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讀到有關於肌肉的相關資料後,了解到百分之七十的肌肉集中在人體的下半身,所以說光是行走就要動用大部分的肌肉,這表示行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可以說明,為何退化都先從腳開始?因為大部分的肌肉都在這裏,如果不好好鍛鍊,那就會開始退化。
在維持標準體重超過一年之後,月光先前抱持的想法是,沒有要練什麼肌肉,只要能健康瘦就好。只要體重沒有大幅增加,那就可以了,沒有要有另外做什麼。所以即使被人講說看起來太瘦,月光也不是很在意,因為標準體重說明自己很適中。如果低於標準體重超過十公斤,這樣才叫做太瘦。月光認為,這應該是階段性的問題,當自己瘦下來時,會認為不想要回到以前的模樣,所以就不會再放縱自己大吃大喝。但當自己到了體重穩定的時期時,才會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肌肉量是否足夠的問題。也可以稱之為:問題已經不在於肚子大不大?
在讀到有關於肌肉的相關資料後,了解到百分之七十的肌肉集中在人體的下半身,所以說光是行走就要動用大部分的肌肉,這表示行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可以說明,為何退化都先從腳開始?因為大部分的肌肉都在這裏,如果不好好鍛鍊,那就會開始退化。
這讓月光意識到鍛鍊肌肉的重要性,也是因為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到越後面的年紀,有經驗的人越少。例如超過百歲的人固然是有,但加上十分健康的條件,還是佔相對少數,所以可參考的資料也少。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可以透過重訓來增加肌肉量,因為要負重所以需要肌肉,肌肉鍛鍊起來了,也就不容易跌倒,這樣也是可以用來預防骨折。
老年人要避免的是臥病在床,必須保持一定的活動量才行。如果每天都有固定做運動,這樣身體機能也不會退化得太快。而且,還需要透過反覆使用特定的身體部位來增加肌耐力,例如反覆舉比較輕的啞鈴,讓舉啞鈴的動作可以持續一段時間,而不容易感到疲累。
自己有沒有辦法去負擔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日常勞動呢?這是可以預先去思考的問題。一般的少吃多活動固然可以維持體重,但難以增加肌肉量。並不是說要練成什麼肌肉猛男,而是為了想要隨心所欲的完成日常生活的任何事。而且如果肌肉量不足,很容易腰痠背痛,感到勞累,因為沒有足夠的肌肉保護自己的肩頸和腰部。 因此要刻意的勞動自己的身體,製造更多的阻力,以強健肌肉。這樣說來,那種躺在沙發上的日子可說是越來越不妙,因為身體也會跟著懈怠起來。當然不是說要像鯊魚那樣一直游動,完全不休息,一樣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要調整的觀念就是,自以為有少吃多動的作法已經可以再升高一些,這是對於自己的要求,如此而已。
而且有了足夠的肌肉量,才可以有效降低體脂率,因為肌肉可以持續維持新陳代謝率。也會去在意如果運動量變少,肌肉流失掉怎麼辦?那還不如就維持現狀就好了,不然以後還是一樣會流失。但即使有維持肌肉量的問題,還是可以去試著增加肌肉量。
像現在月光可以爬10層樓而不用嘴呼吸,但如果以一次跨兩個樓梯且小跑的方式來爬樓梯,只要爬6層樓左右,大腿肌就感到吃力了,代表目前的極限就是如此。而這同時也表示一次跨兩個樓梯是有用的訓練方式,能夠增加大腿肌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