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曝世代》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隨著現代科技發達,我們的孩子身處在網路的世界𥚃,如何讓他們可以正確使用手機而不受它的束縛和影響,將是這世代的我們需面對的課題。


「過曝世代」指的就是過度暴露於網路下成長的年輕世代。若他們所待的地方沒有網路,可能會引起一堆難受的身心症狀。我們如何協助他們度過此時期,將顯得非常重要。



《過曝世代》一書的作者陳品皓,他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長年提供青少年心理諮商服務。



他著有《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心理韌性》、《暫停情緒風暴》等書。

相信他的專業和輔導學生的相關經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現代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及學習如何好好跟他們相處。


現在,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在這本書上看到的青少年。


❤️青春期的矛盾,我們都走過


在年少時的我,渴望受到别人的肯定,又擔心自己不夠好,就是書上提到的自我期待和自卑心態糾結。


在網路世代更加明顯,因為「心理暫存區」消失了,在没有網路的時代,我們都會有一個「心理的暫存區」,那邊負責處理所有關係中未竟的種種。


在社群平台上,如果我們渴望自己能被關注,網路顯然讓這種想望更加即時而迅速,也讓等候更加難以忍受。


但是,當這種渴望不如預期,或是對方回應不及,焦灼無處安置時,無形中也讓我們更容易動了情緒。


再來就是認同引起的模仿,我們大多數的欲望,都是透過模仿而來,而不是內心真正的需求。


對青少年來說,同溫層模仿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在發生的事情。青少年的同溫層模仿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意義:融入團體。為了加入某些小團體,而跟著玩相同的手機遊戲等。


孩子在欲望中失去了自我的邊際,他和其他人競逐這些表淺而不具備生產性的欲望(吃吃喝喝、娛樂消費、美妝時尚等),卻無法從這些娛樂或經濟活動中,找到自己真正獨特的意義或價值。


這時,身為大人的我們,就需在此時,了解青少年,陪伴他們度過從別人看向自己的角度,當交朋友只是因為怕被認為是邊緣人,將會花更多時間在維持關係,而不是在關係中理解自己跟別人。




❤️形塑青少年自我認同,找到自我價值


世上學問那麼多,學習速度因人而異,所以要跳脱學不好等於不聰明的框架。


書上提到過曝世代有一個特色,對於自我的評價低落,同時又害怕失敗與挫折,不太願意主動嘗試。


作者長年觀察了孩子們學習的現象之後,作者覺得要理解孩子們的這個心理,可能需要回到學習這件事情上審視。



所以當孩子用「沒興趣」作為解釋時,他既可以避免自尊受到傷害,又可以不用面對一直受到挫折的科目;再來是長期在學習上的低落表現,也會讓孩子處在相當無力且否定的狀態,久而久之自然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當孩子說他對讀書沒興趣時,一部分除了是為了避免自我否定,另一部分,他的確也因為挫折而失去了動力。


這時,就需讓我們的孩子知道,學習並不等於智力,而是發掘出每個人各自獨特的優勢能力,以及掌握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這兩個核心的概念可以說是學習的主要內涵。從旁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加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能達成學習成果。


書上提到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方法不盡相同,因此,考試的真正目的,不在於成績數字,它是用來檢視學習方法是否有效的工具。


數學考不好,不是智商不夠,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放棄的不是數學,而是之前學習數學的方式。在學習的過程裡,找到適合自己學數學的方法,幫助自己學習。


如果我們的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階段,我們就需提供他們學習方法,製造成功經驗給他們,像段考或平時小考時,我會請同學兩兩一組,利用下課時間互問對方學習的内容,增進學習成就。


天底下没有學不會的事,只有自己想不想去做而已,這是我常跟我學生所的話。


❤️孩子沉迷網路,我們能做的事


許多家長是否也跟我一樣,擔心孩子成天上網,而失去生活方向和動力呢?


我們與其擔心,不如試試書上作者提供我們的一些方法,先覺察孩子背後原因,進而改善沉迷。


孩子上網是除了玩樂外,也是把網路當作處理情緒的手段等。


作者提到除了解沉迷原因外,可試用「反向作用法」,就是讓遊戲的樂趣變成壓力。把它看做是一個會被檢視、評價的作業或任務。


就是要對遊戲進步負責,在玩之前,要做筆記,要研究破關策略……等。


再來,就是改變遊戲定義,讓玩樂和逃避造成衝突,孩子在玩手機前,大聲表達對手機的感謝:「謝謝你,小蘋果,藉由你,又可以逃避我要面對的作業(責任),如果孩子不說,我們可以在身旁提醒他們。


教養沒有一定的公式,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的孩子,學著同理他們,用合作來代替禁止。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


願你我都可以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建立彼此互信的情感,做一位可以陪伴過曝世代的青少年迎向成熟而快樂的青春。



#陳品皓

#過曝世代

#親孑天下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

#2024第40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avatar-img
38會員
121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珍妮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談到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和如何面對自己的獨特魅力,並提到了一本書的內容。鼓勵讀者接受自己,並學會喜歡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是一本溫暖的書籍,作者藤野智哉醫生以自身醫療專業和個人生命經驗,帶給我們獨特的人生智慧。書中提倡要善待自己,具體讚美自己,並重視休息的重要性。本書對於生活壓力和過度努力有實際的建議,值得細細品味。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這本溫暖的繪本敘述了一名男孩、一隻鼴鼠、一尾狐狸和一匹馬四個角色彼此之間的對話,鼓勵人們選擇積極的回應方式、勇敢求助並珍惜自己。
這是受歡迎的《小王子 Le Petit Prince》,書中述說了人生需要學習的美好,例如友情、純真的好奇心及離別等。它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發,而瞭解這些內容對網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篇文章談到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和如何面對自己的獨特魅力,並提到了一本書的內容。鼓勵讀者接受自己,並學會喜歡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是一本溫暖的書籍,作者藤野智哉醫生以自身醫療專業和個人生命經驗,帶給我們獨特的人生智慧。書中提倡要善待自己,具體讚美自己,並重視休息的重要性。本書對於生活壓力和過度努力有實際的建議,值得細細品味。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這本溫暖的繪本敘述了一名男孩、一隻鼴鼠、一尾狐狸和一匹馬四個角色彼此之間的對話,鼓勵人們選擇積極的回應方式、勇敢求助並珍惜自己。
這是受歡迎的《小王子 Le Petit Prince》,書中述說了人生需要學習的美好,例如友情、純真的好奇心及離別等。它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發,而瞭解這些內容對網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數位新世代父母面臨兒童使用網路的煩惱,本書以教導網路運作原理與引導孩子思考為重點,提供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網路世界的方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數位新世代父母面臨兒童使用網路的煩惱,本書以教導網路運作原理與引導孩子思考為重點,提供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網路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