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轉念的旅程》
第四章:不要再等「準備好了」,因為現在就是起點
「我們來辦一場小型的生活提案展,好不好?」
耀廷看著筆電螢幕,滑出一張張攝影作品和主題字卡。
這是他們第三次會面,在信義一間共創空間裡,一邊喝著濾掛咖啡,一邊討論LifeReset計畫的可能樣貌。
「妳不是說要幫人整理生活、空間與心緒?那就找幾位願意嘗試的對象,免費體驗一次,我幫妳記錄、攝影,整理成企劃案例。我們可以試著開個展,也當成一次測試市場反應。」
淑婷的眼神一亮。
「但我不確定現在做這些會不會太早,感覺計畫還沒成熟。」
「妳等到完美,永遠都不會開始。我們不是要證明什麼,是要讓真實發生。」耀廷的語氣堅定。
她點了點頭,把這段話抄進了她的小本子。
兩週後,在珊珊咖啡館的後方小展區,一場名為「生活重整提案計畫」的微型展覽靜靜登場,現場只邀請了十來位朋友、創業者與曾經的客戶參加。
場地不大,但布置得溫暖有感。
牆上貼著每一位體驗者的前後對比照片、她手寫的整理筆記,以及耀廷拍攝的生活片段照片。
空間裡循環播放著輕柔的背景音樂,搭配投影出的訪談影片。
「妳幫我把廚房改得好像咖啡館,我每天早上都忍不住想起床做早餐。」一位單親媽媽在影片中這樣說。
「他們說我房間像倉庫,我以前也覺得那只是窩而已;但妳讓我發現,我值得住在一個舒服的地方。」一位大學生低著頭笑著說。
淑婷站在一旁,看著大家停留在影像與故事前。
她沒有推銷什麼,沒有話術,只有真實改變的紀錄。
展覽最後,珊珊主動上前提議:「妳要不要乾脆開課?我這裡可以當場地。我看那些人根本不是來看展,是想問妳怎麼辦到的。」
「我……我可以嗎?」淑婷有點懷疑。
「妳已經在做了啊!這只是把妳的經驗分享出去,讓別人學著整理自己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她收到一則訊息,是阿傑發來的:「謝謝妳昨天願意聽我說話。我發現,妳改變很多,但那種溫柔還在。」
她望著窗外的車流,不禁笑了一下,然後回了句:「我們都在學著重新排列彼此的位置。」
夜裡,她翻出幾年前自己寫給自己的紙條:「要活得像自己,就不能活得像所有人。」
她終於開始懂得這句話的意思。
就算現在的事業還不穩、學員還不多、合作還在磨合,但她知道:人生從來就不是一場一次到位的設計,而是一次又一次不完美中的再啟動。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