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賣車有多好賺?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誒?&前陣子,我的臉書跳出一個貼文,是我曾經任職於新車業務時成交的一個客戶,當時他的一封簡訊,我截圖下來po文,他是這麼寫的“那天那老鳥在電你,說訂書機未歸位的小事,公然在客戶面前不給同事面子的行為,讓我很不能認同,相信你這新人,一定吃足了同事的排頭”,當時看完這封簡訊,真的是很暖心,再加上客戶當天就下訂,讓人不想好好服務都不行,而且賣這台車,是為數沒賠到錢的車,為什麼會說沒賠到錢,相信大家都認為賣車的業務,利潤一定很高,賺爛,如果你會這麼想,那肯定是哪裡有什麼誤會,早期,在2000年以前,賣車也許可以發家致富,但時至今日,留給第一線的新車業務利潤也只有3%左右的空間,但是,進口車2B1A之類的,我就不曉得了,不過,很多人聽到3%,可能覺得難以致信,如果不相信,也可以實際去參與體驗看看,畢竟我也離開車行多年,說謊其實是沒必要的,因為我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今天來聊賣車業務有多好賺?是賺爛?還賺到一個爛字,爛透了。 大家應該都覺得賣車業務就是負責賣車而已,代誌不是憨人所想的安餒,賣車固然要賣,還有汽車保險,協助客戶保修驗車,你沒聽錯,業務也可以幫客戶牽車去驗車,你可能會想,這樣有錢賺嗎?絕對有,不然我跑這一趟幹嘛,待在公司吹冷氣看黑絲襪不好嗎,當然好,只是沒錢賺,那有多少可以賺呢?50塊,各位覺得划算嗎?我是覺得不無小補,以前是這個價格,現在我就不知道了,再來要去二手車商拜訪,因為要做貸款,需要跟二手車商配合,新車公司有貸款融資的部門,就會要求業務去做,而且不允許掛蛋,也有基本門檻,如果掛蛋會怎樣?被幹到飛起來啊,還能怎樣,要皮皮的,麻痺麻痺的,也是可以,只是日子比較難過,然後每天要把自己從牆壁上摳出來。而公司也會給你一本無主客的手冊,就是沒有業務照顧服務的客戶資料,要做甚麼呢?當然是打電話詢問客戶要不要增貸或是續保,相信大家都覺得電話行銷是真的沒有甚麼效益,而且很容易被掛電話,確實,一開始對於我來說,也是有這樣抵觸的想法,不過,凡事就是問嘛,遇到瓶頸就問,問學長姐怎麼打電話行銷,或是偷聽他們的對話,畢竟這些人是會蓋步的,反正平時在公司也是穿的人模狗樣的閒晃,偷喝咖啡,吃吃小點心的,沒事打打電話,轉換心情也好,雖然效率不高,當做是跟陌生人聊天,練習聊天,至少我也是有成交過幾筆客戶,算是一個積少成多的回報。 聽到這邊,各位一定在想,那賣車呢!重點是賣車啊!這才是收入來源,想賣車,就要先學六方位介紹車子,哪六個方位,車前方、左方副駕駛跟乘客座、車後方、車右方、駕駛座、引擎蓋的六個方位,網路上也有介紹,有興趣的可以查查,說實在的,公司內部寫的話術稿,我如果是客人,真的會聽到想睡覺,超無聊的,反正就是說好話,不過,這也是正常的,車廠都是要把自家產品吹上天,所以身為第一線的我們,可以說的比較中性,不一定要吹捧,會吹到令人反感,也不用特別貶低他牌,當時的我任職於M牌車廠,各位不用臆測,就當是聽個人故事就好,當時的課長和前輩就會詆毀,誰家的車,外觀設計過於老款、拉皮車,坦白說,你可以說出你覺得自家的特點,但不用去批評,萬一客戶是從中比較二選一的,你的批評反而會激起別人的不悅,因為你是在質疑客人的審美,說不定你就錯失了成交的機會,客人想買渦輪引擎,為了阻止客戶別買,就要注射、打預防針,渦輪車容易抓溫度、吃機油、又容易壞,這時,若你是客戶,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不懂車的,可能會被唬住,懂車的,肯定是不吃你這套,那你家的車就不會吃機油,不會抓溫度,不容易壞嗎?不如順著毛摸就好,強摘的瓜不甜,生意不做,朋友原在,這裡不教你話術,只教你做人,自然進氣有自然進氣的好,渦輪有渦輪的好,大家各有所好。因為我也曾經有過這經驗,客人跟X田的車在挑選,我跟他說,他們家的車,懸吊系統超級差,跟船一樣,客人一樣跟你笑笑的,之後人家也是下訂了X田的車,你奈何的了嗎?總之這個買賣交易,還是別建立在詆毀之上,車子的好壞,消費者有一定的認知和想法,別把客戶當白癡,把自己當成消費者,再來去銷售,或許會看的更廣一些。 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我也曾經到其他新車銷售看過車,聽看看別人的業務是怎麼賣車的,算是去向人討教取經,X田肯定是有的,他們的銷售,真的不是一般人能領教的,還是說他已經看出我不是要買車的,只是單純來看車,買不起的?還是大品牌的業代,被糟蹋多了,現在是來糟蹋我的,不過還有其他不同車商的業代,我覺得體驗是不錯的,只是相當抱歉,佔用別人賣車的時間了。 在銷售的過程,總會遇到一些奇葩的客人,最常遇見的,就是品牌價格,曾經有一個客人,連車都不用看,直接坐下來跟你談價格的,他是這麼說的:你們家的車,二手車價這麼爛,你能便宜我多少,對於當時菜鳥的我,真的無法招架,就是攤出底牌,74萬8的牌價,獎金全吐,就是三萬,其他什麼隔熱紙,晴雨窗,避光墊,腳踏墊都沒有,因為這些都是薪水成本,賣車要賠薪水,這我可不幹,想當然的,這個肯定是不會成交的,有人說新車出廠就有隔熱紙了,見鬼喔,我去文具店買卡典西德幫你貼比較快,隔熱紙咧,當然是不能這樣對顧客說話,顧客雖蠢,但不能明講。另外,還有遇過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客人是一對夫婦,也是坐下來談價格,因為車看過了,代表我這邊已經不是第一家了,看的是小車,這個利潤空間是2萬,客人直接:蛤,只能便宜我2萬喔,人家隔壁的X田的小YY,能便宜我10幾20萬,你們的車價格那麼差,只能便宜我2萬,那這時的我,也不是那麼的生疏了,對於這種客人,我也不客氣的回擊,大姐,先不談那邊能便宜你多少,我們只説成交價在哪裡,一台小YY,牌價最低40幾萬快50萬,便宜你10幾20萬,所以成交價20快30萬嗎?如果是的話,我也不用跟我認識的業務調車了,我直接跟他調,一台至少要賣50的車,我賣個5台,現賺100萬,客人這時才笑笑的說,怎麼可能是2.30萬,你客人都知道成交價格不是2.30萬,你拿折扣優惠來唬我,這不是很機歪嗎?所以我跟客人說,你要這麼大的優惠,也可以,4.50萬的車,我包套包到8.90萬,要便宜你2.30萬,也不是問題,重點是便宜了你2.30萬,我還有錢賺,這不是皆大歡喜嗎?不過,這個客人也是讓我洗臉洗開心的,最後當然是沒有賣到車的,而且他還給我X田的名片,最後我也是揉掉丟垃圾桶,在後期的追蹤,這個客人還是買了當初他問的那台小車,只是錢不是我賺的,賣他車的人是誰,我也不知道,但我就是賺個爽字,況且賣車賺錢,是天經地義的,賺合理的報酬,不為過吧!這句話也是從學長那邊聽來的,我覺得很棒。 不過正因為這樣,賠錢的車,我寧可不賣,所以很容易被盯業績,曾經也有一個準客戶,也是要買74萬牌價的那台,殺到64萬成交,我底薪22k,還要吐7萬出來賣車,我又不是傻了,聽眾聽到這邊,想做這單的,底下留言或私訊,最後是所長去吞,然後掛業績在我身上,也許所長手頭有空間,或是抓長補短,這我不曉得,不過在我離職後,這對母子又再買一輛,成交62萬,這是後來的學姊接手的,不過是誰吞這價差,我就不曉得了,我只能說,二手車價會差,都是消費者導致,折扣再折扣,二手車商在收,都會依風聲來確定行情的,再加上當時的經銷商,我是X益,另一個是X豐,往往報價出來,可能X豐的業務就會有所長相挺,只要是X益報出來的價,我再折5000,價格的惡性競爭下,就是這樣,別人家的營業所夠力,就是要殺到見骨,剁到流血流滴。 所以每當到了早會跟晚會,業績不好的,就是仇人,被罵到懷疑人生:賠錢的車不賣,賺錢的車,又生不出來,你跟我說,恁有三小路用,當然我也不是那種會吞忍的小綿羊,後面就只能祭出錄音筆,因為開會內容基本都是不堪入耳的言語,三字經啊,罵到你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個廢物,曾經也有聯繫到媒體要爆料,想想當時一份工作要做到這樣,也真的是令人唏噓,但是,最後是高層壓下來,然後年底以一台業績之差,把我免職了,果然大公司要的是隱忍承受,並不是要我這種異教徒的思想。 然而,後來的我就跳到H牌的車廠,但也不是從此就順風順水了,而是從另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這時的所長不是稱作所長了,是叫副理,外表感覺像個文明人,不過感覺往往是錯誤的,不過是穿著得體的狗,哎呀,我又臭嘴巴了,回到正題,會跳過去的原因,有一點是為了要考取保險證照,因為在M牌將近快大半年,賣了幾輛車,連保險證照的書都沒翻過,每天都是在追業績,那各位這時就有疑問了,沒證照怎麼去幫客人保車險呢?當然就是借用課長的證照,先掛在他的名下,到月底再來分贓,總之辦法就是人想出來的,那最後有沒有考到呢?當然是有的,多虧H牌的這個墊腳石,大家相互利用,嘿嘿,沒毛病吧,不過在任職期間呢,也是有一些問題,還是,其實是我本身有問題,嗯?總之,這一點,我也是挺疑惑的,身為一個賣車的業代,好像是不需要懂車,能賣出去才是硬道理,一些基本的機械常識跟專業知識,似乎不是那麼的重要,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某次新車上市,副理開會詢問我們這些業代,對於新車有什麼反饋,我很白目的問,為何後懸吊系統是使用扭力樑而不是多連桿?關於這個專有名詞,我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聽眾可以去谷歌,至於我為何有這樣的提問,因為當時的外國原廠有動力升級版,200匹馬力配上後多連桿懸吊,而我提出這個部分呢,先聲明,我個人對扭力樑沒有甚麼偏見,小型車使用就算了,但是,已經來到中型房車,用扭力樑就真的對操控性沒甚麼幫助,優缺點我就不展開細說了,不過,副理的回覆,也是開了我的眼界,他是這麼說的:多連桿是已經過時的產品,人家鋼砲等級的車,都是用扭力樑的,讚讚讚,牛牛牛,你家產品最好,看來要當到副理,要連自己都能騙,我可不是要打擊自家產品,當時這H牌的新車,坦白說,外型是真的設計不錯,開起來也是有模有樣的,配備也是給好給滿,只是我對硬件上是比較在意的,但是後來在我離開新車產業後,H牌也引進了sport版的後多連桿車型進來販售了,這時我就想起這位副理說的話,多連桿是已經過時的產品了。唉,說的飛天鑽地,業務嘴胡謅謅。不過在H牌的任職期間,我還是賣了兩台車,只是都不是H牌的,嘖嘖嘖 以上,就是我在新車業務的旅程,不過,這邊不是要阻止各位進入業務單位,相反的,我覺得年輕可以嘗試看看,嚐嚐看所謂的人間冷暖吶,沒這麼嚴重啦,或許我個人的經驗比較慘烈一點,不過在業務方面的領域,也是收穫頗豐,但不是在錢財方面的,如果想嘗試進入,有一點,千萬要注意,就是進入車行時,通常都會有人洗你換車或是買車,所長課長學長會鼓吹你,可千萬別傻傻地相信那是在投資自己,車子永遠都是負資產,當你買下去,每個月開始清償貸款了,你才知道,這些不過都是幫營業所做業績,我們不過都是因為有價值,才被利用,你可能會問,我有沒有在新車公司換新車,嗯,我是看起來傻,但我不蠢吶,一輛新車裸車價71萬,扣掉舊換新5萬,價格66萬,落地後賣出價剩40多萬,我持續保有20年的老車,不賣還有近10萬的殘值,不用維修,只需要正常保養,又不是頭殼壞去,一來一往,還是負債20多萬,這20萬,可以保養加油幾次?大家可以想想這個問題,也許有人喜歡開新車,這我不反對,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對於我來說,錢握在手裡,還是比較實際點,畢竟本多終勝嘛!車,只是生命其中的一環,並不是全部,多嘗試不是件壞事,但是要量力而為。 總結,我在賣車一年的人生旅途,資產增加的幅度不大,經驗卻是增進了不少,也有涉足過二手車行業,當然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而那這些曾跟我買車後的客戶,坦白來說,我是很喜歡去服務客人的過程,因為信任,才會產生購買,沒辦法繼續服務下去,也不是我的本意,各位想像一下,一個人一天就只有16個小時,你要賣車,處理客戶保險保養,還要負責貸款對保,你該如何分配這些時間,你還有時間休假嗎?月休4天是夢想,大多數的業務都是沒有甚麼休息時間的,如果是新車上市,全員禁休是正常的,有加班費嗎?在台灣,勞基法是參考的,想做,就要認命。 以上,就是這星期要跟各位聊的,如果喜歡本集內容,可以到臉書粉專或是ig、脆,按讚留言或私訊跟我們聊聊天,也別忘了給我們五星好評鼓勵支持,我們下禮拜聊。

本集podcast在各大平台皆可收聽(Apple podcast/Spotify/KK box/Mixer box)

收聽連結

本集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1brooV Spotify https://reurl.cc/NlzZp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人物TalkShow的沙龍
0會員
22內容數
2025/07/27
在已經步入秋天的日子裡,如今,每每當我在下班時分,抬頭欣賞這橘紅的晚霞,就會想起過去那忙碌的日子,不知道各位在聽這集的時間,是早晨的通勤,中午休息,還是下班的塞車潮中,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經放緩腳步,停下來欣賞身邊的風景呢?以前我們常聽到一個冷笑話,你是哪一族的人
2025/07/27
在已經步入秋天的日子裡,如今,每每當我在下班時分,抬頭欣賞這橘紅的晚霞,就會想起過去那忙碌的日子,不知道各位在聽這集的時間,是早晨的通勤,中午休息,還是下班的塞車潮中,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經放緩腳步,停下來欣賞身邊的風景呢?以前我們常聽到一個冷笑話,你是哪一族的人
2025/07/24
聽眾不曉得對考駕照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因為前陣子,我再去把我的汽車駕照升級,再重新踏進監理所考照啊,心情特別的緊張,畢竟我們的人生,只要碰到考試就會特別的手足無措。 然後我就突然回想起,我為什麼會去考汽車駕照,那時的學生時代,總覺得既然一台機車兔全台灣,那我為什麼還要再考汽車駕照呢?
Thumbnail
2025/07/24
聽眾不曉得對考駕照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因為前陣子,我再去把我的汽車駕照升級,再重新踏進監理所考照啊,心情特別的緊張,畢竟我們的人生,只要碰到考試就會特別的手足無措。 然後我就突然回想起,我為什麼會去考汽車駕照,那時的學生時代,總覺得既然一台機車兔全台灣,那我為什麼還要再考汽車駕照呢?
Thumbnail
2025/07/22
今天來聊聊這輩子應該認識的一個人,相信點進來聽的人應該會覺得滿頭霧水,你認識的人,跟我有半點錢關係嗎,確實是沒半毛錢關係,但聽都聽了,不妨就聽到最後。 不曉得各位知不知道mbti,你有測試過嗎?那你是i人還是e人呢?你覺得準確度高嗎?雖然大家都覺得很準,但我覺得這只能表現出這個時期,自己當前的狀態
2025/07/22
今天來聊聊這輩子應該認識的一個人,相信點進來聽的人應該會覺得滿頭霧水,你認識的人,跟我有半點錢關係嗎,確實是沒半毛錢關係,但聽都聽了,不妨就聽到最後。 不曉得各位知不知道mbti,你有測試過嗎?那你是i人還是e人呢?你覺得準確度高嗎?雖然大家都覺得很準,但我覺得這只能表現出這個時期,自己當前的狀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Thumbnail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Thumbnail
那天回程路上,心理冒出了一句話:「有沒有不會聊天的超級業務員?」
Thumbnail
那天回程路上,心理冒出了一句話:「有沒有不會聊天的超級業務員?」
Thumbnail
商場…如情場,情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 若能~長長久久,共存共榮,和平繁盛, 誰不希望…能夠和合作夥伴…一路成功到最後. 老在重新認識,老在重新評估, 甚至還爾虞我詐偷拐搶騙,多累~~~
Thumbnail
商場…如情場,情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 若能~長長久久,共存共榮,和平繁盛, 誰不希望…能夠和合作夥伴…一路成功到最後. 老在重新認識,老在重新評估, 甚至還爾虞我詐偷拐搶騙,多累~~~
Thumbnail
職場中的掙扎與困惑,是身為專業工作者都會面對的。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因工作轉換而產生的思考與感悟,並提醒人們重拾工作初衷,珍惜人際關係,以及建立對工作的自信與驕傲。
Thumbnail
職場中的掙扎與困惑,是身為專業工作者都會面對的。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因工作轉換而產生的思考與感悟,並提醒人們重拾工作初衷,珍惜人際關係,以及建立對工作的自信與驕傲。
Thumbnail
「嘿,明天中午有空嗎?想找你聊聊」Line 不尋常地跳出老闆訊息,隱約透露著不祥。隔天鬧鐘一響,鈴聲異於平常,如警鈴一般。 中午。拉開椅子,與老闆面對面坐下。
Thumbnail
「嘿,明天中午有空嗎?想找你聊聊」Line 不尋常地跳出老闆訊息,隱約透露著不祥。隔天鬧鐘一響,鈴聲異於平常,如警鈴一般。 中午。拉開椅子,與老闆面對面坐下。
Thumbnail
職場上有時候還是要巴結一點。 老闆看起來還算滿意。
Thumbnail
職場上有時候還是要巴結一點。 老闆看起來還算滿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我的職場生活 由於我們是做銷售的,常常會著重於業績表現,我時刻警惕自己業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不能否定我的工作表現;不過當然不是每位同仁都有這樣的想法,也許不談到業績還可以跟你嘻嘻哈哈,但一說到業績就會開始陰陽怪氣,甚至惡意中傷,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我的職場生活 由於我們是做銷售的,常常會著重於業績表現,我時刻警惕自己業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不能否定我的工作表現;不過當然不是每位同仁都有這樣的想法,也許不談到業績還可以跟你嘻嘻哈哈,但一說到業績就會開始陰陽怪氣,甚至惡意中傷,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