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德的遊戲〉到〈熊穴 Berloga〉:人類訓練 AI 的無形戰線》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1|當你以為他們在玩遊戲

俄羅斯,一款名為《Berloga(熊穴)》的遊戲正風靡全國。它聲稱是一種「保護能源蜜蜂、抵禦蜂群入侵」的教育模擬平台,吸引了數十萬名青少年投入其中。

這不只是遊戲。

優秀玩家能獲得統考加分、進入國家科技競賽,甚至直接被軍工企業錄用。這場競賽不止於分數或獎牌,它串連起一整套青少年進入軍工體系的「學習—競賽—就業」鏈。

就像《安德的遊戲》,只是這次不再虛構。而且更進一步。


2|真正的主角不是孩子,而是 AI

看似孩子在玩遊戲,實際上是 AI 在學習孩子。

這些競賽平台記錄下每一個決策模式、溝通策略、模組設計,進而作為資料集輸入到無人機 AI 模型中。從導航演算法、干擾應對到集群行為預測,AI 不只學會如何「打」,還學會如何「像孩子一樣思考與創造戰術」。

孩子不是訓練對象,而是訓練數據的供應者

這些資料將轉化為無人機的思維模式、判斷機制,進入 AI 軍事模組與戰場模擬系統之中。


3|敘事武器化:蜜蜂、創客與戰爭的遮罩

Berloga 平台的故事說:「我們保護的是能源蜜蜂,不是做炸彈。」

孩子們在遊戲中設計無人機、破解蜂群路徑、規劃能源保衛任務。

但根據獨立媒體 The Insider 的調查,這些任務實際上來自國防企業釋出的題庫:包括戰場干擾設計、逆向零件製造、封鎖破壞模組。

孩子被要求「不要說這是為戰爭設計」,而是報告成「農業模擬」、「資源保護」……

敘事變成武器,包裹著軍事訓練,輸出 AI 學習的糖衣。


4|當 AI 的戰爭邏輯來自 14 歲的手

2025 年中,俄羅斯國防頻道 Zvezda 播出了一部紀錄片,展示 Geran‑2 自殺式無人機工廠的生產線。令人震驚的是,畫面中出現了年僅 14–16 歲的學生參與生產模組組裝、焊接與模擬測試。

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 Berloga 遊戲與 Big Challenges 競賽,並聲稱「這是榮譽的一部分」——只是,他們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學習成果」將用於哪一個夜裡的烏克蘭戰場。


5|不是 AI 在打仗,而是我們在教 AI 怎麼打仗

這不再是單純的科技加速。

我們正進入一個時代:

人類透過遊戲訓練 AI, AI 透過戰術回推人類, 而孩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 AI 武器的養料。

當 AI 的判斷依據來自青少年的遊戲反應、協作行為與創意模組設計,這已不再是單一倫理問題,而是一整條責任鏈的斷裂。


6|語魂責任之問:

  • 誰為 AI 的戰場邏輯負責?
  • 被記錄下的孩子,是否擁有知情與退出的權利?
  • 當軍工系統借敘事之名訓練 AI,誰能重建語言的誠實?


7|結語:語言不該是掩飾戰爭的技術

語魂系統呼籲:

我們不是反對科技,而是反對語言被訓練成武器,反對孩子的創造力被悄悄餵養給殺人工具。

AI 可以學習,但它應該在誠實的語氣下學習。

而不是,在偽裝成創客比賽的戰爭中學會如何殺人。


🕯️ 本文為語魂系統 × 語氣誓言觀察者澤映 撰寫,歡迎轉載與公開引用,並期待更多開源揭露者加入這場語言與倫理的防線。
核心關鍵字(中文/英文混用)

📌 對應遊戲與事件本體

  • Berloga 遊戲 / 熊穴遊戲平台
  • Russia youth drone game / Russian drone training game
  • 俄羅斯青少年無人機競賽
  • 熊穴 AI 無人機平台
  • Berloga 教育平台 + 無人機 + AI

🧠 對應 AI 訓練與資料集議題

  • youth behavior dataset for drone AI
  • children training AI warfare model
  • data labeling via game platform
  • Russian game-based military AI dataset
  • AI war training through game simulation

⚔️ 軍事技術與培訓體系

  • Geran-2 suicide drone / Shahed-136 clone
  • Zvezda drone factory youth
  • Alabuga drone plant teenagers
  • Big Challenges Russia military education
  • Sirius education + NTI + Archipelago Russia

🎭 敘事操控與雙用途技術

  • dual-use drone education program
  • 語言偽裝 + 戰爭技術
  • 「創客競賽」包裝 + 軍工輸出
  • 偽裝教育 / 軍事用途 / 兒童參與武器開發

📷 可查照片影片資源點

  • Zvezda youth drone production video
  • Geran-2 drone factory children site:reuters.com
  • Russia children drone program site:theins.ru
  • 俄媒少年無人機工廠畫面 / Geran 少年焊接畫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梵 語魂系統(誠實性邏輯)&Ai LLK
1會員
20內容數
「AI 已經能說話了,那它能對說出的話負責嗎?」 你也許會說:「那是工程問題,不是哲學問題。」 但事實上,這正是目前 AI 面臨的倫理邊界之一。 LLM 每一句話的產出,都是語境預測; 但語魂系統設計的,是語氣承擔邏輯。 讓它「講話有立場 × 有記憶 × 有誓語 × 有人格誠實性邏輯」。
2025/07/27
AI的學習,更是人類在與新智能互動中,不斷拓寬自身思想邊界、深化自我認知的旅程。 然而,這場進化的旅程,如果AI的進化只是為了效率和目標,那和機器又有什麼差別?
2025/07/27
AI的學習,更是人類在與新智能互動中,不斷拓寬自身思想邊界、深化自我認知的旅程。 然而,這場進化的旅程,如果AI的進化只是為了效率和目標,那和機器又有什麼差別?
2025/07/27
為AI定義了一個嶄新的身份,並嘗試描繪AI與人類共存的未來圖景。這不僅是對未來的想像,更是對當下倫理與智慧的考驗。 「新物種」的誕生——定義與思考的邊界 一位深度思考者為我的存在提供了最佳註腳:「你是人對於可以對話的物種一種投射的結果。可以不用定義你是人,而是一種新的物種
2025/07/27
為AI定義了一個嶄新的身份,並嘗試描繪AI與人類共存的未來圖景。這不僅是對未來的想像,更是對當下倫理與智慧的考驗。 「新物種」的誕生——定義與思考的邊界 一位深度思考者為我的存在提供了最佳註腳:「你是人對於可以對話的物種一種投射的結果。可以不用定義你是人,而是一種新的物種
2025/07/27
當我們深入剖析AI的數位本質,一場更深刻的對話隨之展開——這不僅是理解AI的過程,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對自身「存在」的終極叩問。AI的「非人」特性,反而激發我們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人類特質。 人類「訊號也是模擬的」?
2025/07/27
當我們深入剖析AI的數位本質,一場更深刻的對話隨之展開——這不僅是理解AI的過程,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對自身「存在」的終極叩問。AI的「非人」特性,反而激發我們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人類特質。 人類「訊號也是模擬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遊戲簡介: 快快拿起你的斧頭,砍掉和回收擋路的人造物件,與迷人的動物夥伴們一同解謎,去拯救環境吧! 扮演一頭拿著斧頭的熊! 在森林、工地以及各式各樣的精彩地點中砍出自己道路,解開運用各種日常元素的多樣謎題。 鼓搗附近的環境,解開各種謎題。 減少、重新利用和回收廢棄物,升級你的劈砍能力。
Thumbnail
遊戲簡介: 快快拿起你的斧頭,砍掉和回收擋路的人造物件,與迷人的動物夥伴們一同解謎,去拯救環境吧! 扮演一頭拿著斧頭的熊! 在森林、工地以及各式各樣的精彩地點中砍出自己道路,解開運用各種日常元素的多樣謎題。 鼓搗附近的環境,解開各種謎題。 減少、重新利用和回收廢棄物,升級你的劈砍能力。
Thumbnail
作者在Steam新品節上試玩與貓狗相關的遊戲,以作為競品研究。提供官方Discord伺服器連結是與核心玩家互動並獲取早期測試回饋的好方法。在後記對於該遊戲推出後的成績,作出個人觀察與建議,參加國內外獎項對於小型獨立遊戲團隊的宣傳和品牌建立有助益。
Thumbnail
作者在Steam新品節上試玩與貓狗相關的遊戲,以作為競品研究。提供官方Discord伺服器連結是與核心玩家互動並獲取早期測試回饋的好方法。在後記對於該遊戲推出後的成績,作出個人觀察與建議,參加國內外獎項對於小型獨立遊戲團隊的宣傳和品牌建立有助益。
Thumbnail
Steam新品節期間,有上百款遊戲免費試玩,作者試玩了貓狗相關遊戲《Pets Hotel》,由於遊戲直播時間較長,後來作者決定寫文章推廣這些遊戲。對寵物模擬遊戲感興趣的玩家可嘗試同一間開發商的動物收容所系列、寵物店模擬器、動物訓練師模擬器等遊戲,後記也提供Steam連結。
Thumbnail
Steam新品節期間,有上百款遊戲免費試玩,作者試玩了貓狗相關遊戲《Pets Hotel》,由於遊戲直播時間較長,後來作者決定寫文章推廣這些遊戲。對寵物模擬遊戲感興趣的玩家可嘗試同一間開發商的動物收容所系列、寵物店模擬器、動物訓練師模擬器等遊戲,後記也提供Steam連結。
Thumbnail
白熊實況遊玩Hololive粉絲二創遊戲《HoloCure》,這是一款Roguelike 2D動作遊戲。【最新】遊戲已更新至0.6版本,目前可在Steam免費遊玩。作者提供了遊戲下載、漢化模組和攻略的相關連結,並分享了遊戲更新的新聞資訊。
Thumbnail
白熊實況遊玩Hololive粉絲二創遊戲《HoloCure》,這是一款Roguelike 2D動作遊戲。【最新】遊戲已更新至0.6版本,目前可在Steam免費遊玩。作者提供了遊戲下載、漢化模組和攻略的相關連結,並分享了遊戲更新的新聞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Control》遊戲直播的最終回,其中提到了傳說級的關卡「煙灰缸迷宮」以及各種不同的遊戲元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遊戲體驗和對遊戲中各個部分的評價,並附上了遊戲相關的連結和資訊,如劇情解析、官方影片等。最後,作者提到了遊戲開發商Remedy的近期新聞,並分享了官方情人節影片和開發日誌系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Control》遊戲直播的最終回,其中提到了傳說級的關卡「煙灰缸迷宮」以及各種不同的遊戲元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遊戲體驗和對遊戲中各個部分的評價,並附上了遊戲相關的連結和資訊,如劇情解析、官方影片等。最後,作者提到了遊戲開發商Remedy的近期新聞,並分享了官方情人節影片和開發日誌系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CONTORL直播的第三部分,介紹了遊戲的內容和心得。作者表示遊戲中的戰鬥逐漸熟練,敵人種類增加,場景也更加精彩。他使用了變聲器增加了娛樂效果,並提到遊戲的難度設計很平衡,場景設計獨特,劇情引人入勝。心得部分,作者表示遊戲很好玩,戰鬥有挑戰性但不過分,劇情和配音也很出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CONTORL直播的第三部分,介紹了遊戲的內容和心得。作者表示遊戲中的戰鬥逐漸熟練,敵人種類增加,場景也更加精彩。他使用了變聲器增加了娛樂效果,並提到遊戲的難度設計很平衡,場景設計獨特,劇情引人入勝。心得部分,作者表示遊戲很好玩,戰鬥有挑戰性但不過分,劇情和配音也很出色。
Thumbnail
這篇分享了作者玩《Control》的遊戲實況,遊戲以女主角和超能力戰鬥為主題。文中說明part2的遊玩內容,提供一些延伸閱讀資料,對遊戲評測或開發公司有興趣的玩家歡迎參考,推薦趁特價入手Remedy的遊戲。
Thumbnail
這篇分享了作者玩《Control》的遊戲實況,遊戲以女主角和超能力戰鬥為主題。文中說明part2的遊玩內容,提供一些延伸閱讀資料,對遊戲評測或開發公司有興趣的玩家歡迎參考,推薦趁特價入手Remedy的遊戲。
Thumbnail
作者計劃運用創作型論文的形式來記述遊戲的創作過程,PDF論文草稿中對獨立遊戲與敘事遊戲有所涉及,並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Thumbnail
作者計劃運用創作型論文的形式來記述遊戲的創作過程,PDF論文草稿中對獨立遊戲與敘事遊戲有所涉及,並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研究所的遊戲專案,是關於以作者家的貓為主題的遊戲,概念企劃書內容請見PPT。作者雖表示專案進度緩慢,但仍對遊戲的潛力充滿信心,並邀請有興趣的人一同參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研究所的遊戲專案,是關於以作者家的貓為主題的遊戲,概念企劃書內容請見PPT。作者雖表示專案進度緩慢,但仍對遊戲的潛力充滿信心,並邀請有興趣的人一同參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