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好喝又迷人,卻也容易讓人掉進各種誤解裡。
喝了多年咖啡,你真的懂咖啡嗎? 今天就一次破解這些咖啡迷思,找回你和咖啡之間的純粹關係。

咖啡迷失 咖啡原罪
1|深焙比較厲害?
很多人認為烘得越黑,味道越重就越高級。但真相是:深焙只是眾多風味選擇之一,有時候反而是為了掩蓋瑕疵豆。 好豆子,用淺焙或中焙,更能保留產地原味與層次香氣。
2|越苦才是好咖啡?
苦味是咖啡的底色,但真正好的咖啡會有酸、甜、花果香,甚至回甘餘韻。
一味追求苦味,只是錯過了咖啡最迷人的變化。
3|喝咖啡一定會心悸?
有些人喝咖啡會心悸手抖,不全是因為咖啡因過量或體質敏感。
真正的隱藏原因,還包括瑕疵豆帶來的身體負擔。
發霉豆、未熟豆或保存不良,都可能含黴菌毒素,讓人喝了心悸、腸胃不適。 所以選對好豆,比什麼都重要。
4|即溶咖啡就是低品質?
即溶咖啡常被看不起,但現在許多精品咖啡品牌也推出了高品質即溶,
用好豆低溫萃取,喝得到方便,也喝得到細膩。
5|咖啡會傷胃?
真正讓胃不舒服的,往往是烘焙度過深或萃取不當,再加上空腹喝太多。
好的咖啡、好的沖煮,對胃的刺激遠比你想像中小。
6|咖啡不能晚上喝?
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人晚上喝照睡,有人下午一杯就失眠。
關鍵是認識自己、控制攝取時間和量,不必一刀切。
7|只有手沖才專業?
手沖看起來專業,但不代表其他方式就不夠格。
摩卡壺、法壓壺、濾掛包、全自動咖啡機,只要方法對、豆子好,一樣能煮出一杯好咖啡。
迷失過,也要懂得找回
咖啡世界沒有絕對,味道、溫度、心情,都在一杯杯之間流動。
喝懂咖啡,才不會迷失在誤解裡。 下一次沖泡時,不妨慢一點,問問自己: 我喝到的,是咖啡的真相,還是我以為的咖啡?
作者|啡常時光
與其盲目追隨,不如一點一點認識,喝懂咖啡,咖啡也會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