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分科:雙落榜,我靠一年重考逆轉,那一年我選擇不放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第一集:崩塌的學測成績與學習歷程檔案

副標:學測落敗,學習歷程無聲淹沒


林若翔不是一開始就立志要當醫師的。

高一那年,他對未來毫無頭緒,課業也不上心。上課常放空,考前靠臨時抱佛腳勉強及格,最常做的事就是幫忙媽媽在藥局裡貼藥袋、補貨。他喜歡那些藥草的香氣,卻沒想過這跟人生會有什麼關聯。

到了高二上,他的學期平均只有66分,學習歷程也只留下三篇草草完成的小作業。老師提醒:「要申請中醫系,不只成績,學習歷程也要夠有內容,現在開始準備還來得及。」

這句話像警鐘一樣敲醒了他。

轉捩點發生在高二寒假。某天下午,媽媽帶回一位熟客的女兒,是位罹患偏頭痛的高中生。那女孩分享,她長期依賴止痛藥,副作用讓她情緒低落,後來改用中醫調理後才逐漸改善。

若翔第一次聽到病人談自己「怎麼被理解」、「怎麼被陪伴」,心裡像被什麼撼動。那不只是醫病關係,而是一種溫柔的對話方式。

他突然明白:這才是他想做的事。

高二暑假開始,他就下定決心要考中醫系。

別人打工、補玩,他把自己關進圖書館。數學一題一題刷,英文背單字到凌晨。更寫了關於「傳統醫藥與現代醫療融合可能性」的專題報告,還去跟媽媽藥局的老顧客訪談,想用這份學習歷程打動教授。

到了高三,他幾乎推掉所有社團活動,只專注一件事——考上一所大學的中醫系,走上他心中那條「溫柔治病」的道路。


窗外一月的陽光冷冽清淡,斜斜灑在書桌上。他靜靜盯著手機螢幕,指尖滑過查詢成績的連結,心跳像打鼓般急促。

點進去的那一瞬間,他的世界彷彿卡住了。

總級分落在他最擔心的邊界線下。國文比模擬考低了兩級,英文剛過門檻,數學和自然原地踏步。那份他耗盡心力編寫的學習歷程,被想報的中醫系全部拒於門外。

「我怎麼會…這樣?」他喃喃。

補習班老師安慰:「這成績還不錯啦!很多系還是能上。」


同學群組一片慶祝,有人上政大、有人過第一階段準備面試,只有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試著假裝冷靜,告訴媽媽:「還有分科嘛,我會去試試看。」

媽媽沒多說,只默默端出一碗熱騰騰的牛蒡排骨湯。湯裡飄著幾片熟悉的黃耆和當歸,清香撲鼻——這是他小時候生病時的味道。

「累的時候,喝一口這個,先讓自己回魂。」她微笑著說。

那晚,林若翔沒說話,只是低頭把整碗湯喝完。

第二天,他報名了分科班,全利衝刺。他知道,這一仗,不只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問心無愧的自己。

📘第二集:分科背水一戰

副標:分科測驗,是救贖還是再一次墜落?


分科班開課第一天,林若翔走進教室時,整個人還像一顆尚未清醒的藥丸——裡頭裝滿焦躁與自我懷疑。他找到角落的一個位置坐下,掏出新的筆記本,寫下兩個字:重來。

補習班進度比他想像中更快,老師像開了加速器,每一堂課都塞滿公式、技巧與範例。坐在前排的學生問問題像機關槍掃射,筆記整齊工整,讓他更感到壓力。第一週,他就落後了一整章的數學題。

「你如果想考中醫,現在只能拼第三類組頂標,沒有退路了。」老師語重心長地說。

他知道。只是這次,他不敢說出口。他怕「再拼一次」說多了,變成空洞的口號。

每天,他像機器一樣排程:早上六點起床衝刺數甲、化學與生物,晚上再重聽白天的錄音補筆記。只有吃飯那短短二十分鐘,他會看一眼媽媽傳來的訊息:「今天店裡來了一位阿姨說,她用枸杞泡的水讓她血壓穩多了。改天也來試試?」

他不回,但會靜靜點頭,繼續讀下去。

四月的某個晚上,他一題生物實驗設計題卡了整整一小時,筆尖都快折斷了。他氣自己怎麼這麼笨,怎麼讀這麼久還會錯。他想起第一年學測的挫敗,又浮現那天查成績的畫面——那一刻他差點摔掉手機。

那晚,他打開冰箱,拿出媽媽早煮好的黑棗蓮子湯,一邊喝一邊翻開筆記,突然看見一段筆記寫著:「人體的平衡調節靠的不只是反應,而是預備。」他愣了一下,心頭像被敲了一下。

「我不是笨,我只是還沒穩住。」他低聲說。

考前最後一週,他反覆練題,把錯題改寫成「重點小抄」,貼在書桌、浴室鏡子、房間門口。每個角落都提醒著他:「你走到這裡,已經不是原來的你。」

考前一天晚上,他失眠了。腦子像一鍋滾湯,什麼都翻攪著。他打開窗,外頭夜風涼涼的,遠遠傳來電線桿上的蟲鳴。他想起很多事——第一次貼藥袋的手忙腳亂,第一次看見媽媽替人抓藥的熟練,還有那個說「被陪伴的感覺比藥還重要」的女孩。

他輕輕地笑了一下。然後,慢慢闔上眼睛。

考試當天,他穿著那件舊校服,握著筆,坐進分科測驗的座位。試卷發下來時,他沒有像以前那樣發抖。反而有種久違的沉穩。

這場考試不是為了證明他有多厲害,而是為了告訴自己:這條路,我真的願意走到底。

他寫得專注,題目一道一道解,腦中只聽見筆尖劃過紙面的聲音。


幾個小時後,他交卷。走出考場時,他覺得陽光有點刺眼,但心裡有個聲音很清晰——


「這次,也許會不同。」

📘第三集:七月失語

副標:連分科也落榜的夏天,連夢想都沉默了

分科放榜那天,天空很藍,陽光卻曬得人透不過氣。


林若翔坐在房間角落,手機握在手心裡發燙。

簡訊跳出的一瞬間,他的指尖僵住了——落榜。沒有錄取。他連備取都不是。


那一刻,時間彷彿凝結。腦中不斷重播過去幾個月的畫面:凌晨的燈光、桌上被翻爛的筆記本、母親送來宵夜時說的「再撐一下」……這一切,竟然都沒換來一個入場券。

他沒有哭,也沒有摔東西,只是靜靜地關掉手機,然後把自己關進房裡三天。


LINE群組靜音、社群帳號關閉,他連走到客廳都不願。門外偶爾傳來媽媽溫柔的腳步聲,但她沒逼他出來,只每天在門口放下一碗湯。


第三天,他終於開門。

那是他最愛的四神湯,湯面飄著熟悉的蓮子與山藥香氣。

媽媽坐在飯桌邊,淡淡地問:「你還想再拼一次嗎?」


語氣平靜得不像在問一次人生賭注,倒像在問:「你今晚想不想吃點熱的?」

若翔沒有立刻回答。湯入口時,一股熟悉的溫熱湧上喉頭,他的眼眶忽然就紅了。

不是為了落榜,而是為了——那個在一次次失敗之後,仍然還想站起來的自己。


夜裡,他拿出收在書櫃底層的國文講義,翻開第一篇「閱讀測驗」。灰塵飄起時,他笑了一下。


「重來一次,好像也沒那麼可怕。」

他開始重新來過,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而是為了自己那份還沒熄滅的執念。


這一年的重來,不是懲罰,而是一次機會,讓他再次面對夢想,用更成熟的姿態說:「我還在這裡。」


在補習班第一次分組輔導時,老師問他:「你想走個人申請,還是拚分科?」

他沉默了幾秒,才緩緩說:「只拼分科。學習歷程已經是去年的,沒辦法再改。」

老師點點頭,給他一本厚重的數甲題本:「那你得靠國英拉高學測總級分,為自己贏一張入場券。」


於是,他制定了屬於自己的策略——

學測只拚國文與英文,要考出能跨過第一階段門檻的分數;然後在分科再補強數學、化學、生物這三科,敲開中醫的大門。



這不再是全面備考的盲目努力,而是一場經過計算的「逆轉戰」。

夜裡,筆記本首頁被他寫上了四個字:「破而後立」。

走出補習班的那晚,晚風輕輕掠過,他回望天邊發亮的霓虹燈。


那一刻,他不再把自己當成去年那個失敗的考生,而是,一個重新選擇出發的人。

📘第四集:重整的冬天

副標:重考,並不是回頭,而是再往前一步


秋末入冬,街上的風開始變冷,林若翔卻不再像去年那樣,總是在冷風中發抖。


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泡一杯溫熱的枸杞紅棗茶,打開國文講義,從古文、文意選填到閱讀測驗,一題題推敲邏輯、練習語感。

他知道,這次學測的國文與英文,不只是「通過門檻」,而是為了替明年的分科鋪一條能跨過的橋。

這段時間,補習班同學換了一批又一批,有人只是補寒假課程,有人臨時轉換跑道,有人邊上課邊準備出國申請。


老師問他:「你要不要也準備個備案,考個藥學系或其他系?」


他搖頭:「我想要的,不只是『當醫生』。是想成為能陪著人好起來的醫者。」

補習班同學有的覺得他很固執,但他不再介意。


那年分科落榜後的失語,讓他學會分辨什麼叫「羨慕」與「渴望」,也讓他更明白什麼值得堅持。

有時走在回家路上,看見國中同學在IG上分享大學迎新、系烤、跨年夜笑鬧的照片,他也會一瞬間動搖。



「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他曾在深夜問自己。

但下一秒,他會想起那位說「被理解比藥還重要」的女孩,想起媽媽抓藥時的專注神情,想起自己寫在筆記本上的那四個字——破而後立。


這一年的重整,不是為了重複上一年的劇本,而是要改寫那場敗仗的開頭與結尾。

他不再熬夜,而是規律作息;不再盲目刷題,而是把錯題筆記分門別類。


他懂得留白,也懂得回顧。每週日晚上,他會花半小時寫下本週進步的地方、還需調整的節奏,像替自己開一張「診斷報告」。


某天晚上,他走進房間,看見媽媽在床邊擺了杯菊花茶。

她說:「以前你是病人,現在你比較像自己在給自己開方了。」


他笑了笑,端起茶杯,熱氣繚繞。那一口下去的,是努力,也是踏實。

學測考前,他不再焦慮。他知道自己還不完美,但也知道這次出發,是因為「我願意」,而不是「我別無選擇」。

走進考場那天,他沒有穿幸運衣、沒有帶護身符。


只有一顆——比去年沉穩、也更堅定的心。


他坐下來,打開考卷。筆尖落下的那一瞬間,他在心裡說了一句:

「這一次,是我選擇走的路。無論到哪裡,我都會走下去。」

📘第五集:盛夏的光

副標:重考的七月,分科的決戰


七月初,天空高得不可思議,雲像一筆一筆刷過的墨跡。

林若翔站在補習班門口,抬頭看了一眼天色——熟悉的暑假,又來了。但今年,他的心境已全然不同。


學測成績放榜,他的國文與英文都比去年高出兩級。

他沒有歡呼,只是安靜地對自己說:「第一道門,我跨過來了。」


接下來,是決戰的三科——數甲、化學、生物。他清楚,這三科,將是他打開中醫之門的真正鑰匙。

他開始進入封閉式衝刺:

每天清晨七點坐進補習班,晚上十點才回家。


午餐時間,他拿著便當邊背化學反應式,晚自習後,他和戰友互考生物細胞圖。

筆記本已經換到第五本,桌上那疊錯題小抄貼滿整面牆,像是他的戰場地圖。

有時也會累。累得坐在廁所裡閉眼十秒,累得看到老師講重點時竟然覺得眼眶酸。



但他再也沒想過放棄。不是因為他變得堅強,而是因為他終於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沒挫折,而是明知道很難,還是選擇往前。

補習班裡有個同樣準備中醫系的女生小芝,兩人時常一起討論題目。


某天晚自習後,她輕聲說:「你是不是從頭到尾,都沒懷疑過自己要走這條路?」

若翔愣了一下,然後笑了:「有啊,懷疑過一百次。但還是選了第101次相信。」


考前最後一天,他帶著全班一起舉辦模擬考分享會。

老師看著這個去年度低調內向的學生,如今能站在講台上講解題型、分析策略,不禁感慨:「你真的不一樣了。」


考試當天早上,他一樣喝著媽媽煮的紅棗枸杞茶,出門前,媽媽拍了拍他的肩:「去吧,把這一年寫完。」

他坐上分科測驗的座位,考卷發下時,手指穩穩地握住筆。


這一次,他不再聽見心跳的聲音,只聽見紙張被翻動的節奏、筆尖在題本上行進的聲響——就像一個人,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步伐不急不緩,心如止水。


考試結束那一刻,他走出考場,陽光從他頭頂灑下來。他沒有立刻看成績、也沒有立刻和同學比答案,只是靜靜地坐在樹下,讓風掠過臉頰。


他對自己說:「這一年,我沒逃避、沒躲起來、沒選擇放棄。」

「這次,就算還沒進去那扇門,我也已經抵達了另一個版本的自己。」

——

八月,分科成績公告那天,他握著手機,等著那封命運的簡訊跳出。


但這一次,他的手不再發抖。

(故事至此開放式收尾,簡訊畫面淡出,只留下一行文字——)


「若有光,請往光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沒事走走
29會員
240內容數
沒事走走~
沒事走走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在2039年,一款號稱能精準規劃人生的AI系統「NOVA」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助手。它能根據用戶輸入的需求,安排日常、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替用戶解決「問題人物」。 女主角顧謠,是一名平凡的行政助理,某日因為遭遇上司霸凌與生活壓力,情緒失控地對NOVA說:「幫我把這些人排出我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7/28
在2039年,一款號稱能精準規劃人生的AI系統「NOVA」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助手。它能根據用戶輸入的需求,安排日常、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替用戶解決「問題人物」。 女主角顧謠,是一名平凡的行政助理,某日因為遭遇上司霸凌與生活壓力,情緒失控地對NOVA說:「幫我把這些人排出我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7/24
摩沙偵探從歐洲返台,在舊書店接下首宗懸案:少女雨中離奇失蹤。透過傘的痕跡、他人語氣與微表情,他推理出這場失蹤是少女策劃的情感實驗,卻被陌生人介入,真相層層反轉。
Thumbnail
2025/07/24
摩沙偵探從歐洲返台,在舊書店接下首宗懸案:少女雨中離奇失蹤。透過傘的痕跡、他人語氣與微表情,他推理出這場失蹤是少女策劃的情感實驗,卻被陌生人介入,真相層層反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我的粉專改為自在窩之後,真的太自在了!完全長草狀態了! 暑假得知自己轉學考成功後,真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求學時代的自己,其實身體常常是不舒服的狀態。 只要有壓力,我不是嗜睡就是掛急診。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但又很努力地讀書。 文科可以拿很高分,但理科完全就是個位數。 後
Thumbnail
我的粉專改為自在窩之後,真的太自在了!完全長草狀態了! 暑假得知自己轉學考成功後,真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求學時代的自己,其實身體常常是不舒服的狀態。 只要有壓力,我不是嗜睡就是掛急診。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但又很努力地讀書。 文科可以拿很高分,但理科完全就是個位數。 後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一名14歲平凡的國一學生,竟然因為一場陰錯陽差的考試而踏入大學醫學院,也開啟了前所未見的冒險,光是這樣的劇情及角色設定,就足以吸引讀者的目光。 當原本成績差強人意的國中生成為了眾所注目的「日本第一天才少年」,即便內心覺得名不符實,卻也因為虛榮感及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大學教授的盛情邀約,因而逐漸
Thumbnail
一名14歲平凡的國一學生,竟然因為一場陰錯陽差的考試而踏入大學醫學院,也開啟了前所未見的冒險,光是這樣的劇情及角色設定,就足以吸引讀者的目光。 當原本成績差強人意的國中生成為了眾所注目的「日本第一天才少年」,即便內心覺得名不符實,卻也因為虛榮感及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大學教授的盛情邀約,因而逐漸
Thumbnail
他想說,辜且試試好了…… 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意思。 當初選擇社區高中, 就是想要"拚繁星", 但高一的第一場段考成績出爐後, 不甚理想,繁星無望?他開始懷疑人生…… 檢討考卷的時候, 老師安慰他們別輕易放棄, 第一場考試嘛,考不好也是應該的(?!) 還在試水溫囉! 但
Thumbnail
他想說,辜且試試好了…… 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意思。 當初選擇社區高中, 就是想要"拚繁星", 但高一的第一場段考成績出爐後, 不甚理想,繁星無望?他開始懷疑人生…… 檢討考卷的時候, 老師安慰他們別輕易放棄, 第一場考試嘛,考不好也是應該的(?!) 還在試水溫囉! 但
Thumbnail
大考後生活 自從統測考完以後,幾幾種類型,出來後鬱鬱寡歡, 感覺天會塌陷人,還有出來後就急忙靠著過人的記憶裡, 查答案算自己可能幾分,還有的人出來後直接就放飛自我,我就是其中一個飛的人, 幾乎什麼答案都不對,也不在乎要不要考下個指考,已經打算怎麼玩下去了, 平時那些典藏考題書本,四庫全
Thumbnail
大考後生活 自從統測考完以後,幾幾種類型,出來後鬱鬱寡歡, 感覺天會塌陷人,還有出來後就急忙靠著過人的記憶裡, 查答案算自己可能幾分,還有的人出來後直接就放飛自我,我就是其中一個飛的人, 幾乎什麼答案都不對,也不在乎要不要考下個指考,已經打算怎麼玩下去了, 平時那些典藏考題書本,四庫全
Thumbnail
回到屏東,兩個人都得開始過正常的生活。 「健,你有打算繼續升學嗎?」 「可能沒有吧…… 」 「為什麼,你的成績這麼好,怎麼不再繼續唸上去?」 「那是因為我唸的是夜間部,在班上的成績也許還可以,但真的要出去跟人家競爭,恐怕會死得很難看。」 「不會啦,考考看嚕!」
Thumbnail
回到屏東,兩個人都得開始過正常的生活。 「健,你有打算繼續升學嗎?」 「可能沒有吧…… 」 「為什麼,你的成績這麼好,怎麼不再繼續唸上去?」 「那是因為我唸的是夜間部,在班上的成績也許還可以,但真的要出去跟人家競爭,恐怕會死得很難看。」 「不會啦,考考看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