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咖啡,我最早的記憶,是上學前媽媽沖泡的三合一。每當在床上聞到香味,聽見熱水嘩啦啦倒進馬克杯的聲音,那就是「該起床了」的信號。對我來說,咖啡是一種甜味飲料,是早餐的一部分,也是補充活力的選項。
自喝咖啡以來,直到大學前,我總是要加砂糖、奶油球或鮮奶。我一直不懂,既然人生這麼苦了,為什麼還要在飲品這種可以選擇的事情上,委屈自己?
大學時,我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認識了一位熱衷咖啡的研究所學長。有次他請我幫忙帶東西到實驗室。一推門,我被眼前的儀器驚住了。
「學長,這是什麼儀器?看起來好高級。」我問。 他循著我手指的方向笑了笑,說:「這不是實驗儀器啦,是我最近買的虹吸式咖啡壺。」
「難得你來,沖一杯請你喝,務必賞光啊!」他一邊說,一邊俐落地磨豆、注水、點燃酒精燈。咖啡沿著虹吸管流動的模樣,看起來就像在進行某場優雅的化學實驗。新奇的過程,讓時間飛快流逝。不久後,他遞給我一杯熱騰騰的黑咖啡。
我小心接過,卻遲遲沒喝。他看了看我,問:「怎麼了嗎?」
我不好意思地說:「學長,請問有糖包嗎?我怕苦。」
他笑著摸摸額頭:「我們實驗室都是黑咖啡派,沒準備糖包。不會特別苦的,試試看吧!」
看著他的眼神,我只好硬著頭皮喝了一口——瞬間苦得我皺起眉、想找水。
「先別急,等一下。」學長說。
我努力忍耐幾秒,奇妙的事發生了——苦味漸漸轉為酸,然後是淡淡的甘甜。那種甜,不像砂糖那樣直白,而是細緻內斂、在舌根回蕩。那一刻我才明白,這或許就是人們說的「回甘」。
從那天起,我開始偶爾嘗試不加料的黑咖啡。雖然第一口總讓我眉頭一皺,但隨之而來的甘甜,卻讓人心情舒暢。是啊,人生多半是苦的,但當苦盡甘來,那種甜,是無法與速成的糖比擬的。
原來喝黑咖啡的人,並非自虐,而是在等待一種更高級的體會。如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老話——我們未必想成為人上人,但至少,可以學著欣賞努力後的果實。
現在的我,常和三五好友在咖啡館聊天,也習慣在獨處時泡一杯黑咖啡。那苦中帶甜的味道,總會勾起許多記憶。每一杯咖啡,像是一場重溫,也是一種省思。
咖啡,是苦味的飲品,是記憶的載體,更是一種與人生和解的方式。
如此平凡,卻又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