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出生前計畫》讀了1/2,想先來以個人角度做個大略的分析。
其所主張概念的根本是:「凡存在就有意義。」任何存在,事件、物、人。
這是個基本的概念,長久以來也都是很吸引人的觀點。歷久不衰。不過,在這個已經很吸引人的觀點上,確還需要一些理性面向的說服。因為「凡存在就有意義」是一句斷言,信者恆信,不信者則需要理由。
而這本書給出了理由:因為你這樣存在是你決定的。
這裡我們得將「凡存在就有意義」區分為兩種存在:存有者/發生的事件、物、屬性。
當「凡存在就有意義」說的是存有者,那麼這仍然是一句沒有要再給出理由的斷句。
當「凡存在就有意義」是用來指稱「發生的事件、物、屬性」,那就是這本書要說的:這些發生的事件、物、屬性,在你身上、被你經歷,都是有意義的。因為,你這樣存在,是你決定的。
也就是,你在進入這個生命前,為你自己做的計畫。
其意義來自於:每個人(好吧,至少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不會為自己做出荒謬的決定。「就算記憶全無,也一定有原因」--是否對這樣的話感到有點熟悉?當發生一些明明是自己做的卻沒有印象的事時,心裡可能會冒出類似的話。
因為是自己替自己計劃的,所以一定有意義、一定有目的。
當然,如何計劃也是大重點,但我想指出的是:意義奠基的根源,是自己。
這一點很重要,是因為它帶出了另一個現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概念,也就使得整個論述多了一個可信的理由。那概念就是: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
一個人為自己的生命做了一個計畫,計畫裡有好事有壞事,全都是為了達到某個(些)目的而設計的,然後照著計畫去生活。在他生命旅途上,不令人意外的,他並不知曉那所有計劃的目的,於是需要他慢慢地去經歷與挖掘。而如果他願意相信自己、負責地完成自己賦予自己的任務,那便是對他最好的。
綜上,所以就目前讀來,這是一個升級版的「凡存在就有意義」。有這樣的感覺。
這是對於截至現在的閱讀的、一個站在外部的分析,而這樣的分析也絲毫不影響我認為它是個迷人的、撫慰人心的觀點,具高度內自洽邏輯。
我還在閱讀的路上,還在享受被說服的過程。且看讀完會有什麼感受吧。
最後,以今天讀到的一句話摘錄作結:
「不需要道歉。我知道自己經歷的所有狀況中,都有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雖然我可能不是那麼喜歡這些狀況。」
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