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沒神經,怎麼知道自己破皮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受傷時會痛,因為神經會傳訊。但植物沒有神經,也沒有血液系統,傷口也不會痛。那麼,它們是怎麼知道自己「破皮了」,而且還會「自己補起來」的呢?


對於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現象,過去植物學界其實也一直弄不清楚:植物怎麼判斷自己的外層組織──像是根或莖的周皮(periderm)──被破壞了?


這不只是基本科學的問題,還牽涉到植物能不能在傷口處防止水分散失、避免病菌入侵,甚至關係到我們吃的水果會不會「結痂」。2025 年發表於《Nature》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植物居然是靠氣體來感覺自己有沒有破皮!


植物就像輪胎──一破就洩氣


想像你騎著腳踏車,輪胎突然被刺破──你第一時間不是「看到裂縫」,而是「聽到洩氣聲」。植物也是一樣,它們不需要看傷口、也沒有神經痛覺,而是透過氣體逸散與擴散的變化來感知破損。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在植物的根部與莖部,當細胞進行次生生長,會形成新的保護層──周皮。這一層由木栓細胞組成的組織含有大量木栓質與木質素,可阻隔水氣與病原入侵,也正因為這種「氣密性」,內部的氣體濃度與外界不同。


研究團隊發現,當這層周皮受損,植物體內兩種氣體的濃度會立刻改變:


 乙烯(ethylene):一種氣體激素,平時累積在體內,一旦破口開啟便會迅速向外界逸散。

 氧氣(oxygen):雖然外界的大氣有充足的氧氣,但是因為植物有周皮,所以氧氣平時進不去被周皮包覆的次生組織;當是當周皮出現傷口時,氧氣就會流入原本「低氧」的內部空間。


這種「乙烯洩出、氧氣流入」的變化,就像輪胎破掉時氣體突然失壓,成為植物判斷「破皮」的警訊。接收到這個訊號後,植物會啟動一連串的再生程式,重新生出木栓層來封住傷口。


但這只是一個假設。植物真的會這樣「嗅」出自己破皮了嗎?為了證明這個想法,研究團隊設計了一連串巧妙而嚴謹的實驗。


從觀察到證明:植物靠氣體來感知破皮


研究人員先用阿拉伯芥的根部做實驗。他們將根部縱向切開,再用螢光標記觀察幾個與周皮形成有關的基因表現情形。結果發現:

 傷口出現後 1天內,周皮標記基因(如 PER15, PBP1)明顯在傷口區域啟動。

 接著在第2天,類似周皮形成層(phellogen)的細胞出現分裂現象。

 第4天,已經可見具栓質的木栓細胞層。


這顯示植物確實會主動修補傷口,而且反應迅速。


但更重要的是,要如何證明這些反應只有在氣體可自由流動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呢?


為了測試「氣體逸散」是否就是啟動修補的關鍵,研究團隊做了一件簡單但極具巧思的事──在傷口上塗上凡士林或羊毛脂,物理性地封住氣體擴散。


結果如何?


 傷口被封住後,周皮標記基因幾乎不表現,螢光訊號極弱。

 再生的木栓層也不完整,甚至完全缺失。

 即使植物受到傷害,只要氣體出不去、進不來,就不會觸發修補反應。


這就像當我們的腳踏車輪胎破了,但是因為外頭包著一層塑膠膜,讓空氣無法進出,我們就會以為輪胎還是好的。


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啥?凡士林跟羊毛脂?太神奇了吧!


為了排除其他可能(例如乙烯的原料 ACC 本身也是訊號分子),研究團還使用了幾種基因突變株。


首先,他們使用了對乙烯不敏感的乙烯訊息傳導突變株(ein2-1, etr1-3)。因為這些突變株無法感應到乙烯,所以它們的修補反應應該很活躍。結果發現,對這些突變株來說,當研究團隊把它們弄破皮以後,即使加入 ACC(乙烯前驅物),也無法抑制修補反應,表示乙烯訊號是必要的。而且,他們還觀察到出現過度修補的狀況!


其次,他們找了低氧訊號突變株(ate1 ate2, prt6)。這些突變株的缺氧訊號一直處於活化狀態。結果,當研究團隊把這些突變株弄破皮時,因為它們沒有辦法感知氧氣的變化,所以即使氧氣進入,這些突變株也無法啟動正常的木栓層再生,表示缺氧訊號的下降也很重要。


然後,當研究團隊給這些低氧信號突變株加入ACC時,他們發現這樣可以完全阻斷了周皮再生!這證明了「乙烯外洩」與「氧氣進入」這兩個訊號需要同時感知,修補機制才會啟動。


另外,他們也用氣體層析儀量測,證實傷口處乙烯濃度的確下降,氧氣濃度升高,這些變化與基因表現的時間點吻合。


有趣的是,這套機制不只存在於根。研究團隊發現,阿拉伯芥的花莖雖然沒有周皮,也還是會在受傷後生成類似木栓層的結構。而且,這個過程也同樣受到氣體擴散影響。當研究團隊把傷口封住,修補反應就無法啟動;而且,傷口乙烯濃度改變的時間與再生反應一致;進一步的測試發現,雖然花莖不依賴低氧訊號,卻仍受乙烯影響,顯示不同器官可能採用變形版本的同一策略。


這讓人懷疑,植物是否普遍利用「氣體的流通變化」作為一種監測機制,來判斷自己是否破皮了?


這篇研究改寫了我們對植物傷口修復的理解──植物不靠神經,也不靠傷害感測器(例如感知被蟲咬的機制),而是透過氣體的逸散與擴散,來感知自己是否「氣密破損」了。


乙烯與氧氣,在這裡不只是代謝或激素分子,更像是植物的「壓力偵測器」與「氣味報警器」。這是一種簡單卻高效的策略,既不需專一受器定位,也能快速反應外部變化。


下一次當你看到蘋果結痂、樹幹裂痕、或根部癒合,或許你會想起這個輪胎的比喻:植物正靠著洩出的氣味,在黑暗中默默修補自己。


最後,我忍不住想到:在歐茲的故事裡,有一群氣球人...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參考文獻:

Iida, H., Abreu, I., López Ortiz, J. et al. Plants monitor the integrity of their barrier by sensing gas diffusion.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223-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6會員
92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植物會感熱,這已經不是新聞; 但是,過去對植物感熱的研究,都是研究晚上發生了什麼事?! 可是,白天應該比較重要吧???畢竟白天比較熱啊! 最近的研究,終於揭開了植物白天感熱的機制~超複雜的!
Thumbnail
2025/07/02
植物會感熱,這已經不是新聞; 但是,過去對植物感熱的研究,都是研究晚上發生了什麼事?! 可是,白天應該比較重要吧???畢竟白天比較熱啊! 最近的研究,終於揭開了植物白天感熱的機制~超複雜的!
Thumbnail
2025/07/01
加拉巴哥群島上,並不是只有達爾文的雀或巨龜,還有兩種非常特別的「野生番茄」。 但是,人類卻帶入了另一種番茄,而這種番茄卻與野生番茄發生雜交! 狀況有多嚴重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7/01
加拉巴哥群島上,並不是只有達爾文的雀或巨龜,還有兩種非常特別的「野生番茄」。 但是,人類卻帶入了另一種番茄,而這種番茄卻與野生番茄發生雜交! 狀況有多嚴重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7/01
我們除了月回顧、季回顧、還有半年回顧!來看看吧! 其實從發表時間來看,文章一開始出來時最多人看,久了以後就沒熱度了。
Thumbnail
2025/07/01
我們除了月回顧、季回顧、還有半年回顧!來看看吧! 其實從發表時間來看,文章一開始出來時最多人看,久了以後就沒熱度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人類身體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系統,擁有著驚人的自癒能力。無論是小到刮傷、感冒,還是大到手術後的恢復,我們的身體都在默默地進行著自我修復和恢復功能。這種能力被稱為自癒力,是我們健康和生存的重要保障。 💫什麼是自癒力?💫 自癒力指的是人體自身對於受損或受到攻擊後能自我修復的能力。這種能力涉及多種生理
Thumbnail
人類身體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系統,擁有著驚人的自癒能力。無論是小到刮傷、感冒,還是大到手術後的恢復,我們的身體都在默默地進行著自我修復和恢復功能。這種能力被稱為自癒力,是我們健康和生存的重要保障。 💫什麼是自癒力?💫 自癒力指的是人體自身對於受損或受到攻擊後能自我修復的能力。這種能力涉及多種生理
Thumbnail
看花而認為花將死,你會悲哀的看花。 然而如果你把花視為正在改變的樹的一部分,即將結果,你就會看到花真正的美。 當你看花而知道花開花謝正是樹將結果的訊息,你就真正了解了生命。 細心的這樣看,你將看出生命本身就是它自己的隱喻。 要永遠記得,你不是花,甚至也不是果。 你是樹,你的根很深,深深的扎
Thumbnail
看花而認為花將死,你會悲哀的看花。 然而如果你把花視為正在改變的樹的一部分,即將結果,你就會看到花真正的美。 當你看花而知道花開花謝正是樹將結果的訊息,你就真正了解了生命。 細心的這樣看,你將看出生命本身就是它自己的隱喻。 要永遠記得,你不是花,甚至也不是果。 你是樹,你的根很深,深深的扎
Thumbnail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當我知道我守護了什麼,  也許承載就變得有意義。』
Thumbnail
『當我知道我守護了什麼,  也許承載就變得有意義。』
Thumbnail
中樞神經系統,像是我們的大腦、脊椎,經歷過受傷,這些構造在受傷後沒有再生能力 那中風的人為什麼還需要復健呢?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可塑造性,當你接近耳朵的大腦受傷時,透過訓練或是肢體的刻意使用,沒有受傷的大腦區域會協助支配已經受傷的大腦區域之功能。我們一般復健在用的
Thumbnail
中樞神經系統,像是我們的大腦、脊椎,經歷過受傷,這些構造在受傷後沒有再生能力 那中風的人為什麼還需要復健呢?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可塑造性,當你接近耳朵的大腦受傷時,透過訓練或是肢體的刻意使用,沒有受傷的大腦區域會協助支配已經受傷的大腦區域之功能。我們一般復健在用的
Thumbnail
細胞是有記憶的,你認同嗎?但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甚至會讓一個人深陷痛苦漩渦而不自知,你認同嗎?
Thumbnail
細胞是有記憶的,你認同嗎?但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甚至會讓一個人深陷痛苦漩渦而不自知,你認同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