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須菩提!不論什麼人,什麼處所,只要是解說這部<<金剛經>>,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這個講經的地方,一切世間,所有的天、人、阿修羅等,都應該前來護持、恭敬供養,就如同供養佛的塔廟一樣,更何況有人能盡他自己的所能,對這部經義信受奉行,讀誦受持。須菩提!你們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已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的妙法。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住處,你們應當如同尊重佛陀的弟子們般,恭敬供養這部經。
這時候,須菩提請示佛陀說:「佛陀!應當如何稱呼此經?我們應當如何信受奉持?」
佛陀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字就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指的是真如法性就像金剛石一樣堅固猛利,不為物所摧毀,以此名稱,你們應當奉持。為什麼呢?須菩提!佛陀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為了令眾生迷途知返、離苦得樂,因此立此假名,隨應奉生機緣說法,其實並非有一個實在的般若可以取相執著。只因為法本無說,心亦無名。須菩提!你以為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佛陀!如來對於法無所說。」
「須菩提!你以為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塵,很多嗎?」
「非常多,佛陀!」
「須菩提,這些微塵,畢竟只是因緣聚合的假相,所以如來說這些微塵,不是具有真實體的微塵,只是假名叫做微塵而已。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緣成則聚,緣盡則滅,空無自性,不是真實不變的,只是假名為世界而已。
須菩提,你認為可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到如來呢?」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到如來的真實面目。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是為度化眾生而出現的因緣假相。所以,不是如來真實的法身理體,只是假名為三十二相而已。」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恒河沙數的身命來布施,不如有人只信受奉持這部金剛經,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並且為他人解說,使其明了自己清淨的本性,那他所得的福德遠勝過用身命布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