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外食,死亡風險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科學家說:

「每天習慣≥2次外食,死亡的風險會增加」

A. 最近閱讀,有趣的文章: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775622/

研究人員,針對三萬五千人(35084),年齡大於等於20歲成年人,追蹤了他們的飲食習慣,這些包括在外面用餐吃飯的頻率。

研究人員平均追蹤了17年:有2781人死亡,其中51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638人死於癌症。

研究人員表示: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B. 為什麼外食增加,死亡風險?

外食會增加死亡風險上升,研究人員認為與主以下幾個原因相關

1. 營養不均衡:外食,通常含有較高的鹽、糖和脂肪,且缺乏必要的纖維和營養素,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肥胖,進而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2. 加工食品多:外食中,的很多食物經過高度加工,含有防腐劑、人工添加劑和反式脂肪等,這些成分對健康有害,長期攝入可能增加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

3. 份量過大:餐廳的份量,通常較大,容易導致你過量飲食,進一步當然會增加體重和肥胖的風險。

4. 食品安全:外食,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如不衛生的烹飪環境、不新鮮的食材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食物中毒和其他健康風險。

5. 飲料選擇:外食,時常伴隨高糖飲料或酒精飲料的攝入,這些飲品對健康有負面影響,尤其是過量攝入會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外食只是圖個方便而已,但長期依賴外食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


C. 大家如何減少外食?

減少外食,對健康的影響,需要一些明智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專家的建議:

  1. 選擇健康的外食:盡量選擇富含蔬菜、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如沙拉、烤雞胸肉或蔬菜炒飯。避免高鹽、高脂和高糖的選項。
  2. 控制食量:外食通常提供大份量餐食,大部分都容易讓人過量攝入卡路里。你可以嘗試分成兩餐食用,或者與他人分享,也是不錯的喔!
  3. 可關注外食營養成分:你可查看外食營養信息,特別是注意總脂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含量,這些都不利於健康的。
  4. 避免太頻繁外食:這是最有效的,也是可以省錢的好方法!我們盡量減少外食的頻率,我們不要每天都會點外食喔。
  5. 自己煮吧:如果可能,你自己在家,可做類似外食的食物,這樣,你可以更好地控制食材和烹飪方法!

記住,健康的飲食,不是全關乎因為有了外食,我們才死亡風險變高!重點是我們自己對外食餐飲,有沒有健康選擇其營養成分。我們得保持均衡的飲食,再配合適度的運動,對健康是至關重要!🌱🏋️‍♀️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纖維飲食對體重管理和肥胖預防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能促進釋放調節食慾的荷爾蒙,抑制飢餓感、促進飽腹感,從而有助於 控制食慾,避免體重上升。食物類型如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均為高纖維食物的主要來源。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量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預防肥胖。
熬夜對健康影響深遠,如發胖、失憶、皮膚受損、猝死及罹癌風險。康德醫學網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長大,不是用來熬夜的。不要熬夜,保護自己的健康。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黃色手套,通常不適合用於處理食物,因為它們是為清潔工作而設計的,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規範。A. 哪種顏色的手套適合用於食品處理? 依據香港🇭🇰的文章中提到:目前還沒有關於在食品工業中,一定要使用藍色手套的具體法規,但出於良好生產規則和安全的考慮,仍然建議最好使用藍色手套,因為藍色在食品中的乳膠
如何選出較合適自己的枕頭?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高纖維飲食對體重管理和肥胖預防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能促進釋放調節食慾的荷爾蒙,抑制飢餓感、促進飽腹感,從而有助於 控制食慾,避免體重上升。食物類型如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均為高纖維食物的主要來源。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量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預防肥胖。
熬夜對健康影響深遠,如發胖、失憶、皮膚受損、猝死及罹癌風險。康德醫學網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長大,不是用來熬夜的。不要熬夜,保護自己的健康。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黃色手套,通常不適合用於處理食物,因為它們是為清潔工作而設計的,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規範。A. 哪種顏色的手套適合用於食品處理? 依據香港🇭🇰的文章中提到:目前還沒有關於在食品工業中,一定要使用藍色手套的具體法規,但出於良好生產規則和安全的考慮,仍然建議最好使用藍色手套,因為藍色在食品中的乳膠
如何選出較合適自己的枕頭?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實驗 八一一     美味的食物效期通常不會太長。 帶它回家的話,有一半可能是環境成本。 這樣不如到店,而不是店到店。
Thumbnail
Four Specific Health Behaviors Contribute to a Longer Life 四種特定的健康行為有助於延長壽命
Thumbnail
心臟病是美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導致「殘疾」(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或狀況,使人無法從事某些活動)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且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會有!
溫室效應病菌激增導致食物中毒風險案例激增 現在還沒夏天呢!?
Thumbnail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進食時間少於 8 小時的人,相比於每日吃食時間為 12 至 16 小時的人,在大約 8 年的時間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 91%。研究還顯示禁食會增加壓力激素,長期實行禁食可能有潛在風險。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結果。
近年來「168間歇性斷食法」相當火紅!不過,近期最新健康研究指出,採用「168斷食法」減肥者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出91%,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來說,每天只在8到10小時內進食,則會導致心臟病或中風死亡風險增加66%。來源:LINE TODAY HK 根據外媒《Newsweek》報導指出,「間歇性斷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時常在外,想要維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較為困難。在不知不覺的習慣當中,其實已經慢慢的累積出許多會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等到生病後才意識到需要保養的重要性時,身體狀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如果能夠提早的防患未然及改變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造就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什麼是預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實驗 八一一     美味的食物效期通常不會太長。 帶它回家的話,有一半可能是環境成本。 這樣不如到店,而不是店到店。
Thumbnail
Four Specific Health Behaviors Contribute to a Longer Life 四種特定的健康行為有助於延長壽命
Thumbnail
心臟病是美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導致「殘疾」(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或狀況,使人無法從事某些活動)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且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會有!
溫室效應病菌激增導致食物中毒風險案例激增 現在還沒夏天呢!?
Thumbnail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進食時間少於 8 小時的人,相比於每日吃食時間為 12 至 16 小時的人,在大約 8 年的時間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 91%。研究還顯示禁食會增加壓力激素,長期實行禁食可能有潛在風險。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結果。
近年來「168間歇性斷食法」相當火紅!不過,近期最新健康研究指出,採用「168斷食法」減肥者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出91%,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來說,每天只在8到10小時內進食,則會導致心臟病或中風死亡風險增加66%。來源:LINE TODAY HK 根據外媒《Newsweek》報導指出,「間歇性斷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時常在外,想要維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較為困難。在不知不覺的習慣當中,其實已經慢慢的累積出許多會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等到生病後才意識到需要保養的重要性時,身體狀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如果能夠提早的防患未然及改變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造就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什麼是預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