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資本主義的假象:分享經濟的崩壞與迷失的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數位平台經濟剛出現的年代,我們曾以為「分享」是一種溫柔革命——空房、閒車、技能、時間,都能成為有效資源,重新分配、善用且被尊重。

Airbnb、Uber、YouTube、Instagram,起初看似打破舊有壟斷,給予個體自由、彈性與機會。

然而,十幾年過去,這些平台逐漸褪去理想的外衣,暴露出資本的真面目:

誰擁有資本——金錢、裝潢、攝影、話術、廣告預算,誰就主導注意力與評價體系。

Airbnb 上,房東開始拼裝潢、拼景觀、拼攝影;

Instagram 上,生活變成一場競賽——比誰的咖啡、假期、包包更「值得被羨慕」。

這場競賽並非為了彼此,而是為了平台演算法與消費社會對「成功」的預設:

漂亮、光鮮、精緻、昂貴。

加入平台原本只是為了生活補貼的普通人,反倒被這種評價體系拋在後頭。

更諷刺的是,行銷語言告訴我們:

「每個人都能改變人生。」

但真正能改變人生的,不是曝光機會,而是你是否早已站在資本階梯高處。

品牌行銷的奧義,讓你相信:

只要存錢買下一個象徵,你也能成為「那個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忘了:

那些真正的上流階層從不需要炫耀,他們甚至可能沒有社群帳號。

真正的分享,不再是關係,而是商業化的人設。

真正的成功,不是自由,而是精緻的假象。

這就是數位資本主義最陰險的地方——

它讓你在比較中沉淪,卻用「個人成就」的語言掩蓋集體失衡的現實。


我們需要重新提問:

  • 我們在這些平台上尋找的是自由,還是認可?
  • 我們是在經營自我,還是在被迫扮演?
  • 我們所謂的「生活風格」,究竟是選擇,還是操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T的獨白小劇場
0會員
11內容數
KT|生活觀察者 ✍️ 假裝成熟的成年人,寫給不那麼懂事的自己。 記錄日常 OS,書寫社會議題、影劇感想與人生撞牆時刻。 這裡是自我對話,也是與世界的溫柔拉扯。 如果你也有點懷疑世界,有點想療癒自己,歡迎一起慢慢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隨著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達,人人都能透過社群平台發表所見所聞,在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背景下,透過展現個人魅力觀點,成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網紅。 如何在上班時間增加額外收入、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賺錢,甚至成為帶貨王獲得分潤,如何掌握流量變現的秘訣成為大家最重視的議題。
Thumbnail
隨著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達,人人都能透過社群平台發表所見所聞,在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背景下,透過展現個人魅力觀點,成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網紅。 如何在上班時間增加額外收入、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賺錢,甚至成為帶貨王獲得分潤,如何掌握流量變現的秘訣成為大家最重視的議題。
Thumbnail
本篇將區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將發佈於週六,下篇將發佈於週日。要搞流量者,直接一次性買斷我的文章吧!哪怕你抄襲,本團隊可以算是人才輩出,很多人搞政治出生。 今天只會分享其中一個重點 第一,選擇平台 第二,選擇第一次的正式名稱 第三,先給免費,其實免費才是最貴 第四,抓住鐵粉要的東西,把
Thumbnail
本篇將區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將發佈於週六,下篇將發佈於週日。要搞流量者,直接一次性買斷我的文章吧!哪怕你抄襲,本團隊可以算是人才輩出,很多人搞政治出生。 今天只會分享其中一個重點 第一,選擇平台 第二,選擇第一次的正式名稱 第三,先給免費,其實免費才是最貴 第四,抓住鐵粉要的東西,把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舉凡 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不僅牽起與朋友的交流、也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可以不出門就得知天下大小事,認識以前不可能認識的人,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而這些一個個展現自我、傳達理念與價值觀的社群媒體、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舉凡 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不僅牽起與朋友的交流、也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可以不出門就得知天下大小事,認識以前不可能認識的人,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而這些一個個展現自我、傳達理念與價值觀的社群媒體、影
Thumbnail
自從一年多前關掉instagram本帳之後,對於使用這類社群媒體變得很沒興趣;以前打發時間會拿出手機來沒目的的滑IG,關掉後幾乎算是無痛戒除。一方面是有種「世界變安靜了」的舒適感,另一方面是,我找了個替代方式,就是滑YouTube(哈哈)。 也就是說,我算是一個YouTube重度使用者,每天花在Y
Thumbnail
自從一年多前關掉instagram本帳之後,對於使用這類社群媒體變得很沒興趣;以前打發時間會拿出手機來沒目的的滑IG,關掉後幾乎算是無痛戒除。一方面是有種「世界變安靜了」的舒適感,另一方面是,我找了個替代方式,就是滑YouTube(哈哈)。 也就是說,我算是一個YouTube重度使用者,每天花在Y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討論近期在社群媒體經營的觀察和感想,同時介紹了一本書《未來預演》中的內容和影響。藉由書中案例和個人經驗,探討未來預演的影響力。文章觸及了個人成長和信念的轉變,並分享了未來的展望和期待。
Thumbnail
討論近期在社群媒體經營的觀察和感想,同時介紹了一本書《未來預演》中的內容和影響。藉由書中案例和個人經驗,探討未來預演的影響力。文章觸及了個人成長和信念的轉變,並分享了未來的展望和期待。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