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根的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信根,屬於佛法中的五根:「信、進、念、定、慧」之首,指的是「對一個對象的信任」。對象,可以是人、神、菩薩、佛,或是事物。人,分為自己以及他人。例如,你對自己有著高度的信任,就是你對自己有著很強的信根。

只要您走在正軌上,就應對自己具有信根。

最近,應台灣失智症協會的邀請,到台中市政府做了一場關於「認識失智症」的演講。演講的聽眾大約有100人。在赴約前,其實有點忐忑不安,因為很久沒有對這麼多人演講了。沒想到,這場演講受到了大家熱烈的掌聲,也獲得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的高度肯定。在此過程中,我領悟到了對自己具有「信根」的重要。由於自己從2018年開始跟著徐榮隆教授、葉炳強教授、劉議謙醫師、以至於後來幸運認識的白明奇教授與陳乃菁醫師學習失智症的診療,累積到現在,已具有一些專業實力可以向大家侃侃而談這類疾病。十分感恩之餘,對自己的信根不應減弱,而可以持續增強之!

您也可以對一個崇高的信仰對象具有信根。數年前,家母執著於她喜愛睡的一張由玉串成的床墊,已有十多年之久。但據我實際的體驗,那個床墊非常寒冷,以致於嚴重影響家母的心臟功能,導致心律不整的發作。當時家母無法聽進我的勸諫,仍每夜睡那個床墊,於是我就跟普賢菩薩祈禱,希望祂能保祐家母聽勸。然後我就大哭下跪勸諫母親,母親終於軟了下來,讓我丟棄了那個床墊。從此我對普賢菩薩深信不疑,對普賢菩薩的信根非常強大。

您可以對正確的信仰具有信根。我身為西醫師,行醫中最棘手的問題,莫過於好心好意為病人開了一個藥想要治其病,病人卻對藥過敏,而我們醫師完全不知道他/她是對哪個藥過敏。這些年,由於篤信佛法,在佛法中我逐漸有一點點的能力能夠去知道,眼前的病人是對哪個藥過敏。這樣的能力,與禪定及般若有關。以我現在持有的微小能力雖不足誇口,卻讓我的病人免除許多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我對諸佛菩薩以及佛法的信根是越來越強大了。

信根強大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可以遠離疑蓋。疑,為五蓋之一,五蓋是:貪心、瞋怒、睡眠、掉悔、疑。對於正當的知識、佛法有疑問,就稱為疑蓋。當疑蓋罩頂,真是充滿了憂惱!

朋友們,讓我們樂於選擇正確的信仰:佛法,然後在佛法中信任自己,信任自己逐漸培養的專業能力。如此一來,我們對佛法的信根將越來越深厚,對自己的信根也越來越強大,更能擴大到信任正直的他人,例如我們本性善良的先生、太太、孩子們,我們令人尊敬的師長們,以及勸人行善的法師和志工們。

祝福大家:信根強大,摒棄疑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lin Tsai的佛法、醫者與育兒生活分享
24會員
96內容數
匯集了島內和島外的各種旅行心得,分享各地值得一遊一探的事物,帶給大家輕鬆悠閒的愉悅!
2025/06/02
佛陀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佛陀我以前在燃燈佛那裡,於佛法有沒有實際地得到?」 「沒有的,佛陀。因為諸法實相,本來清淨具足,沒有什麼可說,也沒有什麼可實際得到的成佛妙法。如果持著一顆有所得的心,就無法與真如實相契合了。」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有沒有莊嚴佛土?」 「沒有的,佛陀!為什麼呢?
2025/06/02
佛陀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佛陀我以前在燃燈佛那裡,於佛法有沒有實際地得到?」 「沒有的,佛陀。因為諸法實相,本來清淨具足,沒有什麼可說,也沒有什麼可實際得到的成佛妙法。如果持著一顆有所得的心,就無法與真如實相契合了。」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有沒有莊嚴佛土?」 「沒有的,佛陀!為什麼呢?
2025/06/02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起這樣的心念嗎?【我已證得須陀洹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佛陀。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聖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著掉入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相,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才稱為須陀洹。」 「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起這樣的心念嗎?【
2025/06/02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起這樣的心念嗎?【我已證得須陀洹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佛陀。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聖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著掉入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相,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才稱為須陀洹。」 「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起這樣的心念嗎?【
2025/05/18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已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就我所了解佛陀說法的義理,是沒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固定的法,為如來所說。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詮釋的,不可執著
Thumbnail
2025/05/18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已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就我所了解佛陀說法的義理,是沒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固定的法,為如來所說。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詮釋的,不可執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信心如瓔珞,使我們身心莊嚴;信心如手杖,使我們行進無憂。
Thumbnail
信心如瓔珞,使我們身心莊嚴;信心如手杖,使我們行進無憂。
Thumbnail
法義分享—自信教人信(慶23.12.30)     當今末法五濁之娑婆眾生,若有幸值遇「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念佛法門,且自知「愚惡無望」,唯可仰憑「彌陀救度」,捨棄自力修證的幻想,轉向佛力攝取的信受,因而一心念佛,業成不退。若行有餘力,推己及人,也願將個人的入信 (安心)歷程及實踐 (起行)心得
Thumbnail
法義分享—自信教人信(慶23.12.30)     當今末法五濁之娑婆眾生,若有幸值遇「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念佛法門,且自知「愚惡無望」,唯可仰憑「彌陀救度」,捨棄自力修證的幻想,轉向佛力攝取的信受,因而一心念佛,業成不退。若行有餘力,推己及人,也願將個人的入信 (安心)歷程及實踐 (起行)心得
Thumbnail
念佛是「意根」的淨化(象山慶24.3.16)     「意根」是意識的根,也是促生萬法的根。如來藏(第八藏識)依止意根 (第七末那識)而生意識(第六分別識)、一切法;若無意根,則一切種子不能發芽。意根無色,無形無相,是「心」法,祂有心的功能,隨時隨處做主宰(有覆無記、恆審思量)。意根在,身體就有「
Thumbnail
念佛是「意根」的淨化(象山慶24.3.16)     「意根」是意識的根,也是促生萬法的根。如來藏(第八藏識)依止意根 (第七末那識)而生意識(第六分別識)、一切法;若無意根,則一切種子不能發芽。意根無色,無形無相,是「心」法,祂有心的功能,隨時隨處做主宰(有覆無記、恆審思量)。意根在,身體就有「
Thumbnail
世尊在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的源頭,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信心成就了,沒有一樣不成就。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只要事實真相清楚明白了,信心才會生得起來!
Thumbnail
世尊在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的源頭,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信心成就了,沒有一樣不成就。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只要事實真相清楚明白了,信心才會生得起來!
Thumbnail
智者以知,了解一切;仁者以愛,包容一切; 勇者以義;犧牲一切;忠者以誠,奉獻一切。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智者以知,了解一切;仁者以愛,包容一切; 勇者以義;犧牲一切;忠者以誠,奉獻一切。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諸供養中,法的供養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諸供養中,法的供養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