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高齡必修課:20%關稅時代,如何分散你的資產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關稅新政,敲醒職場中高齡的資產警鐘

美國對台灣正式開徵20%對等關稅,產業界一片譁然,朋友圈也瞬間炸鍋。身為職場中高齡的人,更能感受到這種「外部變數」帶來的壓力:

不僅工作保障不再是理所當然,連長期信賴的台幣資產,也變得沒那麼穩了。

更微妙的是,台幣最近反而強勢升值,市場上不少人繼續信仰台灣ETF、台幣定存沒問題。問題是:這真的是新常態,還是一次變局前的「迷魂陣」?

關稅新政,敲醒職場中高齡的資產警鐘

關稅新政,敲醒職場中高齡的資產警鐘


一、台幣短線強勢,會不會只是幻覺?

說真的,最近台幣升得很有氣勢,讓很多投資人(特別是我們這種年紀)都暫時鬆了口氣。沒錯,國際資金流入、出口商結匯、外資短線炒作都讓台幣撐得住。但這些都只是資本週期和短線交易的表象。

要提醒自己的是:

  • 匯率的短線強勢,不代表台灣的結構性風險已經消失。
  • 人口老化、產業外移、地緣政治、出口過度集中,這些深層問題才是台幣長期購買力的隱憂。
  • 關稅只是冰山一角。只要國際資金一撤、產業動能一轉弱,台幣反轉的速度,可能比你在職場收到通知還快。
台幣短線強勢,會不會只是幻覺?

台幣短線強勢,會不會只是幻覺?


二、單押台幣ETF與勞退,風險放大進行式

這波關稅衝擊,讓不少職場中高齡開始重新思考:「定期定額台灣ETF、存自提勞退」這種過去的「舒適解」還能不能繼續安穩下去?

說真的:

  • 台灣ETF和勞退帳戶當然還有保障現金流、建立社會安全網的功能,不至於一刀切掉。
  • 但如果資產配置全壓台灣、單押台幣、重押本地產業,那就是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籃了。
  • 這年頭,變數太多,帳上數字沒變,不等於購買力不變。萬一台幣急貶、股市洗牌,紙上財富可能直接「蒸發」。
單押台幣ETF與勞退,風險放大進行式

單押台幣ETF與勞退,風險放大進行式


三、親身體會:中高齡職場人的「未雨綢繆」日常

老實說,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我這個年紀很清楚:

裁員這種事,說來就來,誰還能拍胸脯保證工作穩到退休?雖然現在還沒失業,但每次檢視資產配置,我都會假設「如果明天沒收入」還能撐多久。

這波不確定因素爆棚,我就把更多比例拉到現金流、海外ETF,留點台幣活存及定存備用。不是什麼高明招數,就是不想哪天發現帳戶一堆台幣,卻買不起明天的生活。

年紀越長,反而越明白:分散不是投機,而是讓自己遇到突發狀況時不會徹底慌了手腳。

親身體會:中高齡職場人的「未雨綢繆」日常

親身體會:中高齡職場人的「未雨綢繆」日常


四、匯率週期的現實:日本人走過的冤枉路

你以為只有台幣會這樣?匯率週期的故事全球都上演過。

日本日圓在1980年代廣場協議後一路強升,大家都說日圓就是強勢,買房買保單全靠它。後來呢?經濟泡沫崩潰、亞洲金融風暴,日圓一路貶到大家不敢看,單壓日圓資產的日本人只能含淚認賠。

匯率不是假議題,沒有人可以預知風向。享受台幣短暫升值紅利的同時,也得問自己:「如果台幣反轉,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匯率週期的現實:日本人走過的冤枉路

匯率週期的現實:日本人走過的冤枉路


五、資產配置建議:分散,才有彈性和安全感

面對不確定,務實永遠比樂觀有用。以下是幾個簡單卻很實際的建議:

  1. 台幣現金與定存
    日常開銷、緊急預備金,這些不能省,至少讓你遇到突發事件還有餘地喘口氣。
  2. 美元、全球型ETF、黃金
    部分資產分散到美元、全球型ETF和黃金,國家、產業、貨幣的籃子多一點,壓力就小一點。
  3. 彈性調整,定期檢視
    資產配置不是「設好就忘」,每半年檢查一次,根據大環境和自身需求及時調整。
    不要等到看到新聞才想起你還有資產。
  4. 強化自身現金流與能力
    永遠別忘記,最強的資產不是股票也不是美金,是你自己。專業、學習、健康、關係,能持續帶來現金流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資產配置建議:分散,才有彈性和安全感

資產配置建議:分散,才有彈性和安全感


結語:中高齡也要留後路,理財就是持續調整

說到底,市場怎麼變,沒人能真的預測得準。

今天我會說台幣資產「短多長空」,其實也是根據目前可見的結構、政策和自己的人生階段來評估。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出現新政策、台灣經濟又上演奇蹟?

所以我的做法一直是「隨時檢討、彈性調整」,不是為了押對方向賺最大,而是遇到大風吹時能夠安全下莊。如果哪天台幣逆轉成世界最強貨幣,我也會根據新狀況調整配置——理財本來就該靈活,不要迷信某種答案能一勞永逸。

分散風險、強化現金流,就是這個新時代最務實、最能安心入睡的資產管理方法。

中高齡也要留後路,理財就是持續調整

中高齡也要留後路,理財就是持續調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產財富之旅
44會員
149內容數
一名中年上班族。通過多年努力和資產配置,資產已累積到一定程度。雖然尚未實現完全財務自由,但這些經驗讓我在面對裁員風險時能保持財務安全。 在這個沙龍裡,我將分享自己的財務累積經驗與歷程,包括如何通過儲蓄、投資和資產配置達到現階段的財務狀況。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大家在財務管理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共同實現更穩定的財務未來。
中產財富之旅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千萬資產真的夠用嗎?中年理財的現實衝擊 每次滑社群、打開新聞,總有人說:「現在1000萬根本不夠用啊!」
Thumbnail
2025/07/28
千萬資產真的夠用嗎?中年理財的現實衝擊 每次滑社群、打開新聞,總有人說:「現在1000萬根本不夠用啊!」
Thumbnail
2025/06/18
現實壓力下的中年投資心法,複利、AI與家庭責任,該怎麼平衡?
Thumbnail
2025/06/18
現實壓力下的中年投資心法,複利、AI與家庭責任,該怎麼平衡?
Thumbnail
2025/06/07
這年頭,留下來的不一定贏,先離開的可能只是更清醒
Thumbnail
2025/06/07
這年頭,留下來的不一定贏,先離開的可能只是更清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的台積電破千之後,台股加權指數的鋸齒化時代來臨了,台積電每一次的變動現在為5 點,也因此,每上升或是下降5 點的時候,加權指數的變動大約就是45點左右。現在看著台股,大致上就若以看到台股加權指數的變化,新聞指出金管會公布,上半年整體外資累計淨匯入近323億美元,創史上同期新高。
Thumbnail
最近的台積電破千之後,台股加權指數的鋸齒化時代來臨了,台積電每一次的變動現在為5 點,也因此,每上升或是下降5 點的時候,加權指數的變動大約就是45點左右。現在看著台股,大致上就若以看到台股加權指數的變化,新聞指出金管會公布,上半年整體外資累計淨匯入近323億美元,創史上同期新高。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壽險業投資國外22兆元,投資國內公建卻僅1,300億元...金管會保險局長指出,若將國外投資總額上限降至25%,壽險會有9.26兆元要被迫移回國內,且不說國內債市無法吸納龐大的資金…現在強迫匯回,可能要實現虧損,間接導致保險公司無法提供適足的保單」 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保險局長說的有道理嗎?
Thumbnail
「壽險業投資國外22兆元,投資國內公建卻僅1,300億元...金管會保險局長指出,若將國外投資總額上限降至25%,壽險會有9.26兆元要被迫移回國內,且不說國內債市無法吸納龐大的資金…現在強迫匯回,可能要實現虧損,間接導致保險公司無法提供適足的保單」 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保險局長說的有道理嗎?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今天關注到產業鍊的一則小小新聞,我發現台積電又做出正確的決定!即將辦理法說會的時刻。隱密人士已經在佈局。難怪近年來中國經濟大衰退是因為2019年的武漢肺炎,這個稱為當代黑死病的災難降臨到美國身上,因此美國180度大轉彎要對中共復仇。看到黃金的價格暴漲,這個公認全球最避險的商品已經反應一切。未來做表態
Thumbnail
今天關注到產業鍊的一則小小新聞,我發現台積電又做出正確的決定!即將辦理法說會的時刻。隱密人士已經在佈局。難怪近年來中國經濟大衰退是因為2019年的武漢肺炎,這個稱為當代黑死病的災難降臨到美國身上,因此美國180度大轉彎要對中共復仇。看到黃金的價格暴漲,這個公認全球最避險的商品已經反應一切。未來做表態
Thumbnail
探討從貨幣面、政策面、產業面的角度來分析,為何我覺得這兩三年會是台灣房地產多頭的Party盛宴,並且用底層邏輯思考,營建產業就是最大受惠者;另外,金融產業也會是另一個潛在受惠族群,搭配今年殖利率行情,相信會有滿滿報酬收穫的!
Thumbnail
探討從貨幣面、政策面、產業面的角度來分析,為何我覺得這兩三年會是台灣房地產多頭的Party盛宴,並且用底層邏輯思考,營建產業就是最大受惠者;另外,金融產業也會是另一個潛在受惠族群,搭配今年殖利率行情,相信會有滿滿報酬收穫的!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對於個人在工作上遇到的稅務法令政策,在公司財報數據及未來投資架構調整做一些分析。 ※台美租稅協定2024/1/19眾議院通過,待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法案將送交總統簽署生效後,台灣完成《條約締結法》相關程序,減稅相關法案才得以正式生效 美眾院委員會放行 取消台美雙重課稅 - 財經焦點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對於個人在工作上遇到的稅務法令政策,在公司財報數據及未來投資架構調整做一些分析。 ※台美租稅協定2024/1/19眾議院通過,待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法案將送交總統簽署生效後,台灣完成《條約締結法》相關程序,減稅相關法案才得以正式生效 美眾院委員會放行 取消台美雙重課稅 - 財經焦點
Thumbnail
2020年1月21日開始,台灣陷入了漫長的COVID-19新冠疫情時代,口罩、隔離、快篩,封境,持續了足足3年。這段時光中,我們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不得不面對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然而,直到2021年5月,台灣才首次爆發了較大規模的群聚感染。單日確診180例本土案例,雙北進入三級警戒,我站在人生
Thumbnail
2020年1月21日開始,台灣陷入了漫長的COVID-19新冠疫情時代,口罩、隔離、快篩,封境,持續了足足3年。這段時光中,我們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不得不面對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然而,直到2021年5月,台灣才首次爆發了較大規模的群聚感染。單日確診180例本土案例,雙北進入三級警戒,我站在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