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鉅子暨慈善家比爾·蓋茲於今年6月拜訪衣索比亞及奈及利亞,所到之處受到如國家元首般的熱烈歡迎。在奈及利亞拉哥斯洲際酒店(Lagos Continental Hotel)的一場慈善晚宴,500位賓客起立鼓掌1,由總統博拉·蒂努布(Bola Tinubu)親自頒發國家最高榮譽勳章,以表彰比爾・蓋茲數十年來對全球健康、教育與減貧事業的貢獻,以及他與奈及利亞之間的策略性合作關係。幾天前,比爾·蓋茲抵達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Abeba)時,同樣受到高規格接待。
蓋茲基金會創立於2000年,由比爾·蓋茲的前妻梅林達·蓋茨主導推動。這對夫妻剛傳出分居的新聞時,外界一度懷疑該機構是否能夠長久運作2,所幸最終的權力交接順利完成。自基金會成立以來,在多位億萬富翁的支持下,其中包括摯友、傳奇投資人兼橋牌玩伴華倫·巴菲特,比爾·蓋茲已投入1,020億美元用於推動教育、經濟發展,尤其是健康領域——主要集中在亞洲與非洲,但也包括全球其他地區。
從來沒有任何私人機構,曾經如此大規模地致力於改善人類生活條件。作為世衛的主要資助者之一,蓋茲基金會的年度預算甚至比世界衛生組織(OMS)多出四分之一,其行動核心,是對地方性傳染病與其他感染疾病的持續抗爭。同樣作為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的創始成員——該組織旨在讓最貧窮國家也能獲得疫苗——基金會有望在2025年成為其最大資助者。今年,基金會計劃總投資額接近90億美元,用於其各項任務。
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中,全球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減少了一半,從每年1000萬人降至500萬人;非洲的小兒麻痺症幾乎被根除,愛滋病疫情也受到控制,蓋茲基金會在其中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比爾·蓋茲自豪地表示,但語氣既無矯情也不過度熱情3:「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快速的進展。」
基金會的目標是在有限但精選的議題上,長期發揮最大的影響力。一位工作人員總結:「我們的角色,不是發放疫苗或設備,而是協助讓一項醫療或發展計畫能夠普及,並以合理成本推廣至最多人手中,必要時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基金會的運作方式極具企業化色彩。整體架構劃分為六大領域:健康、教育、發展、性別平等、機構合作與美國本土業務。基金會共設有53個專案組,每個專案對應一項特定主題(如:HIV、瘧疾、營養、數位連結等),並由一名主管帶領團隊,負責項目遴選與後續影響評估,確保每項資源都能發揮實際成效。
每年秋季基金會還會就各專案進行一次全盤檢視,讓人錯認是大型企業的預算會議。比爾·蓋茲會親自主持這些會議,並聚焦於三個問題:
- 這項行動是否有效?(Est-ce que ça marche? )
- 我們怎麼知道基金會的行動真的產生了效益?(Pourquoi est-on sûr que l’action de la fondation est efficace? )
- 我們還能怎麼改進?(Que peut-on faire pour l’améliorer?)
在會議中,專案的各個面向都受到詳細檢視4——從初步測試的回報、物流成本,到資料的實際應用情況。比爾·蓋茲全程全神貫注,不放過任何細節5。他表示:「這些討論能讓我們提升行動效率。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特性與醫療體系的運作方式。當我親自走入現場,我就能理解,為什麼某個疫苗在某地可被接納,卻在他處無人問津。」此外,比爾·蓋茲不容許僅憑直覺或片面的資訊回報做決策6,而是依客觀數據來判斷基金會是否真正發揮了功能7。
今年五月初,比爾·蓋茲出人意料地宣布,在未來20年內,基金會將投入2,000億美元加強戰力、完成使命,尤其是促進非洲的經濟發展;如此巨額的投入相當於這位全球第五大富豪的全部財產以及基金會現有儲備資金。比爾·蓋茲堅信未來會有人接棒延續這份使命:「到了2045年,我們將完成大部分的目標。營養不良、瘧疾(paludisme)、小兒麻痺(polio)、甚至愛滋病(VIH)與結核病(tuberculose)都應該可以被根除。」
這項2,000億美元的承諾之所以如雷貫耳,正是因為這筆資金的投入,與目前西方國家,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政府,大幅削減發展人道援助預算的趨勢背道而馳。由於各國普遍財政緊縮,援助預算幾乎都被刪減,而在華盛頓,這些計畫甚至被伊隆・馬斯克大刀闊斧地砍掉,使國際援助資金出現數十億美元的巨大缺口。比爾·蓋茲說道:「這簡直是場災難。」他曾在佛州海湖莊園(Mar-a-Lago)與唐納・川普共進晚餐時,試圖勸說對方保留這些計畫,卻最終徒勞無功。
「我們能用來改善全球狀況的資源已經很有限了,再進一步削減,還以這種粗暴的方式來進行,簡直就是一種罪行。現在的坦克和大砲到底有多貴,竟讓我們買不起疫苗了?」這種大幅且突然的退出,根本無法被消化吸收。「數百萬人將因此喪命。」他進一步道。
面對西方國家逐漸退出對抗貧窮的戰場,比爾·蓋茲提醒,這些預算其實連捐助國 GDP 的 1% 都不到,且其價值並非僅止於道德層面:「如果你想避免來自非洲的疫情蔓延,或遏止失控的移民潮,就必須從源頭進行控管。」他也坦言,單憑自己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阻止未來五年內預計上升的兒童死亡率。
災難似乎註定無可避免,但比爾·蓋茲依然沒有放棄希望。他深信,在未來二十年內,全球兒童死亡率仍有機會被減半,而他也將繼續推動自己的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他所掀起的慈善革命,延續了當年他在科技業成功的核心策略:對創新技術的堅定信仰,與對管理效率的極致追求8。
「1800年時,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現在的一半。那之後發生了什麼?嗯,有種東西叫做『創新』,它帶來了電力、工業、你臉上戴的眼鏡,還有一切讓我們生活更好的發明。」比爾·蓋茲自認骨子裡還是個科技人,深信創新能讓個人電腦與軟體普及到全世界:「我現在身處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當然需要不同的技能,但基本理念不變。我們唯有將研發調整為符合開發中國家的需求,才能達成目標。」
此外,比爾·蓋茲堅信進步與疫苗帶來的效益,但卻讓他在新冠疫情期間成為陰謀論者的頭號攻擊對象9。當時,某些荒誕的理論懷疑他在病毒的擴散中扮演角色,甚至企圖藉由疫苗注射在人體植入5G晶片。最近,他因推動基因改造農業(OGM,organismes génétiquement modifiés)再度遭到攻擊;他主張運用這項技術來強化農業韌性,以因應氣候變遷。對這些批評,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農業是經濟的脊樑10。只要能改善人民的營養,就能改善他們的健康與發展。而創新,正是解方的關鍵要素。」
AI的快速發展,可能讓他在陰謀論圈內的名聲雪上加霜。儘管他承認這場科技革命伴隨著不少不確定性與社會焦慮,但比爾・蓋茲將之視為一個能大幅放大基金會各項行動影響力的機會。例如在奈及利亞,基金會就資助開發了一款以當地語言為基礎、專為該國北部女性設計的家庭計劃聊天機器人。
比爾·蓋茲在他的部落格裡,借用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之一——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理念,寫下了以下文字:
Les gens diront beaucoup de choses sur moi quand je mourrai, mais je suis déterminé à ce que “il est mort riche” ne soit pas l'une d'entre elles. 11 (當我死時,人們會談論很多關於我的事,但我決心要讓『他死時仍富有』這句話,不會成為其中之一。)
Lexique:
1. Ovationner:(v.t.) 歡呼,喝采,熱烈歡迎(某人)。
2. La pérennité de l’institution:機構的持續性。Pérennité (n.f.) 永恆,持續。
3. Sans fausse modestie ni enthousiasme:既不虛偽謙虛,也不過分激動。Sans... ni 既不……也不……,後面接的是抽象名詞或不可數名詞時,通常不使用冠詞。Modestie (n.f.) 謙虛,樸實;enthousiasme (n.m.) 熱情,興奮。
4. Passer en revue:詳細核查。Revue (n.f.) 檢查;雜誌,月刊。
5. Ne pas perdre une miette de qqch.:對某事非常重視、高度關注。Une miette de qqch. 一點點。
6. S’en tenir à du ressenti ou à des remontées d’info partielles:只停留在主觀感受或片面的資訊回報上。
[1] S’en tenir à 「僅限於」、「只停留在」、「堅持於」某事。其中「en」代指之前提到的事情或範圍。
[2] Ressenti (n.m.) 主觀感受; remontée (n.f.) 回報,反饋;partiel (adj.) 部分的、不完全的。
7. Remplir son office:充分發揮作用。
8. Une exigence managériale sans faille:極為嚴謹的管理標準。Exigence (n.f.) 要求,嚴格標準;managérial (adj.) 管理上的,來自英文management;sans faille (adv.) 無缺陷的,堅不可摧的。
9. Faire la cible privilégiée de:成為…的頭號攻擊對象。Privilégié (adj.) 享特權的,優待的。
10. La colonne vertébrale de l’économie:經濟的支柱。Colonne (n.f.) 柱子、欄、列;vertébrale (adj.) 脊椎的、脊柱的,來自名詞vertèbre (n.f.)。
11. 文法 être déterminé à ce que + subjonctif (虛擬式):
[1] Être déterminé à 是一個固定表達,意思是「決心要⋯⋯」、「堅持⋯⋯」,後面子句中的動詞(soit,原形動詞為être)必須用虛擬式,因為它表達願望、意念等主觀意願。
[2] Ce que作為連接詞,引導受詞子句=「我決心讓⋯⋯這件事不會發生」的內容,也就是「他死時很有錢(il est mort riche)」這句話。
本文節錄:
François Vidal, « Il est minuit, docteur Gates », in Les Echos Week-end, 11 juillet 2025, pp.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