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早起已經成為了習慣。
我不算是早睡的人,但是只要我在12點前入睡,那麼隔天通常都會在5點半左右醒來。
有時候都會想,這是不是跟年紀有關啊?平常日早起後,我就會在上班前去健身房。
清晨的健身房是我最喜歡的時刻,因為人很少;就算有,也就是固定那幾位。
我一直以來都有重訓的習慣,雖然說一直都沒啥進步,但進入不惑之年後,重訓的目標也不像以前那樣一直想追求更大的重量;而是維持體態。
有時候都會自嘲,男人到這個年紀後,沒啥肚子,有點頭髮好像就已經勝過不少同齡男士了。

而不像許多健身人士會作飲控,我重訓只是為了可以繼續的、開心的吃我想吃的食物。
因為我覺得人有一天會什麼東西都無法吃,也吃不下;那何必過的那麼辛苦呢?
所以早上在作運動時,我都會想著待會早餐要吃啥?
當我完成最後一組動作時,腦海裡浮現的不是蛋白粉,也不是水煮雞胸肉,而是一顆熱騰騰、蔥香撲鼻、辣得剛剛好的——台式飯糰。
我上班的路上有兩間我常去買的飯糰,而若有時間,我的首選一定是漢口飯糰!
其實漢口飯糰的口味並不多,配菜也是基本款的菜脯、酸菜與油條。
唯一的變化就是你可以選擇荷包蛋、蔥蛋又或是全滷蛋。

雖然配料簡單,但是加上辣油提味後,這就是一顆能讓人從肌肉疲憊中瞬間復活的飯糰!
特別是如果我那天是練大重量的胸與腿後,感到特別飢餓時,必定會繞去漢口路報到的理由。
蔥蛋加辣,是我心中的黃金組合,也是我與這家小店之間,最深的羈絆。

漢口飯糰的攤位不大,它位在漢口路某個不起眼的轉角。
但只要你靠近,就會聞到那股熟悉的香氣——煎蔥蛋的香、辣醬的香、還有糯米飯在蒸氣中微微散發的米香。
這些香氣像是招魂的咒語,把我從健身房一路牽引到攤前。
攤子由一家人經營,早上六點十分準時開張,動作俐落得像是排練過的舞台劇。
媽媽負責煎蛋,手法俐落,蔥花撒得均勻,蛋煎得邊緣微焦卻不過火。
爸爸則會在旁備料。
兩位年輕兄弟默契十足,一人負責點餐結帳跟加辣;一人則用著獨特的節奏包著飯糰,每一顆飯糰都包得飽滿又不失美感;一家人與客戶互動時,笑容總是掛在臉上,像是這個攤子的招牌燈。
我曾站在攤前觀察他們的互動,發現他們幾乎不需要言語溝通。媽媽煎好一份蔥蛋,負責包飯糰的哥哥就自然地伸手接過,弟弟則在飯糰包好的一瞬間遞上袋子,整個流程像是精密的機械運作,卻又充滿人情的溫度。
通常有些生意好的名店,工作人員的情緒都會有點緊繃;但是我在漢口飯糰排隊時不會有這種感覺。
雖然一家人都載著口罩,但是我還是可以感受他們之間的溫度與熱情。
我也感受到一家人之間的愛,那是一種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一家人無私互助的愛。
如果你問我:「這家飯糰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我會說,好吃是一回事,但讓我每天都想回來的,是那份人情味。
在這個城市裡,我們每天都在追趕時間、追趕業績、追趕生活的意義。
而漢口飯糰,則像是一個小小的停靠站,讓我在奔波之餘,能稍微喘口氣,吃一口熱飯糰,感受一下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所以我推薦這家飯糰,不只是因為它好吃,而是因為它讓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東西,是不需要包裝、不需要行銷,只靠真誠與堅持,就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