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現時的另一個業務會輔導青少年學生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也有成功輔導青少年人的個案,當中也會用人類圖為協助他們學習與成長的方式。過程中,有些家長會向筆者訴說,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並不聽他們的話。
筆者覺得,如果各位遇到類似情況,不妨可以先看看孩子的人類圖能量類型,再決定如何與他們溝通。
如果您的孩子是屬於「開拓者」類型(官方版本稱為「顯示者」)
開拓者類型的孩子是會自行其事的。筆者遇過開拓者孩子的家長,他們對他們的孩子是感到頭痛的,因為他們的孩子時常都不聽管教,有自己的行事方式,需要家長作微觀管理。
但如果這類孩子真的遇到這種微觀管理,他們往往會在心裏滋生出憤怒,因為他們往往覺得,想做什麼都被阻止或拒絕,並且有時候會因為他們的行為方式而遭受懲罰。開拓者孩子是最容易遭到家長或社會負面對待他們行事方式的一個群體。如果家長不讓他們了解如何以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與其他人相處的話,這種問題很有機會會延伸至他們的成年階段。
筆者有一個開拓者型的朋友,她是做教師的。筆者曾聽過她說,即使她在實習時,她的老闆(也就是校長)很欣賞她的教學風格(因為開拓者的能量本身就是對外在的人事物深具影響力),但她在那所學校的系主任卻極力地打壓她。筆者那時也猜想可能是她與同事的溝通上出現問題而導致的。

但是開拓者的溝通方式,並非是討人喜歡或隨和可以概括的。事實上,在青少年時期,如果有人能引導他們在開展任何行動前,事先以告知的方式請求他人的允許,那他們在生活上的阻力將會大大減少,這樣就可以在現實生活上自然地展現自己的特色。可是,他們自己本身並非天生懂得知會外界,並獲得外界的允許信號的,這也是家長們,如果有開拓者能量類型的孩子,能給予他們可能是此生最佳的引導。
小結:
青少年階段是開始發展自我身份和認同感的階段。家長們與其以管控的方式對待他們,倒不如以引導者的方式,讓他們體會到知會他人並獲得他人允許而行動的好處——減少生活所遇到的重重阻力。在過程中,可以向他們解釋這麼做背後的理由:懂得照顧他們的行為給他人帶來的影響及感受。
開拓者是世上罕有能量類型的人群,但也是較其他能量類型的人面對更多阻力和干預的人群。希望這次內容能幫助各位家長能從想改造孩子的管理者身份過渡至引導者的角色,從而減輕家庭內耗的局面。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圖如何幫助青少年孩子活出他們自己的特色、成為他們人生的伯樂,歡迎電郵至 lifearchitectacademy@gmail.com 或 lifearchitect@humandesign.net。感謝各位的閱讀,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各位的感想,使筆者可以進一步為各位釋疑。我們下一集會談到建造者(官方版本為生產者)的青少年。我們下一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