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前的最後一個日常。上午,麻醉師來到病房,仔細說明手術的過程。因為腫瘤位於頸椎的高位,脊髓周圍神經與血管密布,手術過程可能有風險會需要輸血,身上會插滿針管,牽動全身的神經。麻醉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在手術過程中監測神經功能,有沒有可能傷到什麼地方,造成神經毁損。手術傷口蠻大的,他建議兩種止痛方式:一個是在手術過程結束前打神經阻斷劑,另一種是自助式止痛機器,痛的時候自己按下按鈕,嗎啡會直接注入鎖骨下方的靜脈,快速緩解疼痛。麻醉師 吳峻宇醫生的說明非常詳細,多了一份安心,感謝他術前的處置安排。
下午,護理師來交代術後的照護流程。手術後會直接轉進加護病房,預計住兩到三天,由專責護理師全程照顧。術後會配戴護頸固定器,還會有廠商來做訂製。護理師教我如何配合呼吸器,並再三提醒傷口會很疼痛,有需要就要主動告訴她們。等到身體狀況穩定後,才會轉回一般病房,必須能夠自己起身下床,才算準備好出院。廖護理師的語氣溫和清楚,緩和緊張的情緒。
傍晚,王醫師帶我看了顯影劑的檢查片子。他說,正常來說腫瘤應該是在脊髓中間,但我的腫瘤下方已經貼近前面的神經,這讓手術難度大增,要等開刀時才能知道情況。我半開玩笑地問:「希望之後還能回球場打球。」沒想到王醫師很認真地回我:「不太可能。」那一刻,心裡瞬間一涼,他難得嚴肅說這個神經損毁的位置很有可能是下半身,有癱瘓的風險,只能等明天手術切進去再看結果。結束後,我的心情當下是亂成一團,忍不住想上網搜尋各種資料,想了解最壞的狀況,也想預做心理準備。該怎麼辦?要怎麼面對?但今天的我,和過去不同。感謝主,讓我在昨天遇見了那本書。它給了我一種解放,我可能錯了,不需要替未來的念頭焦慮,我擔心的不見得會發生,不需要在此刻的當下去綁架自己。保持相信,就像今天見證了中華隊創造了打敗日本隊的奇蹟一樣,讓我為發生奇蹟留下一些空間。
感謝主,讓我能這麼平靜地迎接明天的手術;感謝主,保佑我和醫療團隊一切順利;感謝主,讓我的家人如此疼愛我,也能平靜地面對這一切;感謝主,在這個時刻為我安排的一切。感謝主 耶穌 阿門!相信自己會挺過這關!
此時此刻,我最想做的事是坐在沙發的邊角拍著女兒的屁股,側躺在床上幫兒子按摩,除此之外別無所求⋯手術前的最後一個日常。
2024.11.24


















