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威半導體(AMD,納斯達克代號:AMD)近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尤其在花旗將目標價從120美元上調至145美元、且維持中立評級後,股價持續迎來正面勢能。這反映出業界認為半導體需求正在回升,包括庫存重建和終端需求增溫,為AMD帶來穩固的成長支撐。從長線觀點來看,關鍵在於這浪成風是否持續推進。
迄今為止,AMD年初至今已上漲約11%,內容包括數據中心業務、AI運算與遊戲領域的需求強勁,以及PC客戶端部門的穩定表現。投資者對其成長充滿信心,然而未來能否延續仍取決於2025年第二季所公布的營收與EPS表現——目前市場預估為每股0.49美元、營收74.1億美元。
AI與GPU業務是AMD的成長引擎。儘管Nvidia在該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AMD藉由推出新一代MI系列AI加速器和EPYC伺服器處理器,逐步在資料中心中打開局面。市場對其AI戰略抱持樂觀看法,但鑒於競爭激烈、技術演進快速,AMD仍需確保快速且準確的產品落地。估值水準呈現二分行情。AMD目前的預估本益比約為34倍、PEG為0.7、本益收比達7.5倍,目前落在半導體股的高位區間。這意味著市場已對AMD的高成長預期做出了很高評價;如若營收與盈利不如預期,股價可能出現顯著回調。
在財務面,AMD手握73億美元現金並負債程度低,過去12個月中產生約34億美元可供現金流,財務面相當穩健。這使公司具備持續投入研發、回購股票或執行併購的彈性,條件是管理層能妥善配置資源。
宏觀風險包括貿易政策不確定性、PC市場需求波動及大型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可能反轉。雖然花旗指出庫存回補有助短期展望,但科技產業週期波動不可忽視。
執行風險亦不可小覷。Zen 5 CPU 與 MI系GPU的如期推出是評估AMD競爭優劣和市場信心的關鍵。如今這類風險仍存在,只要功能落後或推遲,將直接影響股價表現。
技術線圖上看,AMD正在134美元附近築底,若能突破145美元將迎進一步上攻空間;但若跌破支撐區,則有回測134美元的風險。短線上,股價走勢與成交量增幅將成為操作策略的重要依據。
分析師分歧明顯:花旗雖上調目標價但仍維持中立,其他券商則評級偏向觀望或買入。這反映出市場對AMD在高成長與強執行間保持謹慎平衡。
總體而言,AMD站在變局轉折點,其現金實力、AI與遊戲等強勁產品線,以及驅動成長的終端市場共振,都具吸引力。但其高估值和強敵環伺意味未來仍充滿挑戰。對於願承擔波動、看好其執行力的投資者來說,可在接近支撐區時分批進場,並於突破後持續追蹤;較保守者則可先觀察Q2實績與產品交付成效,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