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ago
2024.12.17 - 2024. 12.22

Apple Michigan Avenue 旁邊的小廣場
在正式分享更多芝加哥旅程的故事前,想先延續上一篇提到的小技巧,補充一個我每次入住新空間時一定會做的事——空間的淨化。
💐練習:建立能量的安全感,空間的安頓儀式
進入房間前,一樣第一步會先敲敲門說帶著敬意說聲:「打擾了。」
這不只是禮貌的提醒,而是向這個空間表達我們無意冒犯,願意與此刻的空間和平共處,也謝謝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願意接納我的存在。
之後走進房間,先掃描空間,若有髒髒暗暗的能量,我會邀請源頭的白光協助,見證這些能量被送往到源頭白光中。如果直覺感覺到是靈體,也可以透過希塔療癒的方式,將其安全地引領回到愛與光中。
如果你是比較敏感的人,住在外面或多或少容易有不安感,也可以隨身攜帶一瓶你喜歡的能量噴霧,輕柔地噴灑在空間四角,讓氣場更清明。
我自己則會在剛到飯店或是結束行程後,習慣以天使靈氣奉獻空間的冥想,淨化整個場域。
讓天使們為你守護,讓這個空間成為支持你休息與療癒的容器。
有時候尚未抵達住宿處前,剛好有空檔的話,我也會先在源頭白光中淨化要去下榻的旅館、整棟建築物與周邊環境。讓身心提前進入一個清明而安全的空間狀態,並且讓這趟旅程從抵達前就開始在光中展開。
我以前是個很認床的人,但當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也學會如何淨化空間,在外睡覺開始好睡了,不會因為認床就整晚翻來覆去睡不好。
當你對這個空間感到安全,身體才能真正放鬆,自然比較好入睡也就能睡得安穩。
如果你突然感到恐慌,不妨輕聲念三遍:「我是安全的,我是安全的,我是安全的。」這句話常常能幫助我穩住情緒。若感覺持續不適,請記得尋求專業的醫療與心理協助,你值得被好好照顧。
你無時無刻都是安全的。
💐練習:內在節奏對齊
在每一次的獨旅中,我都在慢慢校準我對「旅行」這件事的理解。
早期的我,總希望把行程排得滿滿的,時間表像一張戰鬥行程圖。希望把握每分每秒,要把所有想去的景點都去採點。
同時,我又有選擇障礙,不知道穿什麼衣服好,帶哪件厚外套好,以至於我帶了兩件厚羽絨外套,挑選不出來要穿什麼衣服,不知道要搭配什麼包包就通通都帶。
這趟旅程不只芝加哥,我還去了華盛頓特區與維吉尼亞州的里奇蒙,我最後硬是扛了一大一小行李箱,還有一個背包,手上又有小袋子(笑)。
當時的我,對每一件「可能會需要」的東西都難以割捨,彷彿帶齊所有選項才能感到安心。
但現在回頭看,會發現那也是我當時的狀態——還沒那麼信任自己能「即興應對」、還需要很多外在的東西來讓我有安全感。
而現在的我,真的就沒在意那麼多,已經能更輕鬆地整理行李、安排行程,放下「什麼都要帶、什麼都要看」的焦慮,改而問自己:「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靈魂渴望的是什麼?」
更深層是,我不再緊緊抓著那些東西不放,鬆開那個能量,讓一切自然流動,真正重要的是享受那個當下,那個旅行對我來說自由自在的氛圍。
收的是行李,也是對「控制感」的鬆手。
旅行的安排,開始有了更多流動與空間。

夜幕低垂,芝加哥市區換上另一種面貌
安排行程也是類似的道理,只要不是預約制的景點,我會讓出門的時間自然流動。起床後,慢慢打理好自己,然後在出門前靜心冥想,為這一天獻上祝福。
旅行,漸漸成為一種與內在節奏對齊的練習。
是行動,也是靜心,是流動,也是療癒。
透過每一次獨旅,我彷彿都更靠近真實自己。
💐練習:從咖啡開始的一天,與宇宙共同創造
前一天漫步到聖誕市集,讓我對於旅館周邊有初步的認識。
第二天上午,我前往芝加哥臻選烘焙工坊(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喝杯咖啡、享用早午餐。
因為我非常喜歡咖啡,早上總是需要來一杯,才算是真正開啟這一天。所以每次旅行,我都會特地找當地的咖啡店來品嚐。

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Chicago
這間 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是星巴克的高級概念旗艦店,結合了咖啡吧與烘焙工場的空間。除了飲品本身,也販售許多特色商品與限定餐點。我記得台北101的星巴克也有販售來自這個系列的商品。
目前全世界只有六間 Roastery,分別位在西雅圖、上海、米蘭、紐約、東京,還有芝加哥。而芝加哥這一間是最新的一家,於 2019 年開幕。
也許是因為這間分店坐落在購物熱鬧區,又有許多特別的咖啡、甜點和餐品,總覺得這裡的知名度特別高——大家只要提到芝加哥的景點推薦,幾乎都會提及這裡。
有趣的是,我去紐約這麼多次,卻從來沒有造訪過那裡的 Roastery(笑)。
很多人說白天去的話可能會需要排隊一下,所以我在早晨出門前冥想的時候,就先顯化好這件事——我不需要等待排隊,還能剛好有個靠窗的位置,讓我悠閒坐下。
當你知道全宇宙都會協助你時,也可以在快到目的地前,在心中誠懇祈請天使協助:「請天使安排一個窗邊的位置給我,謝謝!謝謝!謝謝!」
不去執著結果,相信天使和宇宙會有最好的安排。
我現在不一定會上七到源頭下指令,大多時候是透過靜心,誠心地向天使或任何你熟悉、長期合作的高靈請求協助。
因為你本身就是源頭造物主的一部分,你無時無刻都是與造物主相連的,無論是否正式進入冥想狀態,你的祈請依然會被聽見、被回應。

一到五樓樓層介紹
一到現場,我先從一樓逛到五樓,每層樓的細節都值得留意。
最後在三樓找到空位後,點了Whiskey Barrel-Aged Cold Brew與提拉米蘇,靜靜啟動我的這一天。
💐練習:在城市與藝術中調頻內在
我是一個很喜歡逛美術館的人。
每次獨旅,像是美術館或博物館這類型的景點,我一定都會安排進去。
因此,這天下午我安排前往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簡稱 MCA)。
另外我也特別挑了一天,把整天都留給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因為是獨旅,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節奏安排行程。
如果是像 MCA 這樣中型規模的美術館,我會慢慢地、完整地把所有展區走過。
但如果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那樣的超級規模,那我就會直接在裡面待上一整天,從一開館開始,走到腳再也走不動為止(笑)。
關於MCAC,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員工的制服,館方員工穿著印有Avant 「Guard」字樣的服裝,這樣結合Avant-Garde 精神的小巧思深深吸引著我,展覽不只是作品的展示,整個場域本身也在參與對話。
除了美術館外,另外一個我還會安排的就是到Water Front(水岸邊)散步走走。
看著水,不論平靜還是有浪,當下總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剛好MCA後方,再往過去走一段,經過一個公園後,旁邊就是壯闊的密西根湖。沿著密西根湖旁邊的道路走了一小段,車水馬龍,不太適合散步,欣賞了一下景色,冬天的天色暗得很快,我也就慢慢地走回旅館。
旅行時,如果是在城市裡,我很喜歡用走路的方式移動。
即使距離不算遠,但每穿越一個區域,感受到的氛圍和風格就很不同。回程彷彿穿越了一整片高樓林立的住宅區,和白天觀光熱鬧的市區感覺截然不同,彷彿自己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份子。
💐練習:傾聽直覺,讓當天的行程自然長出來
我有想過,這篇文章到底要不要逐一介紹我去過的每個景點,還是挑重點分享?
這個想法在之前寫其他篇時,我已經詢問過了我的高我,畢竟這美國旅程的記錄想法,最初就是來自祂的靈感。
真正重要的,是能傳遞完整的能量與真實的啟發。
所以我會挑選那些我覺得特別值得分享的片段,或是那些讓我有收穫、有啟發,或是發生了什麼改變的時刻。
雖然我的旅行融合了靈性的實踐,但其實,跟一般人的旅行沒什麼不同——只是,我選擇在每一個當下,與高我與宇宙一起走。
有時候也是有過懷疑不信任,但就是這一步步過程,才有現在的我。
在芝加哥的第三天,有個我想記錄下來的故事。
就像我曾說過的,我常常傾聽直覺來決定要去哪裡,而今天就是那樣的一天。

林肯動物園入口,沒有燈飾的白天格外冷清
早上冥想時,也同步決定了今天的行程。。我一直都很喜歡逛動物園,突然有就來去動物園的靈感閃過。
叫了車前往位在市中心北方的林肯動物園(Lincoln Park Zoo)。
這座動物園在冬季夜間會有點燈,原本有想過要不要傍晚的時間前往參加冬季才有的特別節慶燈飾,但考量到一個人在陌生城市晚上行動,加上太陽一下山氣溫就會驟降,我後來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再加上白天入園是免費的,燈光秀則需要門票,這也成了我決定白天造訪的另一個理由。

蓬鬆的草堆躺在上面看起來格外舒服
白天的動物園人不多,可能大家都想到等到晚上才來吧。整體不算大慢慢逛,是可以走遍每一區。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見北極熊,超級龐大,窩在角落安穩地睡著,肚子隨著呼吸一上一下,樣子非常可愛。
後來還剛好遇到海豹的餵食秀,節奏緊湊又精彩,完全沒有因為是冬天就讓動物們懶洋洋地沒精神,反而感受到整個園區的活力。
離開動物園時,我非常滿足,覺得今天臨時改行程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離開的時間差不多是下午,剛好旁邊是密西根湖,我就朝著湖的方向走過去,沿著湖邊的小徑散步。
灰灰冷冷的天空,整個像是套上了灰藍色的濾鏡。真的好冷,但我也好喜歡這種靜謐的氛圍——只是,同時也感到好餓。

剛好當天的天空景致十分特別
💐練習:當天使提醒你──吃飯也是一種自我療癒
這其實我獨旅的壞習慣之一,我不太愛花時間吃飯,寧願一直走,卻不想走進餐廳吃飯,一部分是想省錢,也一部分也是那時候我還是不太習慣一個人到餐廳吃一頓正餐。
總是會抗拒、會拖延,直到真的餓了,才可能買回旅館吃。
所以每次獨旅回來,我幾乎都會瘦一圈。除了走路走很多之外,正餐吃得也少,頂多喝咖啡、吃些輕食。
壞習慣之二,如同我以前說過,我過去對獨旅有著「窮遊」的框架。即使出發前查了很多餐廳與美食,到了當地我卻很少真的走進去。
我常會想省錢、不花在吃上,也會堅持用走路的方式移動。這同時也影響到我後面的其他行程安排,之後的篇章會分享更多。
在現在,我又餓又冷又累的情況下,明明可以叫車或搭大眾交通工具,我還是會選擇走路及不吃。
從湖岸邊走回旅館,老實說滿遠的,整整走了一個小時左右,中途經過一些小店或服飾店我有稍微逛逛,也邊走邊搜尋附近有沒有餐廳,心裡一直在想:「好想吃一碗熱湯麵。」

已經下雪一陣子,開始積雪
然後走著走著,開始飄起小雪,我超級開心和興奮!這正是我出發前顯化過的畫面:
希望遇見下雪,但身體是能負擔的那種——下雪,但不會打亂行程。
雪一陣一陣,到傍晚晚一點開始變大,一下就有產生積雪,雖然還不到能做雪天使的程度,但對我這個南方小孩來說,已經是一種無比幸福。
走在飄雪的街道上,彷彿也真切體驗到了芝加哥冬日的模樣。
沿路快抵達旅館前,也就是開始走到熱鬧的街區時,經過許多家店,但都沒有吸引我走進去吃的感覺,直到旅館附近,經過了一間拉麵店,查了評價還不錯,當下就決定走進去了。
點了一個小碗拉麵和章魚燒,意外地好吃。在美國,我很少吃到真的很對我口味的日式料理(也可能我居住的地方都不是大城市比較少口味正宗的餐廳)。也可能是我太冷太餓了,那碗熱騰騰的湯麵簡直是天使般的慰藉,身心都放鬆了下來,章魚燒也格外讓我驚艷。

拉麵和章魚燒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天使們一直以來想跟我說的訊息。
這趟旅程裡,我常常感覺天使在和我說話,但那時候的我還沒很能理解祂們在傳遞什麼訊息給我。
但就在吃完拉麵、滿足又放鬆的那瞬間,我突然意會過來:天使們一直在提醒我——要好好吃飯。
所以,每當我獨旅常常不吃飯的時候,天使們就會在我耳邊嘮叨要好好吃飯。我就會會心一笑,也開始真正願意照顧自己、好好對待自己。
照顧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旅程後期,我越來越能對自己好,好好吃飯、好好享受,也願意花錢犒賞自己。出來玩了,那就開心地花錢吧!不是浪費,而是值得。
我也就慢慢改掉過去旅行的舊的行為模式,窮遊的想法開始鬆動。

市中心高樓,很喜歡太陽西下時的天空
獨旅,也成為我一步步看見自己舊有習慣的練習。
那些習慣沒有對錯,只是提醒我——我值得對自己好。我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是要出於我值得,而不是出於匱乏、怕花錢、怕不夠的恐懼。
經過這段芝加哥一人旅行,讓我建立起更多的安定感,也越來越知道如何享受旅途。下一站,我即將從芝加哥出發,前往華盛頓特區。
你也曾經有那種「突然懂了什麼」的旅行時刻嗎?
想分享的照片和景點真的太多了,因為不確定大家對美術館有沒有興趣所以分享的很少,如果你特別想聽哪個部分,記得留言告訴我,我會努力整理出來,放進接下來的篇章裡!
📌歡迎你追蹤我的 Instagram @carrieuniverse (之後會開始分享創作相關的內容,可以先追蹤起來)
📌若你與我有所共鳴,歡迎預約療癒 👉填寫表單
📌這一系列文章的書寫,是從簡單的靈性觀點逐步深入的過程,建議大家從第一篇開始閱讀,會更容易理解整體脈絡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