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最怕的事,不是沒靈感、不是沒進度,
而是打開電腦後整整三小時,還卡在第一句。
但如果你願意每天寫四張 A6 紙片,寫 Paper 這件事,會變得既不費力,又有成就感。
原因就是下面這三個原理:
▋1. 分離「構造思路」與「段落寫作」兩大耗能任務
卡住的根本不是寫不出字,而是你邊想邊寫。
先用紙片筆記構思邏輯、推論、比喻、框架,
等到電腦前就只做一件事:把腦中已整理好的東西轉成段落。
▋2. 手寫比鍵盤更幫助大腦找到「想說什麼」
研究指出,手寫時大腦啟動的區域更多、更深層,
能幫你辨認模糊概念、清理混亂想法。
每寫一張卡片,就像釘下一個地基,讓論文的建築能穩穩蓋起來。
▋3. 每日進展的單位夠小,才不會陷入完美主義
不是「今天寫完三段」,而是「今天四張卡片」。
有些是引用筆記、有些是問題拆解、有些是反思批判,
累積就是素材庫,過幾週回頭看,會驚訝自己已經有半篇論文。
—
寫 Paper 沒有祕訣,只有節奏。
每天四張 A6 紙片,不是技巧,是態度。
重點不是快,是能「永遠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