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用文字說話的寫者,我們習慣了文字的溫度與節奏。敲下的每個字、每句話,都是自己的分身,有著一部分的靈魂。
我們沉浸在自己建構的世界裡,在文字的堡壘中,覺得安全又放鬆,外面風雨再大,也波及不了這片安靜。
但有一天,聲音悄悄地來了,與文字做了個交易。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達成了一個共識——準備由我出發。
我其實是抗拒的。
文字從指尖,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嘴,在我還在天人交戰的時候,聲音已經率先找到了方向。
故事,不再甘願安靜待在書頁上,想乘著我的聲音飛翔。
我怕嗎?我怕啊。
但我也想走走看,看用聲音說故事的我,能留下什麼動人的節奏。
於是,我開始「說話」,我開始說出我腦海裡的故事與世界,我開始期待我的聲音,能帶領旅人找到方向。
我放開束縛,我天馬行空,我不拘小節,我勇敢向前。
我還是不擅長快節奏、不習慣剪接、不懂得操作設備,但我發現,一點都不完美的聲音,也有它的樣子,也找得到自己的家。
跨出那一步並不容易,但創作者本來就不只一條路,我的故事,不該只有一個方式被遇見。
如果你也曾經猶豫、徬徨、想說又收回,
那或許你會懂——
每一次從安靜的世界走向更開闊的對話,
我們都還是我們,
身上的光,依舊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