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肝的10大習慣 -你有幾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 1. 爆肝熬夜

長期熬夜打亂肝臟修復與排毒,負擔加重。

✅ 2. 過量飲酒

酒精代謝產生毒素,長期傷害肝細胞。

✅ 3. 亂吃藥與保健品

肝臟代謝超載,容易受損。

✅ 4. 油膩飲食

高脂肪、高糖飲食易導致脂肪肝,甚至肝炎、肝癌。

✅ 5. 壓力過大

情緒不暢影響肝氣運行,干擾功能。

✅ 6. 缺乏運動

久坐不動代謝差,脂肪堆積傷肝。

✅ 7. 環境毒素

長期暴露於污染和化學物質,增加負擔。

✅ 8. 未檢查B、C型肝炎

感染初期無症狀,卻可能導致嚴重疾病。

✅ 9. 喝水不足

解毒效率下降,毒素累積。

✅ 10. 不健康的減肥

極端節食或藥物減肥損害肝臟。

💡 其他重點

  • 肝臟是排毒、代謝、免疫的「沉默英雄」。
  • 改善習慣、定期檢查,從現在開始也不嫌晚。
  • 保養小撇步: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分睡眠、適度飲酒、戒菸、定期檢查、調整心情。

你的肝,值得更好的照顧

看完這10大傷肝習慣,你中了幾個呢?

別忘了,肝臟雖然沉默、不會抱怨,但它承受的壓力和傷害卻不容忽視。許多肝病都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累積的結果,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來不及。

好消息是:現在開始改變,永遠不嫌晚!調整作息、養成健康飲食和運動習慣、定期檢查、遠離毒素,都是對肝臟最好的禮物。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位默默付出的超級英雄,讓它繼續為我們撐起健康的人生。

💚 從今天開始,愛肝、護肝,你做得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假性ADHD ADHD是什麼? ADHD 全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台灣成人盛行率約 3–4%,全球約 0.6–7.3%。 不是「人人都有ADHD」
Thumbnail
2025/07/11
#假性ADHD ADHD是什麼? ADHD 全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台灣成人盛行率約 3–4%,全球約 0.6–7.3%。 不是「人人都有ADHD」
Thumbnail
2025/07/10
許多人認為自然乾最溫和,吹風機傷髮。但最新科學研究顛覆此觀念!
Thumbnail
2025/07/10
許多人認為自然乾最溫和,吹風機傷髮。但最新科學研究顛覆此觀念!
Thumbnail
2025/07/10
🌙 熊貓眼是什麼? 眼周出現暗沉、發青或發黑,看起來疲憊、顯老,俗稱「熊貓眼」。 為什麼會引起黑眼圈?
Thumbnail
2025/07/10
🌙 熊貓眼是什麼? 眼周出現暗沉、發青或發黑,看起來疲憊、顯老,俗稱「熊貓眼」。 為什麼會引起黑眼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然而,很多不當的生活習慣卻對它造成威脅。本文探討六個不良習慣,包括不喝酒、不喝含糖飲料、不吃生食、不吃過夜菜、不迷信保健食品與不宵夜熬夜,指出這些行為如何影響肝臟健康,並提供健康建議,以幫助讀者保護他們的肝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預防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問題。
Thumbnail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然而,很多不當的生活習慣卻對它造成威脅。本文探討六個不良習慣,包括不喝酒、不喝含糖飲料、不吃生食、不吃過夜菜、不迷信保健食品與不宵夜熬夜,指出這些行為如何影響肝臟健康,並提供健康建議,以幫助讀者保護他們的肝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預防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問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肝病的主要成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並介紹肝纖維化的分期及其對肝硬化和肝癌的影響。此外,文章說明瞭肝纖維度測量儀ARFI的使用和臨床價值,強調其在預測肝病進展和監測治療效果中的重要性,建議高風險群體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肝癌。
Thumbnail
本文討論肝病的主要成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並介紹肝纖維化的分期及其對肝硬化和肝癌的影響。此外,文章說明瞭肝纖維度測量儀ARFI的使用和臨床價值,強調其在預測肝病進展和監測治療效果中的重要性,建議高風險群體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肝癌。
Thumbnail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Thumbnail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Thumbnail
★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且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會有!
Thumbnail
★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且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會有!
Thumbnail
台灣肝癌每年約有上萬名新確診的肝癌個案,其中又以45歲以上、具備勞動生產力的族群佔多數 。而肝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腫瘤較大才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黃疸等症狀,等到確診肝癌時已有約三成患者為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晚期,且疾病惡化速度快 。
Thumbnail
台灣肝癌每年約有上萬名新確診的肝癌個案,其中又以45歲以上、具備勞動生產力的族群佔多數 。而肝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腫瘤較大才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黃疸等症狀,等到確診肝癌時已有約三成患者為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晚期,且疾病惡化速度快 。
Thumbnail
肝硬化是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它使得原本柔軟的肝臟組織逐漸被纖維化的硬組織所取代,進而喪失肝臟的正常功能。醫師警告,脂肪肝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特別是在無適當管理和治療的情況下,脂肪肝可能會跳躍式發展成為更嚴重的肝病狀態。 脂肪肝主要由於飲食習慣不當、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因素導致
Thumbnail
肝硬化是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它使得原本柔軟的肝臟組織逐漸被纖維化的硬組織所取代,進而喪失肝臟的正常功能。醫師警告,脂肪肝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特別是在無適當管理和治療的情況下,脂肪肝可能會跳躍式發展成為更嚴重的肝病狀態。 脂肪肝主要由於飲食習慣不當、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因素導致
Thumbnail
生活中有許多食物裡有黃麴毒素,只要稍不注意吃下肚,恐會對肝臟健康造成影響,今天就來分享如何預防黃麴毒素的方法。
Thumbnail
生活中有許多食物裡有黃麴毒素,只要稍不注意吃下肚,恐會對肝臟健康造成影響,今天就來分享如何預防黃麴毒素的方法。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包括高糖高熱量飲食及少運動,造成脂肪累積形成脂肪肝,不只脂肪肝相關的肝病比例上升,更逐漸成為肝癌的主因。 醫師指出,臨床發現就算是「瘦子也可能會得脂肪肝」,甚至快速過度減肥可能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惡化。 醫師建議,採取「地中海飲食」或是「低碳飲食」可以有效改善。 衛福部統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包括高糖高熱量飲食及少運動,造成脂肪累積形成脂肪肝,不只脂肪肝相關的肝病比例上升,更逐漸成為肝癌的主因。 醫師指出,臨床發現就算是「瘦子也可能會得脂肪肝」,甚至快速過度減肥可能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惡化。 醫師建議,採取「地中海飲食」或是「低碳飲食」可以有效改善。 衛福部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