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ChatGPT
台電的虧損近年來不斷浮出檯面,媒體版面霸佔的頻率之高,討論之熱烈都讓人為之驚訝,但看著那些討論虧損的評論、立法委員的發言,卻讓筆者頭痛到不行。
這是一個全民應該站在國家安全、經濟效率、以及未來的台灣將面臨的問題上思考,絕非單就政治立場、簡單的我不同意就可以輕易決定的事情。
接下來,就讓我們以一個你我都不願意面對的事實─「低電價」造成的收益難以彌補虧損的角度,來看看台灣低電價的悲歌。
你我造就的民粹主義─誰敢漲就罵誰!
就台電本身面臨的財務困境而言,綠電絕非虧損的主因[1],反而是民眾根本不想面對的低電價,筆者認為低電價的主因之一,是讓人為之恐懼的民粹主義,筆者的意思是在政黨政治的架構下,”Parties formulate policies in order to win election, rather than win election to formulate policies.”[2]
以這個角度而言,政黨終究會落入囚徒困境,即無論對方做何種選擇,各自兩黨最終也只能選擇「低電價」去爭取不忠誠的中間選民[3],否則將失去絕大多數的選票,在這樣的情境下民粹主義才能以實現。
然而,如果民粹主義成立,那所有政黨的政策應該趨於一致,可實際上,政黨為了忠心耿耿的選民,他們還是必須做出差異化,故筆者認為,低電價除了民粹主義,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
你不得不面對的負面外部性─空氣汙染、能源安全
筆者認為除了民粹主義,「外部性」的存在也是電價無法調漲主要原因,電力市場外部性包含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能源安全[4]。
溫室氣體排放的外部性成本,最著名的當然是燃煤發電廠造成的空汙成本,你用的電費,應該要包含製造這些電的污染,否則電費如此之低,消費者只會超額使用,最後將造成的不僅是汙染嚴重,更是影響個人健康。
而能源安全的部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定義是「在可負擔的價格下,可持續取得之能源」。短期來說,若出現劇烈波動,則能源安全是無法兼顧的。而台灣電價又如此低廉,萬一還真的發生了能源危機[5]。其所帶來的衝擊不僅是因為電價低無法持續取得能源,政府也可能要面臨「必須」調漲的局面。長期來說,為了能源安全,國家應適時的投資,如果民眾,甚至政府難以意識到這些外部成本的存在,那電價自然是漲不起來。
結論:電價該不該漲?該漲!
電價是該漲,但怎麼漲才不會造成你我生活成本大幅的加重,那是個絕對重要,卻很少人在討論的問題。我們更多的是抵觸電費調漲,卻從來不去談不調漲電價會發生什麼事情,這些負面的影響,你我真的承受得住嗎?
[1] 「台電財務虧損的主因是購買綠電所造成」,此乃錯誤的歸責,台電也於2023年10月16日曾公開釐清此事,沒想到2025年卻仍有不少相關的討論,而非將矛頭指向真正的凶手─低電價。
[2] Anthony Down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1957)
[3] 筆者十分不想使用「忠誠」這樣的字眼,忠誠應本於心、立於道,否則將為愚忠,但政黨最喜歡的當然是這些愚忠選民,故仍使用忠誠這樣的詞以表「強烈信服、決不背叛」。
[4] 梁啟源(2008),〈偏低電價不利國家永續發展〉
[5] 喔,可別說什麼怎麼可能有能源危機,你得先看看那個很多人覺得應該很快就結束的烏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