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廢票比不投票來得好

2023/10/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一如往常地下班,在每日熟悉的中山路上騎著機車。基本上紅綠燈幾秒切換都嫻熟於心,風景依舊,行道樹一棵棵地過去,對了,如果晚一點還會有成群的鳥叫著。總之,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身心都處於自動駕駛模式。一樣的景色,相同的鳥叫聲,不對,這並非平日所聽見的鳥叫聲,而是一陣低沉的悲鳴聲,這聲將我從自動駕駛模式拉回現實。我的視野開闊起來,思緒開始加速運轉,就像手機從待機模式甦醒。碰巧是個紅燈,所有的機車騎士不用而往聲源處望去。

聲音來自一家停放在小吃店門前的摩托車下方,這肯定不是那輛停著的摩托車發出的。仔細一瞧,摩托車旁趴著一條狗,它試圖站起身來,卻起不來。它並非被壓在車下,也並非無人豢養的,它的脖子上綁著一條青蘋果綠色的牽引繩,這鮮豔的綠色明顯地與它身上的土黃色皮毛不搭。這牽引繩被死死地壓在機車車輪底下。每一次它奮力起身,然後脖子就被拽住,接著一陣一陣的悲鳴聲,每一聲都直擊聽者的內心。或許是旁觀者效應吧!(註1),大約有20秒的時間,每個人都癡癡地望著。這個路口算得上一個要道,紅燈時間比一般路口還長,加上眼前這個悲劇,恐怕感受更長。說實在,我的內心頗受煎熬。

終於一位女士千呼萬喚始出來,她將機車停在狗狗的身旁,開始移動機車,但接連幾次,都沒有成功釋放,黃狗的哀嚎聲此起彼落。綠燈亮起,我並沒有將這場救援行動看到最後,但我想女士只要繼續努力,成功只是時間問題,應該這麼說,無論如何,我都希望她能成功。

我騎機車繼續前行,腦中卻出現一種想法。台灣總會有一群人不去投票,他們對政治冷感。然而政治影響著這群人的生活,差勁的執政團隊與糟糕的制度,就如同壓制黃狗的牽引繩與機車車輪。生活中光怪陸離的現象正是黃狗的哀嚎聲。而所有人的生活就是那條可憐的黃狗。明明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施救,卻因為各自的理由止步不前,旁觀者效應放大到整個國家。

除非你隱居山林或是不在乎別人如何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你不去投票,那再合理不過。但是舉凡你對生活只發一點牢騷,你都沒有不去投票的道理。或許你會說,不是投票也是一種選擇吧!因為檯面上沒有我喜歡的人事物。對此說法,我仍然建議你去投票。你啞然失笑反問道:「我就沒有特別偏好,為什麼還要去投票,不如在家睡覺,都比較快樂。」聽我繼續說下去,你應該得去投票,但是投廢票。廢票與不去投票意義大大地不同。不去投票代表是沉默的群體,無論對現在的執政黨,抑或是競爭的在野黨,都沒有表達意見,無論是誰上任,他們對過去的政策效果無法得到回饋,沒有修正的機會,就像是前段故事中的我以及旁觀的用路人一般。廢票則不同,這行為明確地告訴執政與在野雙方,無論是誰的政策,我們都不買帳,你們必須好好檢討。

再來,我想要談談棄保效應(策略性投票)(註2)。個人結論說在前頭,我很不喜歡棄保效應。正常而言,每個人應該要投給與自己想法最接近的參選人。然而,現在的風氣是喜歡的候選人放一旁,我要想辦法讓我不喜歡的人上台,只好含淚放棄自己的首選。如前段不去投票與廢票的邏輯一樣,一場選舉所費不貲,大家當然希望過程是公開透明,結果是符合真實民情。因為棄保效應讓真正的支持率被掩蓋住。

若是黨派之間確實要合作,那直接退選是做合理的方案,同時推出協商後的政見,選民才能秉持著選你所愛的初衷,而選舉結果也才具有參考價值。至於身為選民的我,我不認同什麼大局為重的說法,無論參選者之間協商的結果如何,我也只會去投與我立場最相近的候選人,即使我知道投了之後,會讓我不喜歡的參選者當選。

總之,無論你是哪一派,記得選舉能去投票就去投票,這是先人們奮鬥得來不易的權益,也是人民對政府表達意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即使投了廢票,它仍然是一張票,別再當一名旁觀者了。


註1:旁觀者效應:<旁觀者效應:冷漠還是無情?|cacao 可口雜誌 - cacaomag >

註2:策略性投票:<維基百科:策略性投票>


風擎子
風擎子
我是風擎子,這裡分享我的想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撰寫,希望大家喜歡,如果可以,請打賞一些,感激不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