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將會是我的人生轉捩點
上半年辭掉10年的工作,下半年準備迎接第一個小孩,成為新手爸爸。即將邁入40歲,站在人生的分水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同時也充滿可能性。放棄了百萬年薪,一切都要重來,在很多人眼裡好像瘋了,而且我上一份工作是那種離開之後,就很難找到其他體面的工作可以代替;正因如此,才覺得有離開的價值。
我始終相信,工作的回報應該與投入成正比。不只是薪資,也包含人際關係與社會回饋。 只要其中一項能給我力量,我就能繼續走下去。
雖然生活、收入產生巨變,但可以慶幸的是,10年投資理財經驗的累積,有底氣讓我可以好好地制定下一步計劃,這次,我希望可以不疾不徐地,找到一件熱愛的事物,全心付出,我知道,未來將充滿挑戰,也會遭遇各種失敗,但我相信踏穩每一步,就會有開花結果那一天。
所以我決定,把焦點從過去的身分與穩定感,轉向未來的行動與選擇。下半年,將會為自己人生寫下嶄新的一頁,以下是我對下半場的規劃:
制定規律作息
辭職後的生活,時間變得很自由,起床沒有待辦事項在等著你。睡覺前,也不會睜開眼睛,多次確認自己有沒有設定到鬧鐘;在此情形下,如果沒有保持紀律,生理時鐘肯定會亂掉,之後的計劃也難以執行。
具體做法:固定時間睡覺及起床、多喝水、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沒運動也要出去曬曬太陽。
保持與人的連結
到這年紀,會發現朋友一個個成家立業,大家各忙各的,以家庭為重。過去社交都以同事居多,離開職場後,能與人接觸的時間只有家人了。所以,要有意識地保持與社會連結,並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對心理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具體做法:多出門跟不認識的人互動,買東西不要都網購,交新朋友,培養新的興趣,保持對外界的好奇心。
持續閱讀
以前在工作的時候,工作時數很長,只要有時間無論休息或放假,都覺得時間不夠用,總會把握時間選書、看書,現在沒有時間壓力後,反而有可能會忘記看書這件事,因為閱讀在自我成長佔很重要的因素。
具體做法:培養睡前或固定讀書的習慣。
嘗試新事物
從學生時代到現在,一直沒有停止思考過一個問題,就是「我要做什麼?」,過去都很幸運可以找到當下很想做的事情,這次也是要運用一樣的策略,大膽去嘗試吧,直到找到喜歡的事物。
具體做法:持續探索新事物,目前在進行中的Youtube、方格子、有興趣的職缺面試,以前一直想做沒時間的事,考WSET、餐飲相關證照。
優化現有能力
投資邁入第10年,有一種越做越好的感覺,但學無止盡,還是要持續保持閱讀並精進自己,嘗試接觸自己比較不理解的領域。
具體做法:嘗試與做其他領域的交易者交流,可能蹦出新火花。
設定清晰的短期目標
離開穩定的工作後,沒有主管、沒有KPI,一切都要靠自己安排。這時候,明確的小目標反而比遠大目標更實用。
具體做法:設定每月1~2個小目標,例如:固定每週一~二篇文章、一~二支影片,嘗試建立一個小型收入來源,並用月初月末回顧檢視成效。
結語
閱讀對我真的影響很深,自從看完《Design Your Life》跟《納瓦爾寶典》後,當下真的覺得人生充滿希望,人一生才三萬多天,總該為自己認真活一次,大部分人生命結束前一刻,才會認真的審視過去。人一生才三萬多天,總該為自己活一次,而不是為別人的期待活著。賈伯斯說:「You only live once. Make it count.」這句話也是我Line上那句不變的座右銘,時時提醒著我— 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不急、不慌,但要真誠與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