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知識分子的友誼,可能超越政治分歧嗎?——讀西塞羅《論友誼》的一點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在Meta臉書版面上轉貼一則關於中國對台統戰的時事文章,意在提醒關心台灣前途的朋友多一份警覺。未料,這篇貼文竟引發兩位朋友在底下留言爭執不休。令人遺憾的是,這兩人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大學教師,皆為我多年來敬重的學者好友。只是,政治立場不同,其中一人擁抱親中論述,另一人則関注台灣自主性,爭論的語氣逐漸升高,其中一位幾乎失去基本的禮貌。

這場風波使我深感困惑:「知識分子之間的友誼,是否能夠超越政治的分歧?」當理念南轅北轍時,我們仍能維繫彼此的尊重與信任嗎?這使我重新翻閱羅馬政治家兼哲人西塞羅的《論友誼》(Laelius de Amicitia),試圖從古代智慧中,尋求對當代困局的反思。

一、真正的友誼,始於品德一致

西塞羅開宗明義指出:

"Amicitia nisi inter bonos esse non potest."

"True friendship cannot exist except between good men."——《論友誼》第6章

譯文:真正的友誼只能存在於善良的人之間

對西塞羅而言,「朋友」並非泛指所有交往對象,而是指彼此品德相近、價值一致之人。友誼不是因利益或感情一時的契合而成立,而是建基於道德信念的深層共鳴。因此,當一位知識分子拋棄對真理的追求,轉而迎合極權或重複虛假言論,這不僅是政治選擇的分歧,更是一種品德與價值的裂解。真正的友誼,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也變得岌岌可危。

二、友誼的根基:思想誠實與真誠

西塞羅指出:

"In amicitia nihil fictum, nihil simulatum est; quidquid est, id est verum et voluntarium."

"In friendship there is nothing false, nothing pretended; whatever there is is genuine and spontaneous."——第26章

譯文:「友誼中沒有虛假,沒有偽裝;一切都是真誠和自發的。 」

思想誠實,是知識分子最基本的倫理底線。當我們看到一些學者反覆複製來自中國官方的統戰敘事,將戰爭責任轉嫁於台灣自身,將民主社會的反抗曲解為挑釁,便不得不懷疑:這樣的言論,是否仍保有對真理的尊重?當一位學者以強勢語氣攻擊異己,無視事實與邏輯,只求政治立場的勝利,我們也會懷疑,他是否還有維繫友誼的能力?

因為一段真正的友誼,須以開放、誠實、彼此尊重的對話為基礎,而非以權力話語壓制、冷言惡語駁斥而維繫。

三、政治可以不同,誠信不可失

有人可能說:「立場不同,難道不能做朋友嗎?」這話誠然有理。西塞羅也並未主張朋友之間必須完全一致。他甚至指出:

"Verus amicus est tamquam alter idem."

"A true friend is, as it were, a second self."——第21章

譯文:「真正的朋友就像是你的第二個自我。 」

這不代表兩人必須思想相同,而是指他們彼此信賴、彼此理解,即使分歧,也能保有基本的善意與理性。問題不在於立場不同,而在於是否仍能在分歧中保有節制與誠信。倘若一方因立場不同而對友人進行人格貶抑、惡意扭曲,則已遠離了友誼之道。西塞羅進一步強調,朋友之間應有道德的提醒與制衡:

"Verum et bonum amicum qui audet contra dicere quod sentiat."

"He is a true and good friend who dares to utter what he thinks."——第24章

譯文:「他是一位真正的好朋友,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對方已無法接受忠言,甚至視建言為敵意,那麼,失去這段關係,或許是必要的清醒。

四、斷交不是背叛,而是道德的自守

西塞羅曾言:

"Amicitia quae desinere potest, vera numquam fuit."

"A friendship that can come to an end was never real."——第23章

譯文:「一段可以結束的友誼從來都不是真的。 」

這句話在今天或許讓人感到悲觀。但更深層的意思是:若一段關係的根基只是表面友好,一旦遇到價值衝突便不堪一擊,那麼,它原本也未曾堅實。而當我們與某些朋友漸行漸遠,並不是我們背棄了友誼,而是對方早已背離了作為朋友應有的誠信與德行。

在風雨中守護真正的友誼

身為台灣的知識分子,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中國的統戰滲透不僅撕裂政治,也正在腐蝕人際信任與學術誠信。當一些學者選擇為極權發聲,甚至攻擊反抗之聲時,我們必須勇敢地守住理性與價值的界線。

西塞羅教導我們,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善良、誠實與正義的基礎上。當這些基礎被摧毀,我們不應挽留虛假的關係,而應在心中默禱,盼望有朝一日,迷失的人能回到真理的道路上。因為,真正的朋友,不只是陪你同行的人,更是提醒你不可背離本心的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 天前
嗨,晨安!您文說出真象該是如何!懷疑教育普及與“智慧””人格”“自我覺醒”等牽扯不上關係!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林漢清 的確如此。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曰明。」自我覺醒最不容易。
👍👍👍👍👍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5K會員
99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6/21
近年來,中文網路時有流傳一段據稱出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話語:「這是一群無意識的民族,勤勞像馬,順從像羊,沒有痛苦的意識,也沒有快樂的火花。」此言辭激烈,語氣鄙夷,對中國人之民族性格作出帶有強烈貶義的總結。
Thumbnail
2025/06/21
近年來,中文網路時有流傳一段據稱出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話語:「這是一群無意識的民族,勤勞像馬,順從像羊,沒有痛苦的意識,也沒有快樂的火花。」此言辭激烈,語氣鄙夷,對中國人之民族性格作出帶有強烈貶義的總結。
Thumbnail
2025/06/16
美國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梅拉賓(Albert Mehrabian)在1971年曾提出一項影響深遠的溝通理論:在人際溝通中,語言內容僅佔整體訊息的7%;語音語調與音量等聽覺因素則佔38%;而最具影響力的,竟是來自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眼神交流等視覺訊息,佔高達55%。
Thumbnail
2025/06/16
美國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梅拉賓(Albert Mehrabian)在1971年曾提出一項影響深遠的溝通理論:在人際溝通中,語言內容僅佔整體訊息的7%;語音語調與音量等聽覺因素則佔38%;而最具影響力的,竟是來自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眼神交流等視覺訊息,佔高達55%。
Thumbnail
2025/05/28
語言不僅是傳達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記憶的載體與倫理判準的體現。然當代社會中,語言正面臨一種潛移默化卻深遠的侵蝕,此即所謂的「語言污染」現象。 此一現象不僅影響人們的表達與理解,更牽動整體社會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品質。本文擬就語言污染的原因、面向、後果與對策,略陳管見,以資警惕與釐清。
Thumbnail
2025/05/28
語言不僅是傳達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記憶的載體與倫理判準的體現。然當代社會中,語言正面臨一種潛移默化卻深遠的侵蝕,此即所謂的「語言污染」現象。 此一現象不僅影響人們的表達與理解,更牽動整體社會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品質。本文擬就語言污染的原因、面向、後果與對策,略陳管見,以資警惕與釐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關心政治是為了瞭解更多,也才有能力去跟別人交流和討論,擁有力量,獲得改變的想要 並走到內心的寧靜,成為自己最舒適的樣子。
Thumbnail
關心政治是為了瞭解更多,也才有能力去跟別人交流和討論,擁有力量,獲得改變的想要 並走到內心的寧靜,成為自己最舒適的樣子。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民主本來就是騎牆派,覺得誰好就選誰,不應該死抱著一個政黨大腿。
Thumbnail
民主本來就是騎牆派,覺得誰好就選誰,不應該死抱著一個政黨大腿。
Thumbnail
2006/04/14 小國像是以色列、北歐國家、西歐低地國以及新馬等,社會分歧與外部威脅不比台灣少,卻擁有遠比實力膨脹的國際影響,一個關鍵在於彼等勇於面對並推銷有利於己的「現狀」,勇於創造條件來接受或取銷「共識」。基於相同道理,這世界的「現狀」不會就容不下台灣,台灣也不需要害怕布胡的任何「共識」。
Thumbnail
2006/04/14 小國像是以色列、北歐國家、西歐低地國以及新馬等,社會分歧與外部威脅不比台灣少,卻擁有遠比實力膨脹的國際影響,一個關鍵在於彼等勇於面對並推銷有利於己的「現狀」,勇於創造條件來接受或取銷「共識」。基於相同道理,這世界的「現狀」不會就容不下台灣,台灣也不需要害怕布胡的任何「共識」。
Thumbnail
2005/11/27 參與優存給付等案的論戰各方,應該對理性掌握正義的能力保持謙虛,拒絕目的合理化手段的誘惑,從而嚴肅面對政策論述的責任。否則轉型不成,正義也為稀巴爛泥所吞沒,社會割裂成為對立的兩種正義,裁判台灣前途的,只剩下諸神的對抗而已。
Thumbnail
2005/11/27 參與優存給付等案的論戰各方,應該對理性掌握正義的能力保持謙虛,拒絕目的合理化手段的誘惑,從而嚴肅面對政策論述的責任。否則轉型不成,正義也為稀巴爛泥所吞沒,社會割裂成為對立的兩種正義,裁判台灣前途的,只剩下諸神的對抗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