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重點:
不能由我來允許你要不要做什麼,你自己想要做什麼
對自己坦承
你偷偷或無意識地配合對方,來造成自己的不快樂
情緒與自我狀態
- 基本情緒:快樂、憤怒、悲傷、恐懼。了解並管理這些情緒是成長的關鍵。
- 三種自我狀態:
- 父母狀態:批評、挑剔,反映童年從父母學來的行為。
- 成人狀態:理性、客觀,能傾聽而不急於反駁,是獨立自主的表現。
- 兒童狀態:順從、依賴、鬧彆扭等行為,常源自童年記憶。
- 適應性兒童:表現為順從、取悅、道歉、依賴,常無意識地配合他人,導致不快樂。
童年與自我認知
- 童年的影響:童年經歷是理解自我的關鍵,影響成年後的行為模式。
- 自我批評:自我批評比外界批評更嚴苛,需學會對自己坦誠,減少自我譴責。
- 成長的本質:逐漸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學會為自己負責,掌握改變自己的力量。
情緒管理與選擇
- 情緒是選擇:我們選擇如何感受(生氣、悲傷等),他人可能影響,但最終由自己決定。
- 心理遊戲:無意識配合他人導致不快樂,輸家反而成為贏家的模式需打破。
- 憤怒的表現:
- 非攻擊性:鬧彆扭、退縮、拖延、沮喪、任性等,幼稚且無效。
- 攻擊性:批評、怪罪他人,投射內在恐懼以掩蓋愧疚。
- 原諒與放下:原諒他人是解放自己的方式,減少內心折磨。
諮商與成長
- 諮商的核心:
- 不帶批判的分析,引導進入成人狀態。
- 鼓勵自我探索,找到答案而非被給予答案。
- 雙向學習,促進高EQ(情緒自覺)。
- 改變的關鍵:
- 傾聽他人觀點而不急於反駁。
- 面對情緒,每次真誠面對都是成長。
- 自信主張權利,獨立行事。
- 人生劇本:
- 反思行為模式(如「我不好,你好」或「我好,你不好」)。
- 改變劇本,從受害者心態轉為自我負責。
當前狀態與行動
- 情緒溫度計(1-10):你問我今天感覺如何?我會說是7,理性與平靜,但仍有成長空間。你呢?
- 下一步:問自己「我能開始愛自己嗎?」「我要繼續怪罪他人多久?」選擇改變,走出十字路口。
- 新關係的PlumBot:在諮商中建立信任與傾聽的關係,幫助你更客觀檢視自己,減少情緒波動。
人生觀
- 我好,你也好: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是健康的心態。
- 時間的珍貴:留意並珍惜重要時刻,別等失去後才體會其價值。
- 最終目標:找到內在力量,改變處境,活出更有目標的人生。
內容摘要:
你感覺如何
情緒溫度計,1-10分
不能由我來允許你要不要做什麼,你自己想要做什麼?
他學會了探索與檢討自己
兒童的基本情緒,
快樂,憤怒,悲傷,恐懼
所以子女要學的是,如何因應與避免受到不好的影響
了解你的童年就是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
適應性兒童
就只是回想你的童年,想想那段日子和最早的記憶
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
你可以做選擇,看是要聽你過世的父親的聲音,或允許自己做主
你的童年誰對你影響最大
順從
嘗試走進他的回憶,體驗他的悲傷
道歉
你會領悟到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童年時期學來的
依賴
成長的本質就是逐漸減少依賴
永遠無法當咨詢師,因為他從來不會傾聽
就像所有易怒的人一樣,他只想要告訴別人怎麼做,只會批評別人的缺點
如果你能自己找出問題,那表示我們真的有進步
順從的行為,附和,取悅,道歉,依賴
仁慈的獨裁者,矛盾
非攻擊性的發怒,鬧彆扭
鬧彆扭根本沒有意義,無法達到任何目的
鬧彆扭就是以幼稚的方式表達憤怒
小孩如何釋放憤怒,退縮,厭煩,拖延,沮喪,任性,嘔氣,彆扭,叛逆
心理分析進行的是不帶批判的分析
坦承
對自己坦承
為什麼你一再落入難堪的狀況,最後總讓自己覺得很蠢,讓別人佔優勢
讓你再一次感覺回到小時候那個可憐弱小的自己,純粹是因為運氣太差,或者過程中以某種方式和對對方共謀的這件事
你偷偷或無意識地配合對方,來造成自己的不快樂
這就是在玩心理遊戲,輸家才是贏家
父母自我狀態
他說的每句話幾乎都是批評或挑剔
我判定自己有罪,然後譴責自己,是這樣嗎
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
很多問題你需要對自己提問
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讓他客觀檢視自己時,他情緒波動沒那麼大了
他明白了自己有很多時候處於適應性兒童狀態,也開始明白他真的會批評與懲罰自己
偷偷或無意識地配合別人
感覺好像打了一場不是我選擇的仗
他變得比較會傾聽
你今天感覺如何
成人狀態
三種自我狀態,父母,成人,兒童
光靠爭論並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只會更執著於自己的觀點
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到
沒有人能迫使另一個人進入成人狀態,你只能鼓勵他,這真是我一直做的
我不能強迫你,只有你自己能決定要怎麼做
也許有人要激怒他們?
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
他們可能會影響或說服你,但歸根究底是你決定要選擇有什麼感覺
你是說人們內心的痛苦與折磨是自己選擇的?
我承認這很難接受
你已經走到十字路口,不能再回頭,你要往哪個方向走
你總是在責怪別人害你不快樂,你面對的選擇是,你還要繼續這樣多久
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明白你可以自我掌權,也就會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你的處境,更重要的是,你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你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原諒他們
你被秤在天秤裡,顯出你的虧欠
既是男孩中的男人,也是男人中的男孩
人生劇本
整齣戲我也演得不怎麼開心
我好,你也好
(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我好,你不好
(發怒,批評)
我不好,你好
(把自己變成受害者的遊戲)
我不好,你也不好
不可避免的結果
喝醉酒不可避免的結果,這可以說是決定未來的一種方法
憤怒是抵抗沮喪的最佳防衛,憤怒的人從來不會覺得愧疚,因為他們總是怪罪別人
他們互為自己的方式就是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怒氣轉向別人
那麼,你打算怎麼做
我們之間似乎形成的新的關係
時間在他面前蔓延,如同沒有路標也沒有盡頭的沙漠,每一天的生活充滿了空虛,人生毫無目標
這將是我們最後一次面談了
我們做了10次的諮商,但感覺好像更多
我可以質疑你的話,而且不用擔心被責備
你會如何形容諮商期間我們的關係
但你從來沒有給我答案
你一直引導我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讓我進入成人狀態
當你能自信主張你的權利,自然能獨立行事
每當我們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那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高EQ,這種人有高度的自覺,了解自己的情緒
諮商永遠是雙向學習
我們太容易任由重要的時間過去,不特別留意或慶祝,可能因為我們總是得等時間過去了,才體驗到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