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於 2015 年 2月 24 日,重新整理收錄於此)
東京馬拉松,是全球六大城市馬拉松之一(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紐約、東京),也是亞洲唯一入選的超高品質賽事,被公認為一生必跑一次的夢幻賽。
去年,不知哪根筋不對,心血來潮報了名,居然還幸運中籤。雖然有過3場半馬經驗,最長也只跑過23K,加上賽事中間兩次骨頭受傷休跑。老實說,在比賽前一個月,我知道自己準備不足,但也不敢盲練讓身體太操,只能練深蹲,加強大腿肌力,抱持著「肉腳完跑」的決心硬上!
結果靠著跑友們的鼓勵、充足的裝備準備、還有比賽現場的熱血氛圍,我真的完成人生第一場全程馬拉松了!現在回想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賽前:從報到到購物天堂EXPO
比賽之前,選手要先前往台場的【Tokyo Big Sight】報到,時間內要完成領取號碼布、晶片、紀念T-shirt等流程。會場同時舉辦 Tokyo Marathon Expo,這根本是跑者的購物天堂!EXPO裡有歷年東京馬的展示牆、各大運動品牌齊聚,ASICS的紀念T多到眼花撩亂,不小心就會爆買。


我的東京馬裝備

- 帽子:遮狼狽披頭散髮
- 萬用脖巾:可防寒、當口罩、擦汗
- GPS錶+配速手環:避免暴衝、掌控節奏
- 腰包:BCAA、鹽味梅子糖、巧克力、蘇打餅乾
- 透明雨衣:防寒又防雨(當天真的下雨😭)
- 緊身褲:固定肌肉防晃動
- 老戰友ASICS跑鞋
東京馬拉松路線

東京都廳、新宿(0km)➡️飯田橋(6km)➡️日本皇居(8km)➡️東京鐵塔(12km)➡️品川(折返點)➡️銀座四丁目(22km與折返後34km)➡️東京火車站(23km)➡️淺草雷門(折返)、東京晴空塔(28km)➡️築地、豐洲(38km)➡️東京國際展覽中心(42.195km)
比賽當日:從新宿起跑,整座城市為你加油
一早從住宿地台場出發,轉了好幾次地鐵到新宿,一出站就被熱情志工喚醒昏沉的腦袋。徒步走到入口大約10分鐘,再排10分鐘通過安檢。接著就要找自己的寄物車寄物。
寄物後準備暖身拉筋。一旁的工作人員還拿起相機幫大家拍照,超貼心!

起跑流程
- 08:00 開放各區就位,早到可以排前面(對肉腳來說超重要)
- 09:10 比賽開始,A區先出發,B~K區分批前進
- 跟著人潮走15分鐘才真正通過起跑線,要先計算好這段時間

沿途景點+加油團體=我撐下去的理由
東京馬的賽道超美,從東京都廳、新宿、皇居、東京鐵塔、品川、銀座、雷門、晴空塔、築地,一路跑到東京國際展示場,幾乎把整個東京城市巡了一遍。

令人熱淚盈眶的瞬間
- 沿路加油聲不斷,舞蹈團體、管樂隊、民眾擊掌
- 台灣人揮著國旗為選手加油,當場眼眶泛淚
- 民眾自掏腰包設立私人補給站:有鳳梨、番茄、味噌湯、紅酒、可樂、香片茶、撒隆帕斯噴霧…每個都是救贖!
- 有人裝鋼鐵人擊掌,還有扶著抽筋老婆的老公繼續前進,小朋友對我擺pose要拍照…這些都成為我撐下去的動力


補給
- 每2-3公里有水站、每5公里有寶礦力
- 22公里開始有食物,香蕉會幫你剝好!
- 番茄超甜,我後來看到番茄眼睛都會發亮✨
- 志工們像啦啦隊一樣熱情,還會預告補給點快到了!

配速策略
事前有精算過每個關門點的最慢通過配速,這點對肉腳超重要!
雖然中間有去上廁所花了10幾分鐘,但前10km狀況很好,前半馬維持在6分半到7分速,還破了半馬個人紀錄!後段就用舒適配速8分半速加上快走。全程心情太嗨,所以完賽也出乎意料順利。

30公里的撞牆期
跑到約30km,膝蓋開始抗議,終於體會到傳說中的「撞牆期」。但至少我撐到這了,而且每一個關門點都安全通過!後面就用「快走+小跑+拍照+自我對話」撐過去。

最後3公里:尖叫狂奔
最後3km和兩位台灣跑友一起邊聊邊跑,看到終點時,三人集體尖叫(理智線已斷)。過終點那一刻,真的忍不住飆淚。我人生的第一場全程馬拉松終於成功了!!!


完賽功臣大公開
- BCAA+肌貼:維持肌力的關鍵!
- 凡士林:減少衣物摩擦,避免破皮
- 暖暖包:7°C低溫下的救星,熱身後即時卸貨減重
- 高蛋白:賽後修復肌肉,隔天不太鐵腿!
通過終點後,大會安排長長的動線引導領物,其實是讓你持續移動幫助乳酸代謝。最後還有電扶梯送出場,根本機場等級待遇。
肉腳也能跑完全馬
回顧這場馬拉松,過程中有痛苦、有感動,但也因此變得難以忘懷。對跑者來說,最珍貴的不是速度,而是能一直往前的那份信念,並且在通過終點後,繼續制定下一個全馬目標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