子參加這活動?」、「你沒有先評估過嗎?」、「外界會以為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這種素質!」

我感到很生氣。

「孩子不能哭嗎?」、「這種場合、這種氣氛本來容易感傷,哭難道犯法了嗎?」


每一年都有著特殊節慶,比如過年要團員、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等等會讓人想起家人的日子,但對某些人來說卻勾起悲傷回憶,尤其是這種已經很久沒有與親生母親見面的孩子,會格外的思念家人。

試著站在這孩子的立場,我能夠理解孩子想哭的原因。

站在這位資深老師的立場,他維護著學校的名聲,深怕會讓外界以為這學校的學生都容易情緒失控,或怕這名身心障礙的學生會帶來不少麻煩。


這是否是針對?


如果是健全家庭的孩子因為感動而哭呢?同樣會遭受到這樣的指責嗎?


———————————

孩子身上的標籤,是怎麼貼上的?

我試著接納、試著給予愛,

但有些人卻不是這樣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恩說故事
16會員
6內容數
嗨!這裡會分享一些創作作品、心得感想,希望大家喜歡
小恩說故事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女孩與男孩會相識,是因為兩人就讀同一所大學系所。 當時新生訓練第一天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他有點害羞又有些靦腆,只講了一句:「大家好,我叫OOO。」就結束了。
Thumbnail
2025/05/29
女孩與男孩會相識,是因為兩人就讀同一所大學系所。 當時新生訓練第一天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他有點害羞又有些靦腆,只講了一句:「大家好,我叫OOO。」就結束了。
Thumbnail
2025/05/26
身邊是不是有些異性朋友,你/妳跟對方之間很有話聊,有時候甚至天天聊,但就是沒有任何火花呢? 這就是所謂的純友誼,有人相信男女之間的純友誼是存在的,但有人卻覺得它根本不存在。 也許,兩人真的只是朋友,不會有任何的進展。 也許,只是兩人對彼此的心動時機有了時差。
Thumbnail
2025/05/26
身邊是不是有些異性朋友,你/妳跟對方之間很有話聊,有時候甚至天天聊,但就是沒有任何火花呢? 這就是所謂的純友誼,有人相信男女之間的純友誼是存在的,但有人卻覺得它根本不存在。 也許,兩人真的只是朋友,不會有任何的進展。 也許,只是兩人對彼此的心動時機有了時差。
Thumbnail
2025/05/25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男/女朋友的第一眼,有什麼感想嗎? 許多人應該是沒有印象吧?除非特別注意到對方。 女方突然凝視著自己的男友。 「你有沒有印象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問。
Thumbnail
2025/05/25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男/女朋友的第一眼,有什麼感想嗎? 許多人應該是沒有印象吧?除非特別注意到對方。 女方突然凝視著自己的男友。 「你有沒有印象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談教養的很多,但對象是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的父母,至於成年子女的父母,早點洗洗睡吧,在這片漫長的、最曖昧不明的階段~比任何一個親子階段都還更廣闊的~這片茫茫大海甚少有救生圈救生艇降落,不幸遭難只能自求多福
Thumbnail
談教養的很多,但對象是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的父母,至於成年子女的父母,早點洗洗睡吧,在這片漫長的、最曖昧不明的階段~比任何一個親子階段都還更廣闊的~這片茫茫大海甚少有救生圈救生艇降落,不幸遭難只能自求多福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