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電動車供應鏈 日媒曝鴻海擬部分收購日產汽車工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則重磅台日合作消息!根據日本媒體最新報導,鴻海(2317-TW)正考慮以部分收購方式,取得日產汽車神奈川追濱工廠的股權,並將該廠轉型為其 MIH 電動車平台的海外生產基地。這不只是一次單純的併購行動,而是鴻海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布局中的關鍵一役! --- 為何鎖定追濱工廠? 追濱工廠自1961年啟用以來,一直是日產核心燃油車與早期電動車的生產重鎮,擁有完整的 機械手臂自動化線、高素質技術人員 與 成熟供應商網絡。對鴻海而言,收購或入股這座工廠,就像一舉獲得了一張「日本製造」的金質證書,能夠在日系品牌的標準下驗證 MIH 平台的可靠性。 更關鍵的是,該廠距離東京僅30分鐘車程,附近有成熟的零部件聚落,可快速整合資源、降低物流與人力成本。也正因如此,鴻海才會在多個海外選項中,將目光鎖定在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經典工廠。 --- 對鴻海電動車供應鏈的三大意義 一、加速量產與品質驗證 透過與日產的合作,鴻海可以借助追濱工廠的 品質管理系統(ISO/TS 16949) 和 JIT(Just-In-Time)物流流程,更快速地將 MIH 模組化平台的車型推向成熟量產階段,並取得國際市場認可。 二、強化全球佈局節點 追濱工廠將成為鴻海在日本本土的生產樞紐,未來透過此基地,鴻海不僅能滿足日本國內市場需求,還可進一步輻射到歐洲、東南亞甚至北美。這對於「平台輸出、軟體授權」的長線戰略非常關鍵。 三、衝擊傳統代工模式 過去鴻海以手機代工起家,近年才擴展到電動車代工(ODM)與自有品牌。若能在傳統車廠中取得生產據點,等於完成從「元件組裝」到「整車製造」的閉環,真正挑戰傳統汽車大廠的供應鏈話語權。 --- 投資人該留意的觀察重點 1. 收購協議進度與股份比例 華爾街與日經都在追蹤「鴻海擬收購多少%股權」,股權結構決定未來決策話語權是否足夠。 2. 產線改造與量產時程 預估若今年底完成收購,2026年初即可投入 MIH 車型試量產;投資人可留意法說會釋出的具體排程。 3. 財務影響與EPS貢獻 收購與改造成本將分攤到2025、2026年資本支出,但長期看能為鴻海帶來高毛利率的整車製造收入,EPS轉正來得更早。 --- 粉色小結語 鴻海如果真的能在追濱工廠“落地生根”,就是宣告「台灣+日本」攜手打造全球電動車供應鏈的新典範!這對我們這些關注科技與汽車股的投資人,將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產業大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姸-avatar-img
2025/07/08
謝謝分享
avatar-img
25歲努力上班投資鴻海的白領女孩
23會員
122內容數
我從17歲開始出社會打工兼投資股票,到現在25歲當一個白領女孩雖然薪水不高,但是搭配價值投資股票,這段期間的資產也慢慢累積起來!在價值投資的過程中,想分享投資心得跟即時產業的分析給在投資路上迷茫的朋友們~
2025/07/07
最近真的超有感~鴻海的電動車版圖越來越有「全球夢」的味道啦!這次更是出現重量級的潛在合作對象:**日本車廠日產(Nissan)據報考慮將鴻海的電動車導入自家生產線,地點還是在神奈川的追濱工廠!**這消息一曝光,身為鴻海小股東的我真的有點小激動~
Thumbnail
2025/07/07
最近真的超有感~鴻海的電動車版圖越來越有「全球夢」的味道啦!這次更是出現重量級的潛在合作對象:**日本車廠日產(Nissan)據報考慮將鴻海的電動車導入自家生產線,地點還是在神奈川的追濱工廠!**這消息一曝光,身為鴻海小股東的我真的有點小激動~
Thumbnail
2025/07/06
日本媒體《日經》報導,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與台灣鴻海集團(Foxconn)的電動車合作案,擬在神奈川縣追濱(Oppama)工廠投產鴻海品牌的純電動車,藉此避免這座擁有近 3,900 名員工的傳統組裝廠關廠。
Thumbnail
2025/07/06
日本媒體《日經》報導,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與台灣鴻海集團(Foxconn)的電動車合作案,擬在神奈川縣追濱(Oppama)工廠投產鴻海品牌的純電動車,藉此避免這座擁有近 3,900 名員工的傳統組裝廠關廠。
Thumbnail
2025/07/06
🚗產品定位:國產 7 人座純電 MPV 新選擇 Luxgen n⁵ 採用鴻華先進的 MIH 電動車平台打造,具備模組化、輕量化與低成本等優勢。這台車主打「百萬內價格帶」、「三排七人座空間」,鎖定家庭、企業車隊與政府採購等市場,補足目前國產市場在中大型電動 MPV 的空缺。
Thumbnail
2025/07/06
🚗產品定位:國產 7 人座純電 MPV 新選擇 Luxgen n⁵ 採用鴻華先進的 MIH 電動車平台打造,具備模組化、輕量化與低成本等優勢。這台車主打「百萬內價格帶」、「三排七人座空間」,鎖定家庭、企業車隊與政府採購等市場,補足目前國產市場在中大型電動 MPV 的空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真的超有感~鴻海的電動車版圖越來越有「全球夢」的味道啦!這次更是出現重量級的潛在合作對象:**日本車廠日產(Nissan)據報考慮將鴻海的電動車導入自家生產線,地點還是在神奈川的追濱工廠!**這消息一曝光,身為鴻海小股東的我真的有點小激動~
Thumbnail
最近真的超有感~鴻海的電動車版圖越來越有「全球夢」的味道啦!這次更是出現重量級的潛在合作對象:**日本車廠日產(Nissan)據報考慮將鴻海的電動車導入自家生產線,地點還是在神奈川的追濱工廠!**這消息一曝光,身為鴻海小股東的我真的有點小激動~
Thumbnail
日本媒體《日經》報導,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與台灣鴻海集團(Foxconn)的電動車合作案,擬在神奈川縣追濱(Oppama)工廠投產鴻海品牌的純電動車,藉此避免這座擁有近 3,900 名員工的傳統組裝廠關廠。
Thumbnail
日本媒體《日經》報導,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與台灣鴻海集團(Foxconn)的電動車合作案,擬在神奈川縣追濱(Oppama)工廠投產鴻海品牌的純電動車,藉此避免這座擁有近 3,900 名員工的傳統組裝廠關廠。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企業的創新面臨失敗的風險不小,新創公司的顛覆性創新卻能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中國電動車得力於世界領先的電池產業及互聯網科技巨頭的雲端計算平臺之加持,得以超越日本及西德成為世界第一。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企業的創新面臨失敗的風險不小,新創公司的顛覆性創新卻能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中國電動車得力於世界領先的電池產業及互聯網科技巨頭的雲端計算平臺之加持,得以超越日本及西德成為世界第一。
Thumbnail
昨日12日裕隆集團 N7 電動車舉行產品發表會,公告鴻海與裕隆共同研發的n7電動車,將預計明年1月中交車,裕隆指出,裕隆2.5萬個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依鴻華先進、裕隆集團產能規畫,首波先生產8,000台,明年農曆過年前,把首波訂單交付完成。換言之,開始交付後的一個月內即可望將8,000台訂
Thumbnail
昨日12日裕隆集團 N7 電動車舉行產品發表會,公告鴻海與裕隆共同研發的n7電動車,將預計明年1月中交車,裕隆指出,裕隆2.5萬個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依鴻華先進、裕隆集團產能規畫,首波先生產8,000台,明年農曆過年前,把首波訂單交付完成。換言之,開始交付後的一個月內即可望將8,000台訂
Thumbnail
鴻海劉董事長,推出3.0轉型升級,佈局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與人工智慧、半導體、5G與6G三大核心技術,近期中國電動車補貼刺激下,各大車廠紛紛跟進削價競爭,因為不降價電動車市場,將有可能被中國電動車品牌,搶下大部分的電動車市場,連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跟著調整售價,未來車廠將無法走向過去
Thumbnail
鴻海劉董事長,推出3.0轉型升級,佈局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與人工智慧、半導體、5G與6G三大核心技術,近期中國電動車補貼刺激下,各大車廠紛紛跟進削價競爭,因為不降價電動車市場,將有可能被中國電動車品牌,搶下大部分的電動車市場,連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跟著調整售價,未來車廠將無法走向過去
Thumbnail
- 谷歌在台導入半導體計畫 - 路透:鴻海想當電動車大咖 今年須奪大廠訂單 動作要快 - 設廠成本飆升,英特爾要求德國額外提供 50 億美元補助 - 矽谷銀行倒閉懶人包 一文秒懂「滅絕級災難」如何產生 - EP01-EP50 B播B播 觀念好物精選
Thumbnail
- 谷歌在台導入半導體計畫 - 路透:鴻海想當電動車大咖 今年須奪大廠訂單 動作要快 - 設廠成本飆升,英特爾要求德國額外提供 50 億美元補助 - 矽谷銀行倒閉懶人包 一文秒懂「滅絕級災難」如何產生 - EP01-EP50 B播B播 觀念好物精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