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午後雷陣雨、總是來得又快又急,又悶熱、又濕、又冷、一會兒又再異常的高溫,這些都暗藏著健康危機!
你以為躲進室內就沒事了嗎?
今天,我整理一下,記者詢問關於這「高溫雷陣雨」、又濕又悶的神秘面紗,看看到底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哪些「震撼」!
A. 高溫X高濕:當「悶熱」成為隱形殺手
想像一下,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裡,突然烏雲密布,雷聲轟鳴,緊接著暴雨傾盆而下。
雨後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悶熱的黏膩感,這正是高溫高濕的寫照。這種環境對人體的散熱機制是個嚴峻的考驗。
1.熱傷害的警訊
-身體的求救訊號
當氣溫飆高,加上空氣中濕度居高不下時,我們的汗水很難蒸發,身體的散熱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這時候,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就會悄悄找上門。
中暑可不是開玩笑的,嚴重時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老人、小孩、慢性病患以及戶外工作者,更是高風險族群,必須提高警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高溫是導致天氣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並會加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健康問題、哮喘等基礎疾病。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heat-and-health
僅在2000年至2019年間,全球約有48.9萬人的死亡與高溫有關,其中亞洲佔了45%
a. 預防是關鍵
保持身體涼爽、多補充水分、避免在高溫時段從事劇烈活動,是預防熱傷害的不二法門。
別等到口渴才喝水,定時補充水分才是王道!
#不是等到口渴才喝水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003380/
2.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威脅
-忽視不得的「心」危機
高溫環境下,身體為了散熱會使血管擴張,增加心臟負擔。
如果再遇到室內外溫差過大,例如從冷氣房一下子衝到戶外,血管的劇烈收縮和舒張,可能導致血壓不穩,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791197/
有研究指出,在氣壓驟降、空氣濕度上升的雷雨天氣,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影響。氣壓驟降會導致血管擴張,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
B. 雷雨交加:不止是閃電與雷鳴,更是「隱形因子」的攪局者
雷雨天氣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它還帶來一些我們容易忽略的健康影響。
1.呼吸道拉警報
「雷暴哮喘」與過敏危機
當雷雨來襲,濕度升高會讓空氣中的花粉、黴菌孢子破裂成更細小的顆粒,這些微粒更容易隨著風暴擴散,深入肺部,引發嚴重的氣喘發作,這就是俗稱的「雷暴哮喘」。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65082/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雷雨過後室內濕度升高,若通風不良,黴菌滋生,更是加重過敏性鼻炎的元兇!
許多研究指出,雷雨過後呼吸道疾病的發作風險可能會升高,尤其是氣喘患者和過敏體質者
a. 自保之道
氣喘或過敏患者應提前服藥,雷雨時關好門窗,並在雨後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降低室內過敏原濃度
2.心理壓力的波動
-情緒也「打雷」?
雷聲和閃電不僅令人不安,還可能引發焦慮情緒,特別是對於有心臟病史或焦慮症的人。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的環境中,身體不適會增加心理壓力,可能導致情緒波動、注意力下降,甚至感到焦慮或無力
心理學研究發現氣候條件,特別是氣溫、濕度、日照和氣壓,都會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影響
3.傳染病潛伏的溫床
-登革熱的隱憂
高溫加上反覆的午後雷陣雨,以及不間斷、規律的降雨模式,是登革熱病媒蚊(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孳生的最佳條件。
當氣溫介於25~33度,降雨天數越多、越規律,蚊子數量就會越多,登革熱傳播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946027/
根據國內外研究,持續、反覆的「高溫、降雨」,且降雨天數愈多、愈規律,登革熱病媒蚊的數量也愈多,恐引爆新一波登革熱疫情
C. 高溫雷陣雨的自我防衛
-當個「健康戰士」
面對高溫雷陣雨的「多重攻擊」,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7855823_Annual_rates_of_lightning_fatalities_by_country
1.「涼」身打造:穿得輕巧,少曬太陽
-選擇輕便、淺色、透氣且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
-戶外活動記得做好防曬,例如戴寬邊帽、太陽眼鏡,並塗抹防曬乳
-避免在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的最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戶外活動
2.「補」足水分: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定時喝水,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白開水
-多吃蔬果,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避免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
3.「高」度警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a.雷擊防護
雷雨時切勿接近孤立的凸出物,例如高樓、電線桿、大樹下。避免在水面上活動,也不要靠近金屬物品或潮濕牆壁。在野外遇到雷電,應盡量降低身體位置,雙腿並攏,切勿奔跑
b. 室內防護
關好門窗,拔掉電器插頭。不要在雷雨中淋浴,因為水管可能與防雷接地相連
c. 監測身體
密切留意身體的變化,若出現頭暈、噁心、肌肉無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尋求協助
D. 高溫雷陣雨,既是夏日風景,也是健康挑戰
但只要我們做好萬全準備,了解其中的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就能在這個季節裡活得更安心、更健康!讓我們一起成為「夏日健康戰士」,輕鬆應對雷雨的考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