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曉得有沒有人曾遇到過一些情況,當自己和一個人很純粹的交流著,但隱隱約約的感受到直覺在告訴著自己‘’該和誰保持距離‘’ ❓️ 曾經,我總以為我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都只是覺得應該是自己太過敏感或神經質,但慢慢的發現每個人的天賦都不一樣,有的人對音樂非常有共感,有的人對藝術特別容易交手,有的人對文字容易情有獨鍾,而有的人天生就有常人比較無法理解的直覺力,尤其對人性之間的異常/詭異/不對勁,便能很快的察覺到;或許站在各個學派會把它視為是一種高敏感,或者只是列為一種敏感型人格,但這都沒有真正的解答,在於自己怎麼看待❗️ 慢慢的走入不同生活圈,而認識了不同人際跟融入不同生活事務,一步步的有機會走入身心靈療癒、禪修、佛學這一個領域,也一步步的去學習更多相關的觀點跟新知,才慢慢地瞭解自己的直覺能力 不是病態 的,這是屬於我自己個人獨一無二的禮物 🎁 在成長的過程,我也慢慢體會到沒有人是完美的,也開始嘗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最終要的就是得到屬於自己的平靜;而有時我也注意到我似乎有精神潔癖,尤其在人的部分更是會體現,但還是不想把它變成可批判的問題,這就是個人的一種人格特質。 每當有發現自己和自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也許會很有可能無法想要好好去深入,而同時也覺得因此彼此也是很可能無法達到同頻或有必要共振,我則會選擇慢慢漸行漸遠,這點是我對自己初心的尊重 😊 我更希望的是每一段真正的情誼不管有無合作上的往來,還是可以保持莫忘初心,且不能少了慈悲心與真摯的情感,同時我也不希望一段不約而同的相遇可以存在更多的假真性情與假純粹,甚至不只是只能帶著更多的試探與人性考驗,這真的不符合我的初心跟理念❗️ 看到一句諺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簡單來說,就是禮尚往來、以和為貴的思想,如果有太多情節上的超過,總是慣用先入為主、只主張賣弄個人的經驗這樣的類型對象,就不太適合好好用這樣的禮數回敬了❗️ 換而言之,我是個很純粹的人,若是您曾用自己的主張想來斷章取義著我,或是只是想用先入為主來打壓著我,而顯著了您個人多麼有經歷/閱歷/有才智,那麼這個禮數我實在吃不消 ,所以我不打算再選擇好好回禮,也許最多就會是沉默的笑臉迎人了 😊 想想古人的一些智慧~一個人可以聰慧,但不可過於精明;一個人可以鈍悟,但不可過於愚痴。一個人,不需要有太多的故弄玄虛,就能得到應有的回禮,也不再只是收到逢場作戲❗️ #有感而發 #心靈悄悄話 #人性不可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