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由工作者 — 三個原則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與收入結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上一篇文章中,我將自己所做的工作分為「商品」、「技術」、「解決方案」三類。

這樣的分類方式,除了幫助我釐清自己的市場價值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讓收入結構變得更清晰。

為什麼要這麼費工呢?

因為剛開始接觸自由工作時,我是有什麼就接什麼。

雖然看似忙碌,但因為缺乏明確規劃,導致收入成長停滯,自己也搞不清問題出在哪裡。

後來,我開始將收入來源視為三塊「積木」,重新拼湊出自己的產品組合,進而建立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

這篇文章,就來談談我在設計產品組合時的邏輯與一些實作上的原則。


1. 商品與技術型案子是基礎,比例不能太低

許多剛開始做自由工作的朋友,常會認為只要專注在毛利最高的「解決方案」就好。但實際操作後,我遇到了兩個明顯的困難:

A|案源不夠穩

以我目前接的職涯諮詢來說,我是與心理諮商所合作,由他們派案給我,我也可以自行接案,但這種合作模式本身就不太穩定。

尤其像我這樣剛起步、資歷尚淺的諮詢師,就算諮商所很願意幫忙推案,也常因經驗不夠被拒絕。

換句話說,就算毛利再高,只要案件數遠低於生活所需,還是無法支撐收入。

B|隱形成本高

職涯諮詢這類解決方案,往往高度客製化,不僅諮詢過程耗神,會前還要花時間複習上次談話內容、準備資料與設計對應的會談策略。

這些準備工夫,其實都是時間成本,卻無法合理反映在報價裡。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笑)

因此,若以解決方案為主體來構建產品組合,除非你已具備穩定案源、能賣出高單價,否則往往會陷入「工作量大但報酬不成比例」的困境。

而這類條件,通常只有在你已經建立市場信任、具備知名度後,才較可能實現。

對剛踏入這個領域的自由工作者來說,我自己覺得商品與技術型的案子一定要有,且最好佔收入的六成以上。

這類案子比較好複製、執行時間明確、也比較容易讓客戶快速建立信任,有助於累積口碑與穩定現金流。


2. 不要讓單一案源佔到總收入的二分之一以上

剛開始做自由工作時,每當接到大客戶或高額案子,我總是感到雀躍。覺得只要接好這個案子,就能減少其他工作量,同時確保收入穩定。

但過了一段時間,我才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A|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過度仰賴某一個案源,就等於把自己的收入綁在對方的穩定度上,一旦這個案源出現變故,整個月的收入可能就會受到重大衝擊。

舉個例子,我曾經接過一筆金額不錯的大案子,但後來才發現對方常常延遲付款。合作初期並不清楚這點,所以當款項沒準時入帳,加上我又沒有開拓其他案源,結果那一個月的現金流變得非常吃緊。

這段經歷給了我很大的警惕,即使後來接到大案子,我在建立「營收預估表」時,也會特別留意比例,只要發現單一案子佔比超過總收入的50%,我就會立刻採取調整措施。

比方說主動去接一些專欄、增加技術型商品收入等,確保即便主要案源出現問題,我也還有其他收入可以維持生活。

B|喪失議價能力,變成被動的一方

當過度依賴某個客戶,對方其實也會感覺得到,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壓價的情況。

這種狀況有點像感情,當對方知道「你離不開他」,就不會太把你放在眼裡,這時候不只談價困難,連遇到時限吃緊、情緒耗損大等負面條件,也得因為害怕對方離開而照單全收。

我自己其實也不是那種積極開拓案源的人,坦白說,有穩定收入時真的很容易鬆懈。

但在知道這樣的風險後,即使再懶散,我還是會努力拓寬新的可能,去接觸新的案源,因為我知道這是為了讓自己未來有更多談判籌碼。

所以,我認為「確保收入來源多元化」,其實是為了讓自己更自由。

這跟上班族的穩定不同,自由工作者若想保有選擇的空間與風險承擔能力,收入結構就不能太過單一,必須保留彈性與備案。

這樣,當某一扇門關上時,才有餘裕走向另一扇門。


3.建立一套工作20天能支撐一個月的收入體系

這是我在大人學時,老闆Joe說的一個概念,我覺得也是我在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感觸非常深的部分。

很多人會覺得接案的工作模式,接越多的案子賺越多,所以應該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滿,這樣才能讓收入提升。

可是,當成為自由工作者後,我覺得這會陷入兩個盲點。

A|沒有休息時間

上班族的好處是上下班時間明確,因此即使再忙,身體和心理都還有一個「切換模式」的空間。

但自由工作者則不同,我們常常被各種交稿、開會、執行任務的 deadline 追著跑,為了維持或提升收入,接案接到幾乎沒有喘息空間,結果不是身體出狀況,就是心理耗竭。

更麻煩的是,自由工作者少了職場的同事與上級回饋,很少有人會「肯定你做得不錯」,於是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接一個工作的循環,最終出現「燃盡症候群」。



說到底,建立能養活自己的收入體系,不只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能夠休息。

因為能放鬆,才走得久。

B|沒有增長時間

自由工作者另一個重要挑戰,是必須主動學習、主動成長。

因為我們直接面對市場,一旦市場變了、技術更新了、客戶的需求轉變了,卻還是靠原本那套技能吃飯,很快就會被淘汰。

像我雖然已經有在開履歷相關的課程,但仍然會持續進修、研究 AI 如何協助寫履歷,並把這些新的工具與方法整合進產品中,才能讓我不斷跟上市場。

所以我會刻意保留時間給自己進修,無論是看書、上課,還是做研究。但這些「非立即有收益」的事,若沒有一套「20 天支撐一整月收入」的系統,就很難擠出來。畢竟學習需要時間,更需要消化與轉化。

老實說,雖然我早就知道 Joe 提出的這個觀念,但自己目前也還在努力調整中。

不過我愈來愈相信,能否空出時間來「休息」與「增長」,才是自由工作的關鍵,也是能否長期走下去的本質問題。

其實,設計自己商業模式的要領,說穿了也就一句話:「不要讓賺錢的方式,毀了你想追求的生活方式。」

自由工作的難處,在於所有選擇都由自己決定;而自由工作的美好,也恰恰在於,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什麼叫做穩定與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8會員
39內容數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2025/07/03
自由工作者的核心價值在於能提供市場什麼樣的價值,而非自身擁有的技能。本文將自由工作者的產品形式拆解成三個層次:商品、技能與解決方案,並探討如何透過這三者並行發展,建立穩定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2025/07/03
自由工作者的核心價值在於能提供市場什麼樣的價值,而非自身擁有的技能。本文將自由工作者的產品形式拆解成三個層次:商品、技能與解決方案,並探討如何透過這三者並行發展,建立穩定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2025/06/07
從上班族到自由工作者,如何建立穩定的財務系統?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建立緩衝金、釐清財務結構,到多元配置資產,以及自由工作後如何預估營收、策略性記帳和觀察案源結構,逐步建立一套個人財務系統,讓自己在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也能維持財務穩定,並擁有更多選擇權。
Thumbnail
2025/06/07
從上班族到自由工作者,如何建立穩定的財務系統?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建立緩衝金、釐清財務結構,到多元配置資產,以及自由工作後如何預估營收、策略性記帳和觀察案源結構,逐步建立一套個人財務系統,讓自己在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也能維持財務穩定,並擁有更多選擇權。
Thumbnail
2025/05/26
一位自由工作者分享其如何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因缺乏財務規劃導致資金快速耗盡的經驗,以及如何藉由建立個人財務報表改善財務狀況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5/26
一位自由工作者分享其如何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因缺乏財務規劃導致資金快速耗盡的經驗,以及如何藉由建立個人財務報表改善財務狀況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著財務自由的一天到來,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簡單的說:非工作收入>固定支出 什麼叫非工作收入呢? 就是你不用親力親為去工作,用精力或是時間換取相對應的金錢 比如說:上班族的月薪跟時薪,都算是工作收入 論件計酬的業務或是自由工作者,也是 自己創業,自己工作做業績,找客戶才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著財務自由的一天到來,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簡單的說:非工作收入>固定支出 什麼叫非工作收入呢? 就是你不用親力親為去工作,用精力或是時間換取相對應的金錢 比如說:上班族的月薪跟時薪,都算是工作收入 論件計酬的業務或是自由工作者,也是 自己創業,自己工作做業績,找客戶才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將「找工作」這一行動重新詮釋為「尋找解決他人難題的機會」,這可視為對職業目標的一種創新思維。 ——《成為一人公司的錦囊攻略》站長 chengyin
Thumbnail
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將「找工作」這一行動重新詮釋為「尋找解決他人難題的機會」,這可視為對職業目標的一種創新思維。 ——《成為一人公司的錦囊攻略》站長 chengyin
Thumbnail
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於像小傑這樣在責任制工作,常常加班的人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個人狀況提供一些建議,以幫助其實現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於像小傑這樣在責任制工作,常常加班的人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個人狀況提供一些建議,以幫助其實現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遠端工作方面的 5 個經驗和心得,包括如何有效管理工作任務、活動與會議管理、工作訊息處理、如何劃分工作與生活界線以及遠端工作設備推薦。 如果你是遠端工作者,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你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遠端工作方面的 5 個經驗和心得,包括如何有效管理工作任務、活動與會議管理、工作訊息處理、如何劃分工作與生活界線以及遠端工作設備推薦。 如果你是遠端工作者,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你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零工經濟帶來了新的工作思維,讓人們在金錢、工作和理想之間找到平衡。本書提供了從重新定義成功、建立工作組合、培養多重收入來源、經營人脈到面對恐懼和優化時間的詳細策略,鼓勵人們提早思考職涯轉型計畫!
Thumbnail
零工經濟帶來了新的工作思維,讓人們在金錢、工作和理想之間找到平衡。本書提供了從重新定義成功、建立工作組合、培養多重收入來源、經營人脈到面對恐懼和優化時間的詳細策略,鼓勵人們提早思考職涯轉型計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