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文書罪是實務中常見卻最容易被低估的犯罪行為之一。許多人以為只有製作假的證件才算偽造,其實「幫人簽名」、「使用偽造借據」甚至「修改文件未經授權」都可能構成犯罪。
本篇文章將解析常見法律問題,並說明遇到偽造文書相關案件時,律師能提供哪些協助,幫助你有效避開法律風險。
偽造文書罪會同時構成詐欺罪嗎?
會有可能。如果你使用偽造文書的行為,目的是「騙取財產」或「獲取利益」,就可能同時構成《刑法》第339條的詐欺罪。常見案例如:
- 拿假的借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讓對方交付金錢
- 以偽造保證書、合約書取得貸款或訂單
📌 這類案件常會同時被檢察官以「偽造文書+詐欺取財」併案偵辦,罪責也會加重。
幫朋友或家人簽名會不會有問題?
會有法律風險,即使對方事後同意也可能構罪。
根據實務見解,「偽造」是指「未經授權使用他人名義或製造不實文書」的行為。即便事後補上對方的同意,只要當下簽署時未經同意,就可能導致文書的真實性受到破壞。
常見誤區包括:
- 幫親人簽收包裹、申請表 → 若內容涉及法律或財產責任,即可能違法
- 幫主管蓋章或簽署文件 → 若無明確授權,等同偽造
✅ 建議原則:文件上只要需要「本人簽名」或「負責人章戳」,就應由當事人親自完成,避免日後衍生偽造爭議。
偽造文書罪怎麼辦?律師可以協助你什麼?
若你已被通知為被告、列為調查對象或收到法院傳票,建議第一時間聯繫律師,律師可提供下列協助:
1. 分析構成要件與行為風險
律師會逐一檢視是否成立以下要素:
- 有無偽造或變造他人文書行為?
- 文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 是否有主觀故意或詐欺目的?
- 是否造成或可能造成他人損害?
透過完整分析,協助你掌握案件關鍵。
2. 準備證據與協商策略
律師可協助你:
- 蒐集通訊紀錄、簽名授權訊息
- 調查文件真偽或提出專業鑑定
- 與檢察官、對方律師溝通協商,力爭有利處理
3. 爭取和解、不起訴或緩起訴
若你屬於初犯、情節輕微、已展現悔意並積極和解,律師可協助你:
- 爭取檢察官做出「不起訴處分」
- 爭取「緩起訴」處分,並以捐款、道歉、法律課程取代刑罰
此舉可避免留下前科,對未來生活與職涯影響較小。
別小看偽造文書的法律後果
許多人在無意中觸法,例如幫人簽名、影印合約加註、更改文件內容、誤用印章等,最終卻付出沉重代價。偽造文書罪非告訴乃論,即使雙方和解,檢察官仍可依法起訴。
📌 最重要的是:即使你不是故意,若證據與程序處理不當,仍可能被定罪。
如你或親友面臨偽造文書指控,請務必儘早諮詢律師,尋求專業辯護與處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