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東方龍轄治下的古國,當人和天上的神失去了連結,「天」就變得越來越空洞。對於宇宙萬物的生成,就憑各自的想像和理解。所謂的「道」,充其量也只是聰明人的思考、哲學等等的抽象概念。論語,被捧到天高,但歸根究底它沒有生命的答案,因為孔子在乎的不是生命的答案,而是政治。孔子周遊列國的目標是當大官做大事,實現他的仁政理想。但是他的理想也只是他的理想,其他人也有其他人的理想,由誰來規範?最後決定的是看誰的力量大,而不是誰的德行高,所謂的「仁民愛物」,是得勢者肅清政敵掌權後的口號。
把「天」從生活中移除後,孔子的理想、學說,不管多麼精深廣博,也只是一家之言,為什麼其他人要遵從?說的再好,至多就是形成一個學派。
既然「祭天」祭的是虛無飄渺、空洞的天,且和人也沒有交流連結,起於周代的祖先祭拜,就更加「發揚光大」了。孔子死了後,他的弟子把他的故居建成他的廟。
老子、莊子從沒有要當神的打算,但是佛教傳進這個沒有造物神的國度後,過了大概一、兩百年,老子、莊子也變成了神,太上老君、南華真人都被供起來拜了。
人可以變成神,所以神的世界也越來越熱鬧。關羽、韓愈、柳宗元、林默娘等這些歷史人物都變成了神,後來連小說裡的人物、動物也加進來了,哪吒、孫悟空、豬八戒也有人拜!
比起民間這些無數的「神」,佛教的道理就高明多了,它的教義解釋生命的起源和人存在的意義,例如:人身難得,今世生而為人,就要把握時機好好修行,因為只有「人」這一趣能夠修行——雖然,這個答案給的可能不是希望,而是絕望。cf. 是真理還是謊言?
傳統的祭祀,祭天、祭祖、祭鬼,不管祭的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呢?求富貴?求福壽、求婚姻、求子女......,有時候這也像交易,如果拜了之後所求實現,人就會給「神」進獻財物。這些神祇需要黃金財富嗎?如果他們是神,他們應該什麼都不缺啊!
會去拜拜的人,應該都相信鬼神等無形靈體的存在,如果在乎在世上的數十年,是不是更該關心,在數十年之後的無窮歲月呢?即使求得了這世的平安富貴,但是不管怎麼拜,都拜不出生命的答案,因為廟裡的眾神們大多是人們造出來的。
信什麼,拜什麼,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